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水是二十一世紀最棒的產業

李季蓉
user

李季蓉

2000-07-01

瀏覽數 16,300+

水是二十一世紀最棒的產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0 / 7月號雜誌 第169期遠見雜誌

市場的供需機制是一個相當單純的概念——只要有人有需求,就會有人提供貨源。一旦需求增加,貨源也會跟著增加。但是這個定律如果套用在水的供需上面,問題就出現了。地球人口在過去七十五年內從十六億成長到目前的六十億,人口統計學家預估這個數字將在二○五○年突破九十億大關,人類對水的需求顯然不斷在增加當中,可是全世界的淡水總量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面對全球性水荒危機形成的可能性與迫切性,我們又有什麼因應之道呢?其實,「開源節流」一詞正好涵蓋了兩個主要的解決方案:如果不積極尋找新的水源,就必須更有效率地使用既有水源。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兩者同時進行。

節流不易開源更難

利用開源的方法增加水量並不容易。在一九八○年代中期,中東地區的企業家曾經突發奇想,試圖把南極的冰山拖曳到波斯灣和紅海,創造水源。有一些中東的產油國家使用去鹽法(desalination)解決了沿海地區的部分缺水問題,不過費用相當驚人,也只有石油大亨負擔得起。對那些同樣位於乾燥地區的貧窮國家而言,這些方法根本遙不可及。

基於環境保護的考量,興建水壩和水庫的可行性亦不高。例如,位於加州首府北邊三十七英哩的歐朋水壩在經歷三十五年的爭議與延宕之後,終於還是在今年年初宣告放棄。臺灣的美濃水庫也正面臨同樣的難題。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暨前伊利諾州參議員賽門(P. Simon)在他的近作《斷水:未來的全球用水危機以及因應之道》(Tapped Out: The Coming World Crisis in Water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一書中指出,保護水源的科技創新固然重要,卻很可能只是杯水車薪,唯有用水效率的徹底改善,才是解決水荒的最根本辦法。以紐約市為例,當紐約市政府大舉翻修十九世紀時興建的供水系統時,竟然發現多達三分之一的珍貴水源因為管線外漏而白白流失了。

全球主要的水經營者還是各地的市政府,而且管理效率普遍不佳。在一片改善效率的呼聲當中,民營水管理公司嗅到絕佳的商機。

改善效率的新信條——水管理民營化

近期美國《財星》雜誌披露全球許多都市的市政府在面對經營績效的挫敗之後,終於找到了新的信條——民營化,《財星》並且詳文介紹水管理民營化趨勢中的大贏家——排名世界第二的蘇威滋水公司(Suez Lyonnaise des Eaux)。雖然屈居第二,蘇威滋所服務的國家和人口總數卻遙遙領先排名第一的法國維凡第公司(Vivendi)。龐貝、布宜諾斯艾利斯、里約熱內盧、雅加達、曼谷、亞特蘭大和加州均在蘇威茲的企業版圖之內。值得注意是,蘇威滋的投資對象囊括了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

水荒問題在人口密度偏高的大都會地區最為嚴重。大批外來人口持續擁入都市尋找工作機會,逐漸在大都市的邊緣形成擁擠不堪的貧民窟。如果都市的基礎建設無法處理暴增的供水與廢水問題,勢必將引發公共衛生的危機。九○年代初期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正值盛夏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因為供水系統崩潰,空調冷卻器啟動不得,整個都市頓時變成人間煉獄。據說,汗流浹背的銀行家看起來跟碼頭工人沒什麼不一樣。住在都市邊緣的貧民必須拖著水桶徒步到市區買水,付出的代價竟然比富裕的都市人多出五至六倍之多。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問題是,阿根廷政府根本沒有經費整修老舊不堪的水管和抽水設備,人民也無力負擔更多的課稅或費率。一九九三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採取創新的手段,將水的管理權外包給國外的民營公司,結果令人難以置信。自此,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空調設備不曾再停擺過,而且水費不增反降。

