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徐國勇承認「衝動」!台灣最美的環礁暫時逃過一劫

政府急著趕4月開放「東沙群島」觀光 現在確定跳票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9-05-30

瀏覽數 86,500+

東沙環礁空拍圖。海巡署提供
東沙環礁空拍圖。海巡署提供

內政部長徐國勇今年初對外宣布,東沙群島將於今年4、5月將開放試辦觀光。但這張支票遲未兌現,卡在專家建議生態措施尚須加強,因此東沙開放觀光可能延後,甚至繼續卡住。

徐國勇說,內政部曾邀請專家上東沙島考察,發覺生態措施還有待補強之處,其他問題還包含運輸能量等,也都必須要再評估。被問及暫緩開放東沙島的理由,是否包括國安疑慮?徐國勇沒有正面回答,但他表示,東沙畢竟還是軍事管制區,內政部是國家公園主管機關,重視的是生態保護,當然其他部會有其他方面的評估,內政部還是要尊重。

唯一一般國人到不了的國家公園

東沙群島地處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近年來隨著南海主權問題持續升溫,地位卻日趨重要。陳水扁、馬英九總統任內,都曾訪視該地,宣揚主權。

東沙國家公園的成立,始於民國96年內政部公告「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計畫書」與「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計畫圖」,將東沙劃定為我國第7座國家公園,民國99年7月,內政部長江宜樺飛到東沙,主持國家公園管理站揭牌。東沙不只是首座海洋型國家公園,面積更是各國家公園第一,不過也是全台9處國家公園當中,唯一尚未開放觀光的。

徐國勇承認「衝動」!台灣最美的環礁暫時逃過一劫_img_1圖/東沙環礁海底生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東沙雖然擁有一座跑道長5000英尺的機場,立榮航空使用ATR-72客機飛航定期包機。不過東沙仍屬軍事管制區,由海巡署負責防守,因此一般民眾沒法買票搭乘。

東沙環礁 宛如一枚完美的指環

東沙環礁位於南海之北,北緯20°35'〜47’,東經116°40’〜55’之間,從衛星影像中,可看見東沙環礁如一枚完美的指環,直徑約25公里,面積約500平方公里,中央內環礁為一深約20餘公尺的大潟湖,外環礁台周長約46公里,寬度約2公里,僅於退潮時露出海面,西北側開口鑲嵌著珊瑚砂島—東沙島。

東沙群島位於南中國海的東北部,唯一有人居住的東沙島,位於東沙環礁的西側。除了東沙環礁之外,另外還有南衛灘、北衛灘等兩個環礁,均屬沉水暗礁,距離東沙島各約80公里。

徐國勇承認「衝動」!台灣最美的環礁暫時逃過一劫_img_2圖/東沙島空拍圖。海巡署提供

東沙島面積1.74平方公里,大約是南沙太平島的三倍。島嶼形狀如馬蹄,因此古代有「月牙島」之稱;東西長約2800公尺,寬865公尺,中央被三麵包圍的潟湖,面積約0.64平方公里,全島周圍10至15海里是礁盤區。根據學者估計,要形成這麼大一座環礁,至少需要百萬年以上的時間。

地理與歷史的東沙

最接近東沙的陸地,是大陸廣東省東部的汕頭,距離約140海里(259公里)。香港在東沙西北方約170海里(315公里),高雄在東北方240海里(444公里),馬尼拉在東南方420海里(778公里)。

在歷史上,晉代裴淵的《廣州記》就有對東沙的記載,稱其為「珊瑚洲洲」。明朝初年鄭和下西洋,航海圖中將東沙稱為「石星石塘」。

清光緒34年(1907),日商西澤吉治占領東沙開採資源,並宣布改名「西澤島」。第二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艦至東沙島,發現島上已有日本人的房舍、台車軌道等。李準返回廣州後,請示兩廣總督張人駿,電告外務部與日方交涉。日方要求我方提出古代就已擁有東沙的證據,廣東按察使王秉恩引述康熙年間高涼鎮總兵陳倫烱著《海圖聞見錄》中有東沙島之圖,成功迫使日方同意,在賠償日商的開發費用後,由中方接管東沙。

