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前路上的世華銀行總行素來就是各銀行中最充滿藝術氣息的銀行,牆壁走道掛滿了當代本土畫家的作品。雙十國慶期間,因著總經理汪國華榮升為董事長,辦公室裡裡外外堆滿了花籃,真會讓人誤以為走進了正在展出的畫廊,洋溢著一片花團錦簇、國恩家慶的愉悅感。
這一天汪國華非常開心地和兩位前來道賀的公子合影留念。鏡頭前,一家人共享榮耀,父慈子孝、和樂融融的真情流露,令人豔羨。鏡頭後,汪家父子的故事,就像台灣金融業開放演變的縮影。
從美國運通銀行(八年)、轉進彰化銀行(九年)到世華銀行一待就是二十五年,大半輩子與金融為伍的汪國華也曾和天底下的父親們一樣,期盼兒子們能夠「子承父業」。
兩個兒子也沒讓他失望過。
大兒子汪佳坤東吳政治系畢業,出國留學改念企業管理,回國後先在美國商銀負責放款業務,隨後加入大安銀行,六年內從組長一路苦幹升為分行經理時,是全行年紀最輕最打拚的一位。小兒子汪佳育淡江國貿系畢業,出國也念企業管理,回國後主要在外商信孚銀行任職,以衍生性金融產品服務客戶,曾是外商銀行圈?找錢一族的高手。
兩人的成就當然比不上父親長久來能夠將世華銀行經營成為「最賺錢和逾放比率最低的銀行」,堪稱銀行家中的銀行家。
過去十年,父子三人各在老銀行、新銀行和外商銀行?闖下自己的一片天空。所謂虎父無犬子,這樣的金融世家與組合,確實曾是父親最大的驕傲。
曾幾何時,金融風暴和業界激烈競爭的衝擊下,新銀行和外商銀行的經營都面臨了考驗,加上個人因素的考量,汪氏兄弟這一兩年相繼離開銀行界,轉而投入高科技產業。哥哥汪佳坤目前是晶磊半導體公司的財務副總經理,弟弟汪佳育則是晶宏財務管理公司的總經理。
開明實際 尊重子女意願
剛開始父親汪國華確實是有些遺憾,但是他對子女的教育一向是「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汪國華明白,「新銀行開放後競爭太激烈了,早期報紙天天登十五家的排行榜,殿後的被人罵、名次衝在前面的後來都踩到了地雷股。至於外商銀行,從過去到現在都是老外在當家,即使爬到了總經理的位子,職權上只是個分行經理。」因此對於孩子們的決定,他了然於心,並沒有表示意見。
「他是那種開明型的父親,小時候不怎麼逼我們念書,長大了也很尊重我們的志趣,」哥哥汪佳坤記得念大學時政治立場比較激進,父親雖憂心,但從不與他爭辯,直到畢業後父親的一句話「像你脾氣這麼暴躁的人,玩政治是會喪命的,」才點醒了他,決定出國改念商科。「爸爸話不多,很少用大道理訓斥我們,但是言簡意賅非常具有說服力,」汪佳坤一向佩服父親話語中的智慧,年歲漸長不再狂狷的他,行事作風漸有父親穩健務實的味道。
喜歡自由、個性較大膽冒進的弟弟汪佳育則很感念父親「open式」和「慈父型」的管教,讓他在不受拘束的成長過程,早早學會獨立自主。談起父親對兄弟們的影響,他回答得很乾脆,「從小到大他都表裡一致,沒有滿口仁義道德;待人敦厚、個性剛直,就是他對子女最好的身教。」
「他常說要成為一個傑出的銀行家其實不難,『不笨』『不貪』即可,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笨,但是不貪,就非每個人都能禁得起誘惑!爸爸今天能夠坐上世華銀行董事長的位置,他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一介不取,他稱得上是一個real banker。」
談起對子女的管教,早年任職外商銀行觀念開通的汪國華,認為念書固然重要,培養子女特別的嗜好更重要。「我不希望他們有一種優越感,因此從小他們姐弟(兄弟倆上面還有一個姊姊)都是念普通的國小,沒有刻意送去明星私校,」汪國華的平實內斂可見一斑,但是為了培養孩子們課業外的專長,以調劑身心和作為終身的興趣,女兒從小就學鋼琴,兩個兒子初中在圓山俱樂部學游泳,高中就和老爸一起揮桿學打高爾夫。