蘇威滋如何達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原本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以住戶面積做為收費標準,由於長年未更新地籍資料,因此有些大旅館竟被當做小套房,矇混過關。蘇威滋利用空中攝影,重新調整用戶資料,收費誤差馬上從原本的二○%降到二%。民營水公司帶給布宜諾斯艾利斯寶貴的資金和技術,以高度的效率打擊官僚的障礙,形成政府、企業和人民三贏的局面。由於最大受益者是占大多數的窮人,蘇威滋公司因此相當自豪。

已開發國家也有水的問題,不過重心在於廢水的處理。美國許多城市為了配合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訂定的環保法令,不得不快馬加鞭更新供水及廢水處理系統。亞特蘭大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自一九九六年起,喬治亞州政府每天開具一張一萬美元的罰單,重懲亞特蘭大延後廢水處理廠的興建。原本市政府考慮提高八○%的費率來籌措更新廢水處理設備的費用,消息一出,馬上引起選民的強烈反彈。於是,亞特蘭大市府將飲用水的管理權外包給蘇威滋公司。原本市政府每年必須花費四千兩百萬美元的資金處理用水,自從管理權外包之後,市政府每年只需固定支付蘇威滋兩千一百四十萬美元的管理費。節省下來的一半經費,正好轉投資廢水廠的翻新。

基礎建設等於競爭優勢

蘇威滋公司的業務並不只是提供乾淨可靠的飲用水。不同於石油業,水工業的核心業務並不在於尋找新資源,而是如何集中來自不同水源的大量用水,然後有效地配送到每個居民的家裡,以及下一步的廢水處理。換句話說,水工業涵蓋了一個都市的基礎建設。蘇威滋公司新近購併了法國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正可說明水工業的潛在商機。

不久前,高雄市長謝長廷曾經提出將高雄市水管理權民營化的可行性。高雄市的用水問題一直是市政府與市民的一大傷痛,市民對自來水根本敬謝不敏,形成市售瓶裝水和山泉水市場的混亂現象。據悉,高雄市政府正與經濟部進行協商與評估。

用水系統不僅影響公共衛生,更是整體基礎建設中的重要一環。一個國家處理水源和用水的態度,關係到整體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上升與沈淪。尤其全球化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地理位置不再是重點,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所生產的任何產品都可以服務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哪一個地區的生產成本低、效率高、品質佳,就可以吸引任何企業前往投資。擁有健全而且價廉的基礎建設,即擁有最佳的競爭優勢。

近期《經濟學人》雜誌針對美國加州缺水問題的報導正好可以說明基礎建設和競爭優勢之間的必然關係。加州鬧水荒的經濟效應並不單純只是農產品出口的損失而已,最嚴重的衝擊還是在於加州吸引外來人才的優勢。今天的加州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心臟,全世界的頂尖人才紛紛擁入加州,在此發揮他們充滿創意和動力的才能和生產力。一旦加州乾涸,絕對是整個美國的災難。

著名的經濟學家梭羅教授於六月中旬在台期間的演說和訪談當中,多次提到基礎建設是新經濟時代制勝的要件之一。沒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包括水電、交通和通信系統等等,就無法獲得投資者的青睞。他並且一再強調政府不一定是實際的經營者,但是政府卻必須運用政治力量來促成並且確保公共事務的運作。究竟由誰來經營並不是重點,關鍵是經營者必須具有高度效率。

這也是為什麼紐約貝爾史登投資公司(Bears Sterns)的首席投資策略家瑪凱(E. Mackay)大膽排除眾議,宣稱水才是「下一世紀最棒的產業」。的確,少了基礎建設,最熱門資訊科技和生化科技也就少了伸展的舞台。如此看來,最平淡無奇也最不被重視的物質——水,很可能會在下一世紀呼風喚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