徐國勇承認「衝動」!台灣最美的環礁暫時逃過一劫_img_3圖/空中鳥瞰東沙島上的營舍。

民國72年艾倫颱風 重創東沙島

民國14年,海軍再度發現有日人盤據島上,因此派兵登陸驅離,從此固定駐軍,並且設立氣象台與燈塔。八年抗戰期間,日本曾經派兵占領東沙。抗戰勝利後,國軍派兵收復東沙。1949年大陸赤化,中華民國政府繼續控制東沙,民國68年7月,將原屬海南特別行政區的東沙、南沙,劃歸高雄市管轄。當時的東沙、南沙,都由海軍陸戰隊駐守。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民國72年9月,艾倫颱風侵襲東沙島,造成島上重創。不只兩處碼頭被巨浪掏掏空,島上高於2公尺的樹木、電桿、非鋼筋混凝土建築全倒,全島的汽油桶全部被吹入海中,由於失去電力,肉類等副食品也因冷藏設施停擺而迅速腐敗。甚至連無線電台都被颱風摧毀,所幸當時情報局有一座小型電台駐島,成為唯一還能向台灣發報求援的管道。

徐國勇承認「衝動」!台灣最美的環礁暫時逃過一劫_img_4圖/東沙島上唯一的公車路線。

指揮官季麟連上校下令,全島官兵編成小組,到附近海中捕魚、打撈海菜,解決民生問題。三天之後,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上將搭乘軍艦趕到東沙,轉搭小艇登陸後,看到全島滿目瘡痍的狀況,立刻下令把船上所有多餘的食物、飲水與福利社物資,全部送到島上給官兵應急。許歷農陪著官兵,在沒有屋頂的餐廳用餐。後來,李登輝總統末期決定將海軍陸戰隊從東沙、南沙撤回,改由新成立的海岸巡防署接手防務。不過,除了海巡署之外,其實目前東沙島上還是有國防部所屬單位。島上的氣象台,隸屬海軍大氣海洋局,機場則由空軍屏東基地的第六聯隊派出基勤分隊管理。

捉海魚、做沙畫 駐守東沙好愜意

由於海域遼闊、人口稀少,東沙附近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早年在此服役的官兵回憶中,也往往提及公餘捕捉海魚、海龜大快朵頤等行為;由於缺乏娛樂,官兵還利用島上最多的白沙製作沙畫,成為致贈登島訪問來賓的「土產」。隨著保育意識抬頭,如今駐守島上的軍方或海巡人員,都已經被嚴令禁止這些行為。同時由於交通便利,補給物資充裕度遠勝當年,也比較不需要「靠海吃海」。

徐國勇承認「衝動」!台灣最美的環礁暫時逃過一劫_img_5圖/東沙機場目前由空軍管理。

爭取當初的軍事管制區開放,是近年不分立場政治人物的共同訴求。然而很弔詭的是,軍事管制使得民眾無法入內,站在自然保育觀點,反而是正面因素。即使過去軍方不禁止官兵採集獵捕野生動植物,但對環境的影響,仍然遠遠比不上一般民眾的「殺傷力」。

開放東沙觀光 環境侵擾傷害令人憂

舉例而言,空軍曾經邀請媒體,到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竹子山頭的嵩山雷達站健行。一同前往的國家公園解說員就表示,由於民眾無法進入,因此軍管區內的動植物生態,普遍比國家公園內其他地方更好。例如在戰備道旁隨處可見的「南國薊」,因為具有固肝、降火等藥效,在管制區外的道路旁,幾乎都被人摘光。

徐國勇承認「衝動」!台灣最美的環礁暫時逃過一劫_img_6圖/具有藥用功效的南國薊,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其他地方常遭採摘,在軍方管制區內卻隨處可見。

同樣地,東沙島上雖有水井,但是水質不佳,飲用水基本上靠台灣運輸,或是海水淡化。目前僅提供為數不多的駐島人員使用。如果開放觀光,不大可能不開闢住宿、遊憩設施,對於環境的擾動與傷害,必然會遠大於現在。「國家公園」不是「公園」,重點是保育而非旅遊。徐部長年初的海口,可能開得太大了一些。

本文轉載自2019.5.30「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