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矽谷下了今年第一場雨,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市場又跌了一百多點,英特爾先前發出的「市場警訊」仍然讓人提心吊膽。
藍白相間的英特爾總部很壯觀,但仍保持簡樸特質。公司前廳有一個小小禮品店,想必是訪客太多了,乾脆做點小生意。英特爾創辦人羅伯諾斯(Robert Noyce)(註一)生前瀟灑的身影立在大廳牆上,那張四十年前著名的「八叛客」團體照掛在旁邊。在高科技界談「令人發思古之幽情」頗為奇怪,但這張照片是所有談矽谷書的起點。訪客簽到的方式一點也不高科技,仍是用手簽名,把貼紙貼在上衣的那種。
英特爾公關部的小姐下來迎接,旁邊另有一名年輕的南韓記者,準備在我之後繼續訪問執行長葛瑞格.貝瑞特(Craig Barrett)。我問公關小姐是否因為貝瑞特將有亞洲之行,才有這些採訪,她說「是的。」
訪問地點在第五樓,亦即貝瑞特辦公的樓層。英特爾是cubicle(用隔板隔成的小辦公室)文化的忠實支持者,一眼望去,灰色隔板一層層、一排排,十分整齊。英特爾的簡樸在高科技界獨出一幟,無人出其右,歷屆執行長的辦公室都是這樣的小隔間,「只不過多個窗子,空間大些,不過也沒大多少,」公關小姐加上註解。
公司領導人影響公司風格,一點也沒錯。甲骨文的賴瑞艾利森(Larry Ellison)是標準雅痞,甲骨文公司的裝潢就像現代美術館,這裡大理石,那裡厚玻璃,英特爾就不來這套。成立四十年來,英特爾在技術及市場上的攻擊一波接一波,除此之外,公司及領導人都很少引起其他爭議性的話題。微軟的比爾.蓋茲常成為大家諷刺漫畫的對象,英特爾的領導人則德高望重,從來不會被人拿來揶揄,企業文化之別可由此看出來。
全球公關主任Ursula Herrick參與採訪,並在採訪過程中比我寫得還勤,我在想,她記些什麼呢?英特爾網站是有名的詳細,主管演講稿全文照登,甚至連觀眾反應都寫進去,難道我的採訪也上英特爾網站不成?貝瑞特給人很親切的感覺,如果用中國人的形容詞,就是「老當益壯」,不過六十一歲實在不算老,而且正是做執行長的美妙年紀,經驗、人脈、聲望都在最高峰。他很會作答,答案都不長不短,恰到好處。英特爾執行長說的話就像業界的水晶球,所以他說話一定十分謹慎得宜,這是可以想見的。
◆ ◆ ◆
Q:這兩個禮拜高科技的負面消息不斷,公司盈餘不如預期,股票猛跌,感覺上電子業成長趨緩,由於英特爾具指標作用,能否請你對這情形發表看法?
A:股票市場最近是不好,不過我們告訴華爾街的是,英特爾第三季的營業額仍然創紀錄,只不像大家期望的成長那麼多,我們仍在成長,只是成長趨緩,我們認為市場仍然相當強(relatively strong),成長仍然持續。財務市場是很緊張,如果你看惠普、微軟、戴爾、蘋果這些本質強勁的高科技公司,現在股價都只有最高點時的一半。歐元走弱、油價升高,歐洲市場可能暫時疲軟,這些都有可能……我不敢說我瞭解金融市場。
電腦市場走弱
Q:在英特爾發出第三季成長警訊,並將原因歸之於疲軟的歐元及歐洲市場需求減緩之後,《聖荷西水星報》有記者寫道:真正原因恐不在歐元,英特爾另有其他問題,一般公司都會把責任推於一個最明顯的事情上(指歐元疲軟),你覺得如何?
A:在我們發出警訊後,戴爾、蘋果都陸續發消息指出歐洲電腦市場發展不如預期,今天還有一篇報告,基本上也是說歐洲個人電腦市場走弱,所以是有其他呼應的報告,這表示我們不是把責任推在一件明顯的事情上。
Q:現在英特爾參加許多新領域的開發,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英特爾的營運重點到底是什麼(註二)?