談起打小白球的好處,汪佳坤的看法和父親一樣,「第一可以練身體,第二可以瞭解客戶,從球友的閒談收集到許多有利的訊息。可惜媒體把它過度渲染成奢華的運動,其實算算一天六個小時在球場消費才三千元(有會員證的人是八百元),比打保齡球還便宜呢!」
得自老爸傳授的汪佳坤進一步說明,如果不是「有錢、有閒、身體健康的人」能去揮桿嗎?若是連會員證都要賣掉的人,是不是手頭已經緊到要落跑了呢?同行一起打球總會聊聊業界人事的最新動態,這些資訊對於放款業務都是很有利的情報。
「爸爸常說要借錢的人,遠在金門都會飛過來求你,而要存錢的人過條馬路都嫌遠;而且急著借錢的人,跟你跪在地上都願意,一旦出事,你卻是哭著都要不回來!」過去九年在大安銀行負責放款業務的汪佳坤念玆在玆都是父親叮嚀的話語,父子倆也經常交換工作上的心得。譬如汪國華常會問兒子給客戶的信用放款(無擔保品)比率是多少?如果超過了三成就要很小心,因為「給你的(有擔保品放款)都會跑,不給的更會跑!」
他常提醒兒子做任何放款除了要再三求證帳面外,廠房之類的抵押品更要親自到現場去看,「爸爸是很講實際的人,空口無憑,他只相信自己親眼所見;有些人開著賓士來借錢,名片上印著二十幾家公司的頭銜,結果車子是借來的,賺錢的公司沒兩家。他的理論是公司太多的人,反而不能集中心力搞出好企業,有本事的人一家公司賺錢就夠了。」汪佳坤在父親的身上看到一個成功的銀行家,務實最重要。
世華銀行的部屬們,尤其能夠感受到汪國華「凡事講求績效,務實領導」的強勢作風。「他是那種想到就立刻動手去做的人,不喜歡紙上談兵,」一位跟隨他多年的主管指出,像剛開始要推動無人銀行的業務,千頭萬緒,大家的意見又多,簡直不知從何著手,他就找一個營業單位先試辦,從實際的運作中去評估可行性和優缺點,他有一句名言員工們耳熟能詳,「即使跌倒了,也不要忘記從地上抓兩把泥土起來,從失敗中學習。」又譬如世華藝術中心的成立是為將來成立世華美術館做鋪路,「他做事不會大而不實,既然經營美術館我們是門外漢,就先從小的藝廊開始累積經驗,」一位部屬形容汪國華的行事風格,是在步步為營中走出他的開創性。
深諳人性 善待員工
做事謹慎的汪國華,用人卻很大膽。新人來到世華銀行,只要能幹,不一定要高學歷或是很久的年資,都能很快地升上經理的位置,當然做不好也是會立刻被換下來。汪國華對員工要求的不僅是績效,還有這個行業特別需要的穩健經營。他常提醒放款員工,「不要因為金額小的放款就隨隨便便貸出去,要把銀行的錢當作好像是自己的錢一樣,哪怕只是三、五百萬,若是你自己的錢會隨便借給別人嗎?」
過去十年間新銀行的激烈競爭,父子倆感同身受,世華銀行如何立於不敗之地?汪佳坤記得父親常提醒說道,「如今一條街上有十家銀行,大家賣的都是cash,你拿什麼跟人競爭,只有比誰的服務好,所以怎能不善待你的員工呢?」
汪國華的理論很簡單,他認為銀行如果賺錢上繳給股東,他們未必會很感激你,但回饋給員工,人心士氣卻為之大振。因此他總是儘量為員工爭取最好的待遇。深諳人性、主張人愈忙才會愈帶勁的他曾問過員工,「你們是要銀行多雇用人手,每個人做一份工作領一份薪水?還是精簡人事,每個人多做一份工作,薪水調為一倍半?」結果世華銀行的薪水一向比同業高,經營績效也是傲人一等。
有這樣一個能幹出色的銀行家父親,兒子們的感受如何?
汪佳坤坦承過去在大安銀行服務時,因著父親的光環而難免有被人用放大鏡觀看的壓力,尤其父親一生操守廉潔,使他更戒慎自己和屬下的Integrity(道德操守)和Internal-control(內部控管),「爸爸再三告誡我們undertable(桌下交易)絕不可以拿,若缺零用錢儘管跟他要,也不可觸犯他的最大禁忌。」他私下透露,兄弟倆還真是有過阮囊羞澀到跟老爸開口調錢,看來有個「Banker老爹」還是挺不錯的!如今兄弟倆離開銀行界各自闖蕩事業,父親的告誡仍在耳際,「台灣最有錢的人,爸爸幾乎都結識過,多少人樓起樓塌,還是那句話,人不可以太『貪』,見好就要收。」
看盡富貴人家的大起大落,聽多了企業手足爭奪家產的故事,汪氏父子間看似平常百姓家的和睦相處,亦父、亦師、亦友的真情流露,格外令人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