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伴隨人們一生成長的重要元素,它跟著我們茁壯、萌芽,也在許許多多的回憶和感觸中,有著酸甜苦辣的滋味,偶爾回首過往的點滴,更能從那專屬自我的刻印上,提煉餘韻無窮的芬芳。
但,這樣的回憶對來自新竹的大男孩陳宏智來說,卻是奢侈又遙不可及的感慨。
約莫10年前,因為一場嚴重的車禍,導致他的大腦海馬迴嚴重受損,海馬迴位於大腦皮質下方,它擔當著關於短期記憶、長期記憶的控管,如果損傷,將可能出現的症狀為記憶力衰退以及方向知覺的喪失。
事件發生時才16歲的他,正值最青春年華的求學階段,這個理應該是對人生未來最多探索和好奇心的時刻,他卻再也想不起來從前發生過什麼事。
《reuters》報導,因為車禍時的嚴重影響,大腦內負責長期記憶的感官已消失,他只能回憶起剛剛才發生過的事情;一旦光陰倏忽即逝,剛剛做了什麼、曾經說過什麼話,通通只能幻化為過往雲煙。
為了不讓一切白活,陳宏智開啟了用筆寫下人生的方式──一本一本的筆記本內用藍色的原子筆填的滿滿,並依照日期、時間認真地分門別類,當有時間時,回頭翻閱筆記本,彷彿自己似乎又再活了一次。
陳宏智說,「我用筆記本寫下了我今天幫助過了多少人、做了哪些農事,天氣如何。」他現在和繼母一起住在北埔,每天都去農田幫忙家中的農務。
「我曾經不小心弄丟了一本筆記本,我很傷心的大哭,拜託爸爸幫我找到它。」
事實上,陳宏智的父親已於2015年過世,他與繼母兩人相依為命,並靠著栽種的水果和蔬菜到市集上販賣,或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一些生活物資,但大部分的經濟來源,其實還是政府對身障和低收入戶的微薄補貼。
他其實常保開朗的笑容,鄰居們給了他一個外號──「筆記本男孩」。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精神科主治醫生林明燈說,儘管當時的車禍非常嚴重,但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有著非常大的改變和進步。
醫師秀出了大腦X光片掃描圖,解釋道正常的大腦和陳宏智大腦的主要區別,「因為一般人的大腦照片中會有鮮明的白色組織,但他相對的那塊區域,卻完完全全是黑色的。」
「對他來說,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對照他曾經發生過的嚴重意外,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畢竟大腦的嚴重損傷,他只能依稀想起過去5到10分鐘的事情,接收處理訊息的認知能力也變得薄弱。」林明燈說。
感人的是,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繼母,其實是名外籍配偶,在丈夫過世後,她一度起了念頭打算回家鄉印尼(Indonesia),但她實在無法放下陳宏智就離開而作罷。
陳宏智的狀況多少影響了繼母,她始終無法接受兒子再也想不起來任何事的衝擊。她說,「如果我離開,誰會願意照顧他?我完全無法想像有一天我走了以後,他該怎麼辦。」
也許,陳宏智的筆記幫他回顧了一生,也讓他從最漫無目的且茫然的大海中找到方向,那一筆一畫寫下的記憶,是他還活著的美妙證據。
然而,有時候換個角度想,他如此和金魚腦相似的記憶,其實是能忘卻所有煩憂的祕密。
圖片提供: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