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避稅天堂跌落人間 「開曼公司們」有脫困妙計?

經濟實質法上路 急翻一堆企業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9-03-29

瀏覽數 26,700+

圖/Shutterstock atdr。
圖/Shutterstock atdr。

本文出自 2019 / 4月號雜誌 超級業務員韓國瑜 炒熱新高雄

被視為避稅天堂的開曼群島與英屬維京群島,今年起推動「經濟實質法」,許多企業很難再透過紙上公司少繳稅,下一步該怎麼走?

2019年1月1日,知名的全球避稅天堂開曼群島與英屬維京群島,正式實施「經濟實質法」,規定註冊企業必須「證明」在當地有實際的經營活動。

這一紙法令,正在激起全球千層浪,包括台商在內。

台灣許多公司、甚至個人,為了避稅,選擇在這些避稅天堂註冊控股公司、貿易公司、資金借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IP公司等,但其實都是空殼紙上公司。經濟實質法通過後,新設公司將直接適用,既有公司則自今年7月1日起適用。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廖哲莉表示,幾乎所有的台商、KY公司、組織架構在開曼或維京的上市櫃公司,全都「中獎」。影響所及有多少家?「滿山滿谷!」廖哲莉毫不誇張的形容。

等到2月22日,開曼群島進一步公布了經濟實質法的施行細節,更令不計其數的「開曼公司們」人心惶惶,避稅天堂真正「跌落人間」。

眾所周知,避稅天堂國家擁有零稅收、輕監管、易維護的優勢,被大量企業用於設立離岸持股架構,籌畫避稅交易,大多屬於只有一個郵政信箱的空殼公司,如今卻被要求具備實際經營行為。突如其來的變化,為企業的離岸組織架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三階段經濟實質 認定不同

大傷腦筋的台商,紛紛找上專業機構諮詢。台灣各大會計師事務所,從資誠、安侯建業到勤業眾信等,不約而同舉辦相關研討會,急於了解細節的財務人員,總將會場擠得一位難求。

大家好奇,究竟如何認定「經濟實質」?這些海外公司是要繼續保留,抑或轉移到別地?沒有照辦的話,會有什麼處罰?問題一層疊一層,複雜得像是解魔術方塊。

廖哲莉分析,根據在避稅天堂設立公司的業務不同,可區分出三種不同程度的「經濟實質」。

若是純控股公司,被要求在當地有經濟活動的程度最低,只需要在當地有足夠的員工和辦公場所,但是「足夠」是幾位?目前還未知。

不過,這類公司的解套相對簡單,一是聘用當地員工,然後租一個註冊地址,便可滿足;二是外包給祕書服務公司代為處理,代價雖是再多花一點錢,但企業應該可以承受。

如果是貿易公司、資金借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集團總部,就會被要求具備「中度」的實際經濟活動,因應起來比較麻煩。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這些類型的公司,除了在當地需要有全職員工、公司地址,還要求全年半數以上的董事會必須在當地召開,比如說公司一年開四次董事會,至少要三次在開曼群島召開。

「想想看,有多少董事得因此飛到開曼群島?」廖哲莉說,如此一來,差旅的成本墊高許多,從台灣飛一趟開曼群島,搭機加轉機至少要20小時。

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聞是,「經濟實質法」竟然衍生出新商機。最近突然很多人積極申請開曼群島和維京群島的工作簽證,似乎是企圖在未來到島上「幫人家當不做事的員工」或是「擔任掛名董事」。

若是企業將技術專利等智財權放在避稅天堂,則屬於「高度等級」的實際經濟活動。這類高風險IP公司,把智財權掛在免稅天堂,目的是避免收取的權利金被課稅。從這一點看,台灣很多採取這項避稅手段的科技公司、生技公司,皆會「上榜」。

針對這類公司,經濟實質法另外增加還規定該項專利的利用和維護,「均需在島上發生」。

企業要檢討所得配置

換句話說,企業可能需要在當地養一批工程師,而且這些員工必須是全職聘用及當地居住者。想要「過關」,難上加難。

「高風險IP公司唯一的解決之道是移走,」廖哲莉指出,專利需要處分移轉到別家公司,不要再掛在開曼群島的公司。不過,這也意味著往後的權利金收入,不再免稅。

企業遵照經濟實質法的期限是今年7月1日以前,時間緊迫。若是沒有照做,便會面臨開罰的命運。

以開曼群島為例,第一年的罰金是1萬開曼幣,第二年增為10倍,變成10萬開曼幣。目前,1萬開曼幣相當於1.2萬美元。屢教不改、情節嚴重者,最後會被註銷公司。

不要以為只有「開曼公司們」和「維京公司們」才受衝擊,事實上,歐盟3月12日又公布了另外15個不合作的「黑名單」國家或地區,其中赫然有包括台商「很愛」的薩摩亞、貝里斯、百慕達和馬紹爾群島等。

被列為黑名單,代表這些島的「經濟實質」立法做得不好,或者沒做。假使未來數月這些島國皆無回應,可能將遭到歐盟的經濟制裁。

「註冊在黑名單裡的公司,建議考慮組織架構重整,同時趕快把資金移走,」廖哲莉說。

反避稅,已是不可逆的世界趨勢。對台商而言,企業集團的所得配置必須醞釀新的落腳之地,未來若想要再找到避稅天堂已愈來愈難,終究逃不了合法繳稅一途。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