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的公路旅行中,點綴自然風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就是路旁大草原上隨處可見的冰島馬了。牠們在天地之間自由漫步,帥氣飄逸的「髮型」,搭配短小的身軀,憨萌中又帶點喜感。
西元八七四年之前,冰島這座島嶼杳無人煙。八七四年,第一批維京定居者的到來,也將冰島馬從挪威及其他北歐國家帶入冰島。由於每艘維京船隻只能容納少數的動物,因此帶來的都是最優秀、最強壯的馬。冰島馬陪伴人們經歷艱苦萬分的冬季、饑荒和多次火山爆發,在這塊飽經自然磨礪的島嶼上,堅毅地活了下來,繁衍生息。
如今的冰島馬可以輕鬆應對冰島惡劣的天候與環境。牠們強健而耐寒,就算在冰天雪地之中,渾身披掛厚重霜雪的冰島馬,依舊怡然自得。而保護牠們一年四季可以待在戶外的武器,就是每到冬天,為了抵禦寒冷及雨雪所長出的厚毛。
據說,剛來到冰島的冰島馬,身高跟一般的馬匹差不多,但是現在牠們明顯小於普通的馬。為求生存,冰島馬隨著時間演化而「縮小」,以適應冰島的惡劣環境,駕馭冰島的多變地形。以國際的標準來說, 身高低於一百四十七公分的馬被稱之為「Pony」(小馬)。冰島馬的身高約介於一百三十二至一百四十二公分,擁有小馬的身高,卻依舊被註冊為「Horse」,其中關鍵原因在於,冰島馬個兒雖小,但牠們的力量以及承載能力一點都不輸給高大的馬兒。
一千多年來,冰島馬在冰島完全沒有天敵,相較於其他品種的馬,冰島馬已經喪失戰鬥、逃亡、競爭與防禦的本能,牠們不容易受到驚嚇,也幾乎沒有踢人的傾向。冰島的孩子們甚至會在馬肚下跑來跑去,不用擔心發生任何意外。冰島馬給人的印象,總是憨萌、穩定、平易近人又乖巧聽話。事實上,冰島馬的個性確實溫順友善,有耐心、聰明,而且適應力強。
雖然總是看似淡定,但也有非常活潑的一面。專家們不確定這樣的個性是否僅僅是因為遺傳及環境因素,或者也與冰島人對待牠們的方式有關──長久以來,冰島馬被視為重要的家庭成員,牠們在冰島人的心裡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對於旅人而言,冰島馬是好奇寶寶,總是會被陌生人給吸引,也很會擺Pose拍照,甚至當你向前撫摸牠們時,其他馬兒還會彼此爭風吃醋!
冰島人最重要的朋友
冰島馬是世界上最豐富的馬品種,有四十多種不同的顏色,和一百多種變化。冰島馬除了在冰島生長以外,也有大量在歐洲及北美洲生活。目前,全世界有被註冊的冰島馬約有二十七萬匹,而其中約九萬六千匹在冰島,占了全球數量的三分之一。對於一個人口僅有三十多萬人的冰島而言,平均每三名冰島人就有一匹冰島馬,這樣的比例是相當驚人的,也足見冰島人與冰島馬的密切關係。
冰島的自然風光裡少不了冰島馬,冰島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幾世紀以來,冰島馬協助主人運送物品、木材、漁貨與農作物;牠們載著醫生去病患家看病,也載著郵差去送信;在沒有橋梁、道路的年代,冰島馬得穿越一條條的河流,才能將主人送到目的地;在寒風凜冽、冰天雪地中,將疲憊的旅人安全載回家。
隨著首批汽車於一九一三年陸續抵達冰島,以及道路系統的改善,人們對於冰島馬的依賴逐漸減少,但牠們依舊是冰島人最珍貴的朋友。每年秋末,農場主人會騎著冰島馬將夏季野放在外的羊群帶回家。許多冰島人在夏季的時候,會騎乘冰島馬到中央高原度假。除了農業用途與休閒騎乘,冰島馬的現代用途,也包含了馬術表演及賽馬。
血統最純正的馬種
冰島馬自從維京人帶來冰島後,千年來不曾跟其他品種交配過,是世上保持最純正血統的馬種。為什麼不曾與其他品種的馬混種過呢? 原因是在西元九八二年,冰島議會通過了保障冰島馬血統純正的法案,嚴禁其他品種的馬進口至冰島。一脈相承,除了是冰島馬維持矮小身材的祕訣,更是留住優良血統的關鍵。
