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推動知識經濟,邁向e時代

莊素玉、陳卓君
user

莊素玉、陳卓君

2000-11-01

瀏覽數 15,850+

推動知識經濟,邁向e時代
 

本文出自 2000 / 11月號雜誌 第173期遠見雜誌

國內很少人瞭解什麼是知識經濟,但電腦界會感到興趣,因為知識經濟感覺起來與電腦科技有關係。

政大商學院院長吳思華就說,以知識為基礎的東西一開始投資成本比較高,之後單位成本就很低,像software(軟體)是很好的例子。

建立便民的e-government

我們以前還有討論到底什麼是知識產業,但因為避免太學術化,所以最後覺得最適合的就是e-government(e政府)。

很多人以為e-government是把政府電腦化、公文簡化。但這並不是我們小國民所希望看到的。我們希望的是像戶籍謄本、駕照這些資料,政府能很快給你。而這就是我們想推動的。

上次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小組開會時,我跟他們報告,我們明年就要開始為政府e-government的成果打分數。每個部門要訂定自己的方向、目標,以及主要的表現,不見得要由研考會來定標準,而是由大家共同來想。國家預算有限,所以要趕快把有限資源發展成經濟產業,把各部門便民的軟體設計出來。

e-industry這邊則沒有太嚴重的問題。私人民間部門過去都有在推動,各行各業在內容上有各自的方向,但是可以想想中間聯繫的策略。

e-industry到後來會有搭配的問題。例如海外訂單進來,要追加十萬台電腦,你要馬上知道各種零件夠不夠、交貨期如何。電腦界這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了。如果未來要提升國家競爭力,就是要把這個ERP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及供應鏈系統整合起來,這是e-industry要做的一個大方向。

中文揚眉吐氣的e-society來臨

e-society更有趣。現在正是中國在世界上四千多年來最揚眉吐氣的時候,電腦有一大半是中國人(台灣)生產出來。Internet出來以後就是要走向應用,而未來Internet只有兩大語文,就是英文和中文。現在是很好的機會,可以把中國過去的歷史文物透過Internet來發揚光大。

像現在推動的國家典藏計畫,這些資料都是屬於國家的,先把它數位化,再當成原始資料給企業界去加值,這樣就可以透過高科技來推廣e-learning。

未來NII除了推動基礎建設之外,就是有四F:基礎建設、人才的培養、物流、法規和金融。資訊流是比較單純,物流就比較容易發生問題,有不少障礙。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明年,正好配合綠色矽島的政策,我們會開始推動以上這些想法。

引進高科技人才

現在科技人才荒是滿嚴重的問題,所以要想想怎麼引進高科技人才,不排除大陸人才。

引進科技人才有幾個重要觀念。一是要很務實地去引進,不要只是講口號,結果事實上辦很多手續還是不能進來。

其實現在大陸很多硬、軟體方面的高科技人才都很不錯,應該可以談談技術合作的方式,像獎學金之類。把政治不能解決的方式,試著用科技來解決。

NII有分兩個,一是民間諮詢委員會,就是整理這些意見。落實的是NII小組,就是在行政院下面。執行要政府去做,像數位簽章法,現在已經做得差不多。數位簽章法主要是推動一個簡單的觀念,就是在Internet上的簽核就是有效。

如何顧及法律效力?就是要把它變成有法律效力,像蓋圖章就是有效,真假是技術的問題。現在民法規定所有合約要書面簽字才有效,這就不符合未來的社會,我們應該要推動能符合未來社會的法律。還有像上市公司要召開股東大會,要如何告訴大家。過去規定要登報,很多人就登在很小的報紙上,但如果用Internet發給大家竟然無效,這就是落後的法律,要把它提出改善。NII民間諮詢委員會現在就是花滿多心血在做這個事情。

又像網路銀行,如果我自己帳戶甲戶要轉乙戶,其實透過Internet就可以,但這過去是不行的,是從今年才有二十幾家銀行可以,因為要拿到網路銀行執照非常困難。我們一直努力,最後終於可以。主要因為過去是網路銀行的安全機制SET標準很難達到,但事實上銀行自己最怕錢被盜取,所以自己會去管理,因此如果為了安全起見就抹殺e時代的話,是很不好的。

頻寬發展的速度相當快,而台灣未來要生存也只有走這條路,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高科技都是。

最後,我們要定義什麼叫e-government,這是很重要的工作。也不要一開始就把財政部分數打很差,要由各政府單位自己提議案,看要達到什麼樣的方向和目標,這在管理上叫MBO(目標管理)。我們有產官學,希望明年初就能把每個階段要達成的里程碑定出來。

e-industry的工作則希望另外組織一個會,叫做產業自動化與電子化。這個會每次會請不同行業來演講,把不同行業的企圖和方向講一下。

拿建築業做個例子。建築業希望它的供應鏈能夠標準化,門窗大小、顏色規格都是;還有像家具、遊艇未來五年的流行顏色是什麼其實也都已經講好了,這是從藝術面來看。如果從工程立場來看,也是要規格化,像材料採購的節省、運輸這些都是規格化。

規格化的觀念台灣可以學,因為台灣非常缺乏標準。現在已經不去講內容,而是走向不同企業間標準規格化的時代。(莊素玉、陳卓君採訪,陳玉箴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