A:我們的重點其實很直接了當。十年來,個人電腦是計算及應用的主要動力,未來主要動力則是網際網路和通訊。我們將把英特爾在架構及積體電路方面的價值,帶到新領域,也就是說用我們在積體電路的能力,來專注發展網路元件。用英特爾架構的能力,來專注發展聲音和數據的結合,特別是StrongArm架構,現稱Xscale,來專注發展行動通訊產品。基本上,這些都回到我們最核心的價值,就是積體電路和可以發展到聲音及數據結合的計算架構。所以我們在網路及通訊上的遠景,都是和上述核心價值一致的。
Q:根據你最近的演說,你強調各公司必須加強合作,以推出真正有效、有價值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你知道有任何台灣公司,目前正和英特爾合作,來解決電子商務的問題嗎?
A:我們和台灣電腦公司有很久的合作歷史,尤其和OEM(原廠委託製造加工)供應商有很直接的關係,有時候,我們交互授權及有合作方案。當然,有時也會有爭議,如晶片組和授權問題等。
台灣不是追隨者
Q:台灣高科技常被認為創新不夠,也就是說,他們常是追隨者而非領導者。現在正逢從個人電腦轉向網際網路的關鍵時刻,你覺得台灣該採取何種比較大膽的動作,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取得先機?
A:首先我不贊成台灣是追隨者的看法。譬如在電腦平台上,台灣廠商很有創新,所以很多大公司都向台灣訂貨,台灣在這個領域表現很好。至於網際網路基礎建設整體,也就是網路、計算,通訊的總合,台灣的確有限制,就是地方小、市場小,但是台灣「鄰近的區域」卻相形很大(笑),中國是台灣很好的機會,台灣公司可協助大陸建立新經濟的基礎,發揮相當的作用。我認為台灣公司在電腦技術上做得很好,而電腦技術是進入網際網路的不二法門,如伺服器、網路家電、網際網路骨幹等,我認為台灣在這幾方面都有很好的機會。
Q:請問在亞洲之行中,想傳達什麼信息?
A:一是強調網際網路的重要性,不是強調它一般性的使用,而是告訴台灣商業界電子商務的重要性,如何利用電子商務來和它的客戶及供應商來往,如何將公司百分之百商務電子化,它的結構是什麼?工程師如何利用網路研發、如何加速決策過程,如何省錢、增加生產力等。
Q:英特爾是整合元件商(IDM),你們找其他公司代為生產晶片嗎?
A:我們是有外包,如台積就是我們主要外包廠商,不過在本公司營業額中,外包比率很小,尚不及一○%。我們微處理機自己生產,而傾向於把嵌入式控制器、晶片組等外包出去。
Q:因為一連串的事,如產品有瑕疵召回,產品延遲上市等,最近英特爾的形象似乎受損,你的解釋是什麼?
A:事實上我們一年來有兩次產品召回事件,一和晶片組有關,一是高功能的微處理機,這是受窘(embarrassment)的事,不該發生,尤其居領導地位的廠商,出了差錯,更會引起注意。我們對產品一向持開放原則,我想業界中只有我們幾乎每月都在網站上檢討自己的產品,如主機板,微處理機和晶片組等,別的競爭者都沒這麼做,我想我們是比其他公司開放。問題發生後,我們回頭研究企劃管理、執行、監督等各層面的績效,以確保問題不再發生。是的,這兩件事很令人受窘,我想多少和我們的高知名度有關,不過高知名度不是藉口,我們應該格外小心,我對這兩件事很不滿意。
Q:虞有澄先生在華人圈中很知名,他最近又有新職務,可否談談他的新職務?
A:光電元件和模組是很令人興奮的領域,在網路事業上,我們已有電子方面的布局,我們買了一家丹麥公司,叫做Giga,做電子和光電網路之間的界面,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結合電子和光學元件的機會,我們將往這方面發展。虞有澄的挑戰是研究這些機會,提出建議、策略等。
已跨入光電領域
Q:這是否代表英特爾正式跨入光電領域?還是你們已經開始做了?