由於地理位置的隔絕,冰島馬的血統與健康一直都受到保護,在冰島,馬的疾病幾乎不存在。考量到病毒傳染、疾病爆發的可能,冰島立法嚴禁馬匹進口,也規定冰島馬一旦離開冰島國土,就再也不能返國,被使用過的馬籠頭和馬鞍也被禁止入境。在嚴格的控管下,冰島馬非常健康且長壽,牠們的平均壽命長達二十五至三十年,有些可以活到四十歲,而歷史上最長壽的冰島馬是五十六歲。
每匹馬都有「冰島語」名字
冰島還有「冰島馬命名委員會」,成立目的是為了防範有主人幫馬兒取了含義不適當或荒謬粗俗的名字,也為了確保所有冰島馬的名字都遵循以「冰島語」來命名的傳統。冰島馬的名字只能是冰島語,這就好比是在台灣幫寵物命名,只能用中文名字。
所有冰島馬的名字都會在命名資料庫裡建檔,主人想為新馬兒取名字的時候,就可以上資料庫尋找靈感。若有主人想要用資料庫以外的名字來為自己的馬命名,就必須向「冰島馬命名委員會」提出申請,獲得允許後才能使用並正式註冊。冰島馬的獨特之一就是牠們的「冰島語」名字。就算被國外的買主帶到冰島以外的地方,絕大多數的飼主仍堅持不改名字。在命名資料庫裡,每一個名字都附加了真人錄製的冰島語發音檔,也是冰島對內傳承冰島語、對外推廣冰島語的方式之一。
與生俱來的特有步法
冰島馬之所以珍貴,讓冰島人驕傲不已,除了冰島語名字外,還有牠們的特殊步法(Gait)。一般的馬只會三種步法:慢步(Walk)、快步(Trot)及馳騁(Gallop),但冰島馬卻多了獨特的額外兩種步法:溜蹄(Tölt)和飛跑(Skeið)。
溜蹄是一種將重心集中在後腿,以「四拍」的方式來慢行或快跑,也是冰島馬與生俱來就擁有的步法。行動時,馬兒會以左後腳、左前腳、右後腳、右前腳的順序依序落地。這種步法最大的特點是,即使馬兒加速前進,馬背依然平穩,不會劇烈晃動。據說就算坐在奔馳的馬背上喝啤酒,也不會灑落一滴。專家們斷言,世界上除了冰島馬,沒有其他馬可以跑出姿態如此優雅的步法了。
飛跑是冰島馬的第二種特有步法。行走時同側的雙腳會一起移動,擁有「兩拍」的節奏感。這種步法一般僅用於短距離的比賽,馬速飛快而且流暢,速度每小時可達五十公里。要執行飛跑需要特殊訓練,騎乘者也必須擁有相當的馬術技巧,因此並非所有冰島馬都能表現出這種步法。
冰島馬夏令營
長久以來,在冰島北部的Skagafjörður 地區有一個傳統──每年夏天來臨,二、三十多間的農場,會聯合將自家的馬送上高原山區度假──讓馬兒與人類一樣,盡情享受夏季的美好,四處漫走吃草、盡情奔馳、認識新朋友,以及教育小馬兒。
秋天來臨,馬兒的假期宣告結束。九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就是馬兒即將回家的時刻。這天,二十多個人,會帶頭引領數百匹冰島馬從高原地區下山。聲勢浩大的隊伍、奔馳的馬蹄聲,無比壯觀。
山腳下的「馬匹集中場」早已準備就緒,各間農場的主人們都在旁守候,等馬兒們翻越最後一個山頭,抵達馬匹集中場的中央,一場歡樂的「馬兒分類行動」即將開始。冰島馬不像冰島羊,出生時會在耳朵上註記標籤,但是很神奇的是,農場主人毫不費力地就能從一大群相同顏色的馬中,認出自己的馬,然後將牠們帶入被劃分到的獨立區塊。
分類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冰島人會彼此敘舊,齊唱冰島傳統歌謠,一手拿著魚乾,一手喝著啤酒,摸摸許久不見的馬寶貝,跟牠們說說話,氣氛熱絡激昂,又帶著一絲溫馨。等到分類活動進行至尾聲,馬兒們就會跟著主人回到自家的草地,恢復到了以往平靜的日子。
這場盛大的「馬兒分類行動」,冰島語稱做Laufskálarétt,每年預估都吸引三千至四千名的冰島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本文節錄自:《曬冰島 UNLOCK ICELAND:住在冰島才知道的70個迷人小事、小店、小旅行》一書,Becky著,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