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獨生子女政策起於70年代後期,因此80後、85後和90後都算是獨生子女世代,但他們的父母不是獨生子女。因此我們常說,在這些獨生子女的字典裡面,沒有了哥哥、姊姊、弟弟、妹妹。
到了95後,則已進入獨生子女生的獨生子女世代。因此,95後的字典中不僅沒有哥哥、姊姊、弟弟、妹妹,連叔叔、伯伯、阿姨都沒有。這樣的獨生子女生的獨生子女,稱為「獨生子女2.0」,不僅中國大陸,全世界乃至人類史上也都沒經歷過。
獨生子女2.0已成為大陸消費新人種的第一類人群,他們是中國大陸小康1.0。大陸改革開放讓人民受惠,是在鄧小平於93年南巡後逐漸顯現,因此85後還有貧窮記憶。當年阿里巴巴招聘銷售隊伍時,特別需要招85後苦大仇深的,最好是一個月才吃上一頓肉的孩子。但95後,苦大的找不到了,仇深的愈來愈多。如果95後還一個月只吃一頓肉,我們反而會擔心他太佛系,不具備吃苦精神。
95後沒貧窮記憶,也將繼承一張最強勁的個人資產負債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加起來有三套房子,結婚後,加上配偶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子,共有六套。這些房子大都沒有負債,任何一套都值好幾百萬。
其次,95後是敢信貸消費的第一代人。大陸已出現了藍領用工荒,在上海、北京,一個送快遞、送外賣的小哥,努力工作,一個月掙8000~10000元不是問題。白領就業壓力雖然大一些,但他們大多來自於城鎮家庭,很有希望繼承一張城市房產帶來的資產負債表。
繼承資產、敢借貸 95後消費能量倍增
因此,大陸85後還是會存錢、90後不存錢、95後已經很敢借錢了。以趣店為代表的校園貸公司,在過去四、五年崛起,恰恰是95後在高校的這四、五年。2018年是95後走出校門的第一年,再過兩、三年,每年有1700萬左右的95後走出校門,三年後就有5000萬的95後,將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勢力。
大陸消費新人種的第二類人群是二胎。很多人看到大陸2018年新出生的嬰兒只有1500萬,創歷史新低,認為二胎政策是失敗的。但過去每年新生嬰兒中,二胎不到10%,去年二胎卻超過50%。也就是2018年的新生嬰兒中,超過700萬是二胎。
生得起二胎的家庭,比生不起二胎的富有;一對夫妻隔了三、四年生二胎時的收入,通常比生一胎時高;加上生一胎時沒太多育兒經驗,生二胎時經驗大幅提升。以上三點原因,決定了一個二胎的消費能力約是一個一胎嬰兒的兩到三倍。若大陸每年生700萬二胎,兩到三年後也有2000萬~3000萬二胎,他們會以兩到三倍的消費能力進行消費。
另外,由於有了二胎,夫妻會想換大一點的車、大一點的房子,這些消費驅動力也在二胎嬰兒出生兩、三年後顯現。大陸經濟近年很嚴峻,但我堅信兩年後大陸將迎來新消費的「白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