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種族歧視到女性平權,我們真的「道德進步」了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4-26

瀏覽數 21,55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在目睹兩次世界大戰、納粹大屠殺、史達林的勞改營、高棉的殺戮戰場、盧安達與達佛(Darfur)暴行的世紀之後,相信我們的道德持續進步的論點愈來愈難辯護了。但是這個問題除了道德崩潰的極端案例之外,還有更多可討論的。

今年是聯合國大會發表《世界人權宣言》的六十週年。為了回應二次大戰中的罪行,該宣言希望建立人人享有同樣基本權利的原則,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或其他地位。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自問我們在反抗種族和性別歧視上做了多少,來判斷道德進步的程度。

評估種族與性別歧視真正減少的程度是一項嚇人的大工程。然而,最近WorldPublicOpinion.org所做的民調可以間接說明。

這份民調收到將近一萬五千份回覆,在十六個國家進行,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八%,包括亞塞拜然、中國、埃及、法國、英國、印度、印尼、伊朗、墨西哥、奈及利亞、巴勒斯坦自治區、俄羅斯、南韓、土耳其、烏克蘭與美國。在其中十一個國家,大多數人認為在他們有生之年,不同種族的人已逐漸獲得較平等的待遇。

平均起來,五九%如此表示,只有一九%認為人們的待遇更不平等,二○%說沒有改變。在美國、印尼、中國、伊朗和英國的人,特別容易感受到較多的平等。巴勒斯坦人是唯一大多數人認為種族更加不平等的族群;在奈及利亞、烏克蘭、亞塞拜然和俄羅斯的意見則是接近五五波。

整體上,為數更多的七一%認為,女性平權已經有所進步,不過照例,巴勒斯坦人例外,這次還包括了奈及利亞、俄羅斯、烏克蘭,而亞塞拜然又有明顯少數認為現在女性的待遇更不平等了。在印度,雖然僅有五三%說女性贏得更多平等,卻另有一四%說現在女性的權利比男性更多!(他們想到的應該是那些沒被墮胎掉的女性,因為產前檢測可以顯示她們不是男性。)

整體上,這些意見似乎反映出真實的改變,所以是道德進步的跡象,代表人們邁向一個不因種族、國籍或性別而被剝奪權利的世界。民調最驚人的結果也支持這項觀點:極其普遍地抗拒因種族、國籍或性別引發的不平等。受訪者平均有九○%表示,平等對待不同種族與出身的人很重要,任一國家認為平等待遇不重要的受訪者都不超過一三%。

被問到女性平權時,支持度幾乎同樣強烈,平均有八六%認為這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穆斯林國家這也是主流觀點。例如在埃及,九七%的人認為種族與族群平等很重要,九○%認為平等對女性很重要。在伊朗,兩者的數字分別是八二%和七八%。

和《世界人權宣言》發表的十年前相較,這代表了世人觀點的重大改變。當年女性的平等權(不只參政權,還有離家工作或獨居權)在許多國家仍屬激進的概念。在德國與美國南方,種族歧視觀念仍盛行,世界人口中有許多活在歐洲強權統治的殖民地。如今,雖有盧安達和前南斯拉夫的慘劇,加上最近肯亞的選舉紛爭後幾乎瀕臨發生,沒有國家公然接受種族歧視的教條了。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很不幸,女性的平等權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在沙烏地阿拉伯,婦女甚至不准開車,更別說投票了。在其他許多國家也是,兩性平等無論人們怎麼說,現實是女性離享有平權還非常遙遠。

這可能表示我引用的民調顯示的並非廣泛的平等,而是廣泛的偽善。然而,偽善是罪惡對美德的致敬,種族與性別歧視必須讓步這一點,就是道德進步的指標。

言語確實有其後果,一代人說了並不真心相信的話,下一代可能會相信,甚至據以行動。公開接受某些觀念本身就是一種進步,但真正重要的是提供可創造更多具體進步的工具。因此,我們應該正面看待這項民調結果,並決心彌補修辭與現實之間仍存在的落差。

─摘自「評論彙編」,二○○八年四月十四日

從種族歧視到女性平權,我們真的「道德進步」了嗎?_img_1

本文節錄自:《真實世界的倫理課:82個影響你一生的思考練習》一書,彼得.辛格著,李建興譯,大塊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