A:就某個層面來說,我們已在做了,譬如我們已有網路中的電子技術,我們的創投基金也投資光電公司,我們又已把半導體製造技術應用在光電產品中。
Q:你在阿里桑那州的樂園谷有居所?
A:我住在樂園谷,我是來矽谷玩的,一週來幾天。(笑)
Q:固定通勤嗎?
A:我每週二、三、四在矽谷,週五和週一在阿州,一有時間就去蒙大拿州渡假。矽谷、樂園谷和蒙大拿州是我的三角地帶。
Q:看完英特爾網路上對你的介紹,你多才多藝,實在令人欽佩,還飛過兩人座的F-16戰鬥機?
A:那很有趣,妳也該試試看。那是幾年前的事,在阿里桑那州的Tucson有飛行訓練營,我受邀參加,和機長在天上飛了一小時,棒極了。飛機都是電腦控制,你向右推桿,飛機就打個轉,等你放桿,飛機又還原,我最喜歡飛機底部朝上,再來個三百六十度大翻轉的動作。
Q:談談你在蒙大那州的度假生活?
A:騎馬、釣魚、滑雪、今年夏天我們的牧場著火,我還花了三個週末迎戰森林大火。凡是戶外活動我都喜歡。
Q:你是「二十一世紀數理教學全國委員會委員」,美國數理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A:美國學生在數理表現一向不如其他工業國家,在標準測驗中,時常敬陪末座。我認為問題出在師資及教學方式,尤其在幼稚園至高中這十二年中,一定要將學生的基礎打好,激發他們的興趣。我們建議給予老師專業輔導,讓他們熟悉科技,不至畏懼,我們也要盡全力找合格老師。在美國,只有二五%的數理老師是合乎教學資格的(註三),在城中較差的學區,不合格老師高達一半。所以我們希望老師以標準測驗來要求學生,學生表現好,老師就得到獎賞。
數理是很有趣的,我們希望老師能將抽象數學,如幾何、代數等,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其中問題是教師報酬問題,在矽谷房子平均價是六十萬,老師年薪是三萬五千,想想看如果老師在英特爾工作,他們會多賺多少。再來是報酬的結構,老師不管好不好,都拿一樣的薪水,這些都是需要改變的。
註:
一: 羅伯諾斯是英特爾三名創辦人之一,歷任英特爾董事長及副董事長,於一九九○年去世,享年六十三歲。他和德州儀器的Jack Kilby共享「積體電路發明人」的殊榮。Kilby因發明積體電路獲得二○○○諾貝爾物理獎的一半,由於諾貝爾獎不頒給已過世之人,所以諾斯未得此榮譽。英特爾的總部大樓,就稱為羅伯諾斯大樓。
二:在訪問貝瑞特以前,我向矽谷一些高科技界的朋友請教該問貝瑞特什麼問題,大家最大的疑問是:現在英特爾什麼都做,那麼它真正的重點到底是什麼?橡子園育成中心的創辦人之一臧大化想知道,英特爾現在的「價值」在那裡?他說,「在它所塑造的大眾印象和它真正想做的事之間,是否有什麼差距?」他同時提到英特爾的「強勢投資」,因為有錢有勢,任何它想進的領域沒有進不去的,所有新技術、新規格的設定、業界聯盟它都參與,也許正因如此,人們不免要問,英特爾到底最想做什麼?
任職投資顧問公司的一位先生說,英特爾在微處理器上的毛利率高達六○%,公司最賺錢的就是微處理機和快閃記憶體,現在低價電腦及消費型電腦漸漸風行,功能強大的微處理機不見得處處派得上用場。「五年以後,Intel會是什麼樣子?」現在英特爾把觸角擴至通訊業,「這種策略感覺上仍是很籠統,不夠清楚。」
三:最近一期《新聞周刊》報導,美國教師大缺,大部分教師將退休,合格老師難求,代課老師水準差,所以美國有些地區向國外找老師,尤其是數理老師,並給予合法的簽証。(鄧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