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寬的提升一向是通訊、網路業者與民眾的殷殷冀盼。由國內十四家知名網路設備製造業者宣示加入3M電信系統事業群所研發VF-45連線系統方案,以制訂光纖聯結到桌面(Fiber-to-the-desk)的共同標準。
這套三年前就由3M在美國推廣的光纖傳輸協定,是3M電信事業群的最新產品,由於光纖具有遠距離、防電磁雜訊、高傳輸量的獨特物理特性,預計將是未來能超越目前區域網路使用的傳統雙絞銅線(twist-pair copper)的技術產品。
但是傳統雙絞銅線設備當然也不甘示弱地往更高階頻寬拓展,由原本的10Mbps(每秒百萬位元)的「Category3」,(EIA(電子工業協會)/TIA(電傳工業協會)制訂「568通訊標準」中的「第三級佈線」)不斷研發至Category6(第六級佈線)與Category7(第七級佈線)。
不管光纖傳輸還是銅線傳輸,頻寬才是大家關注焦點。過去區域網路由10Mbps傳輸標準進到100Mbps(每秒千萬位元)歷經十幾年時間,但是最近才剛制定完成1Gbps(每秒十億位元)傳輸標準後,在市場中又立即傳出已在研發10Gbps(每秒百億位元),「頻寬的迫切需求,讓光纖具有發展優勢,」VF-45台灣寬頻光纖網路聯盟主席楊丁元說。
這十四家網路設備製造業者,如智邦科技、上尚科技、極致電子、冠德光電、彩富電子、益網科技、智翔電腦、卓越光纖、冠耀科技、德勝電腦、台精科技、優網通科技、定揚科技、華邦電子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即將獲得3M「第七級佈線」的光纖技術轉移,「台灣是3M在美國境外第一個技術轉移的地方,顯示美國看中台灣未來在光纖發展的潛力,」3M業務暨行銷經理張師誠說。
根據最新一期(二○○○年五月十三日)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表示,台灣目前已經控制全球「區域網路(LANS,local area networks)」設備一半的市場,此一計畫若成功,台灣更將首次領導高科技世界潮流。(姜貞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