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

知名攝影師蔡榮豐帶領世人重返海峽兩岸對峙的歲月

蕭歆諺
user

蕭歆諺

2019-04-05

瀏覽數 44,400+

曾於大膽島服役的老兵,重回大膽島整理環境,期待讓國人重新認識這座被歷史塵封多年的島嶼,讓年輕一輩理解和平的真諦。照片由蔡榮豐提供
曾於大膽島服役的老兵,重回大膽島整理環境,期待讓國人重新認識這座被歷史塵封多年的島嶼,讓年輕一輩理解和平的真諦。照片由蔡榮豐提供

從馬英九、周杰倫到張忠謀,攝影師蔡榮豐的鏡頭下個個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身為攝影界德高望重的前輩,早就可以過安逸的退休生活。但隨著近期金門大膽島開放,他卻「自討苦吃」,揹30多公斤的相機翻山越嶺,只為替這座塵封多年的戰地島嶼還魂。為什麼?

窗明几淨、陽光錯落有致,咖啡館內放眼所及,美得像無須後製的照片,室內宛如偶像劇的場景,桌上擺的照片卻是金門的戰地風景。每一張,都是由64歲的攝影師蔡榮豐,揹著30多公斤的攝影器材翻身越嶺拍回來。

蔡榮豐是青樺視覺公司的視覺總監,「青樺」就是他妻子的名字。他大學主修電子計算機,大二發現自己不喜歡機器語言,碰到攝影的啟蒙老師後,慢慢立志要做新聞攝影,為黑暗中的弱勢族群伸張正義。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1圖/青樺視覺公司視覺總監、攝影師蔡榮豐。

退伍後,蔡榮豐與妻子共創工作室。口耳相傳後,他的顧客愈來愈多,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名人: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三任總統,企業大老王永慶和張忠謀,藝人林青霞、劉德華和周杰倫等,不少政商名流主動找上門,希望能在蔡榮豐的快門下留住身影。

對他來說,拍照,要把人內在的光輝和智慧拍出來。人像攝影拍照的訣竅,是「把巨星當剛出道的人拍,把剛出道的人當巨星拍。」

蔡榮豐解釋,巨星自帶光環,但一樣是「人」,拍照不該落入被攝者慣有的形象,應該像挖掘新人般挖掘他的潛能,發現不同面向;拍新人,則要把他當巨星看待,花時間好好替沒什麼資源的新人拍形象照,拉他一把。

這句話,蔡榮豐身體力行。除了可以從他的照片作品中看到蛛絲馬跡,還可以從他最近投入的活動看出。

他近半年拍的「新人」,是一座島,一座多數人都沒聽過的島。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2

圖/大膽島原名「大擔島」,因島嶼形如扁擔而得名。一上島,精神標語「大膽擔大擔 島孤人不孤」就映入眼簾。

刻苦體驗 翻轉攝影師人生

金門的大膽島約三個大安森林公園大,距離廈門僅4.4公里,比到金門本島還近。蔡榮豐形容,中間只隔四個捷運站的距離,是兩岸對峙的最前線。

由於重要的戰略位置,對岸覬覦許久,戰時砲彈與水鬼不斷。最後都挺過大膽島戰役與八二三砲戰,光是八二三炮戰,大膽島就承受近10萬顆砲彈,讓來此服役的軍人都有「可能一死」的心理準備,堪稱是官兵最不想抽到的「金馬獎」大獎。

1978年,23歲的蔡榮豐登島,一手小短槍一手相機,當起了攝影官。「來這裡整個人生被翻轉,」他回憶,來這裡雖短短不到半年,卻對人生有著長遠影響。

當時,睡的地方刻苦,部分同仁的寢室,一遇漲潮就進水;住在坑道裡宛若蟻族,黑暗、潮濕、陰冷,冷到一年四季都要蓋棉被,無奈棉被也是濕的。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3

蔡榮豐自嘲「少年聽雨坑道中」,唯一的「好處」,是坑道最暗處可讓他沖洗底片。

因為在離島,飲食也是問題,同袍隨時處於半飢渴狀態。水的配給也有限,無論官階,每人一天拿到約按兩次馬桶的水量,卻要用在生活大小事;飲食配給不足,戰備糧食放太久長米蟲,照樣下肚。

正因軍區環境困苦,同袍雖來自不同族群與地域,有著不同個性與背景,卻很快打成一片,感情好得跟親兄弟一般。「同島一命,」蔡榮豐說。

老兵齊聚 替大膽島還魂

2018年,得知大膽島要開放的消息時,蔡榮豐很快就報名參加志工活動。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從台北出發短短3小時的行程,我們走了40年,」話聲甫落,蔡榮豐轉身整理準備要展示的照片。回過頭,才發現他的眼裡含著淚。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4

回憶如斯痛苦,為何對大膽島還會如此濃烈的情感?他解釋,這裡除了是他的攝影啟蒙地,也是他「重生的家」,當時在這裡駐軍的每分每秒都很深刻,與兄弟生死與共。

因涉及軍事機密,加上生活太苦不敢和家人分享,過去40多年來,蔡榮豐和幾個同袍都不願多提這段往事。如今大膽島開放,才讓他們決定把回憶一點點找回來,不讓過去的歷史流失在時光隧道裡。

蔡榮豐形容,這是在「回收」老兵的力量,用餘生回饋土地與回顧人生,重塑大膽島從戰爭到和平的歷史定位。

為此,老兵組成志工隊,自己買機票與食物,砍荒煙蔓草砍到手流血,協助整理大膽島的環境,還原島上據點。

善於攝影的蔡榮豐,則是協助影像紀錄。扛著沉重的攝影器材,踏遍大膽島拍照,上去一週就瘦了近3公斤,腳還在拍照過程中扭傷。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5

現在,他幾乎每個月會在島上待上七天。為了拍攝日出與夜景,常常天未亮就出發,直到晚上9點還在工作,拍了近六萬張照片,現在還要籌拍紀錄片。

他展示的照片裡,有被風沙磨平、原先用來防水鬼的玻璃刀山,半沉在沙中的戰車與碉堡,還有海灘上只剩彈簧圈的床墊。「老兵看到會飆淚的,」蔡榮豐說,這些景象如老兵的殘生,他們的最後一戰,是把這座島的回憶與歷史找回來。

不只要還原這座島的「身體」,還要「還魂」。他認為,若只是呈現戰地史蹟,當作觀光景點太可惜,而是要加入歷史縱深與老兵的故事,打造軍事博物館。

「戰爭沒有贏家,」蔡榮豐期許年輕人看到這一切,能更珍惜自由與和平。雖然對大膽島有情感,也希望後代的子孫不要上前線。

不久的將來,蔡榮豐將舉辦大膽島攝影展,不過,讀者不妨先跟著遠見的腳步,一睹這一禎禎的戰地照片,老兵們得以重溫服役時的歲月;而民眾也可透過蔡榮豐的攝影鏡頭,喚醒或重修這一段被遺忘的國共戰爭歷史。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6圖/玻璃刀山是防共軍水鬼的防禦佈置,經歲月與砂礫風吹磨損,玻璃片多已缺失,徒留孔洞。蔡榮豐形容,從遠處看宛如石頭上出了麻疹。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7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8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9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10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11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12

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1364歲老兵翻山越嶺 用鏡頭喚回大膽島被遺忘的歷史_img_14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