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早上九點,東京的空氣裡瀰漫著高科技的時髦善變。戴墨鏡、穿著白色襯衫的趨勢科技公司董事長張明正,自己開著黑色跑車,盯著日本流行的彩色冷光衛星導航螢幕,從日本住處,開往位於新宿的趨勢科技日本公司。
一路上,趨勢科技資深副總、也是他妻子的陳怡蓁和他聊起美國一塊留學的趣事、隨CD音樂哼唱七○年代英文老歌,像是正要去度假。最愛T恤的張明正破例穿了襯衫,因為當天有日本思科(Cisco Japan)執行長等重要人物到訪。他自稱不知對方來意為何,只是眨著雙眼興奮地說,每天都有新的機會發展。
「我現在積極鼓吹日本員工買房子,」每次經過東京馬路上電線桿的售屋廣告,發現屋價愈來愈低的張明正,望著路上一個個飛逝而過的售屋牌子表示。
在東京店頭市場上櫃一年來,Trend Micro(趨勢科技)股價增加十倍,他給日本員工的股票選擇權(stock option)使得日本薪水階級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事——以七百八十日圓(分割前)獲得公司的股票,目前已到兩萬日圓(分割後)才買得起。目前趨勢在日本東京股市的企業價值達八千兩百三十九億日圓,屬東京上櫃股第三名。
隨時關心大環境變遷,謹守時勢造英雄的法則,趁勢而起,正是讓張明正轉型為值得注意的e-CEO(網路時代執行長)的關鍵因素。他在短短十一年的時間,將趨勢科技從和太太兩個人的公司,成長到有七百位員工、總產值相當於宏?電腦、台塑南亞公司的國際公司。
趨勢除了打造國際的防毒軟體品牌外,還不斷創造新指標。去年六月,《亞洲週刊》選出五十位「亞洲之星」,張明正赫然身居其中,與李遠哲、張忠謀並列。兩個月後,趨勢科技在日本上櫃,成為第一家在日本上櫃的台灣軟體公司;今年七月,又成功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日本也只有二十二家企業在此上市,正式奠立趨勢科技公司全球集資的版圖。
時勢造英雄。「成功關鍵,在我們抓到free energy(高科技釋放出的環境驅力),」張明正舉例,九五年PC-cillin95搭上微軟視窗九五便車,迅速搶占市場;今年三月,趨勢科技又因獨家能解經由網際網路傳染的梅莉莎病毒(Melissa),聲名大噪,成為網路防毒的先驅。
高科技釋放出的環境驅力,使趨勢科技一夜成長。網路時代變化詭譎,度假早晨後的第二天,張明正因前一天在東京接受當地一家媒體質問,提前揭露他們與MCI電訊公司的網路防毒合作案,吸引三十多萬張意圖搶購的掛單,遭到東京證交所即時檢舉,被懷疑有內線交易,懲處當日停止交易一天。「制度沒有懲罰壞蛋,反而搞到好蛋,」第一次遭到懲處的張明正板起總是幽默的臉喊冤,說記者問他趨勢科技的商業營運模式為何,他只是急於證明,才沒有注意。他怒氣沖沖地請律師反告東京證交所,為投資者討回公道。
與電信公司品牌同盟
隔天,已與趨勢簽約的史普林特電訊公司(Sprint)和MCI電訊公司合併消息傳出,利多及買壓盡出,日本趨勢股票漲停板,美國趨勢科技股票每股更從約一萬四千日圓,漲至兩萬五千日圓,漲幅近一倍。趨勢科技與兩家電訊公司的利多消息,更成為當日美國CNN財經新聞的頭條。「苦肉計成功,」張明正迫不及待打電話給在台灣的陳怡蓁戲稱,反告東京證交所,一舉成名。
趨勢科技當下走入網路時代,創造新的商業營運模式,寫下另一個新里程碑。十月八日的股票飆升,標識趨勢科技成功轉型為網路概念股,正式證明了網路防毒服務公司的策略奏效。雅虎公司(Yahoo!)宣布今年第三季獲利成長,也帶動趨勢科技股票漲了一輪。
乘科技變化的順風車,適時改變商業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是趨勢科技青春永駐的秘方。
張明正指出,一套新軟體通常只有三至五年的榮景,他自創業後,從賣斷技術收取權利金、賣套裝軟體、寄磁片更新軟體、免費附送輕量版軟體、透過網路更新病毒軟體,到透過電訊網路服務公司提供全方位網路服務。共經過約七次的大變革,每一次都使公司業績大幅成長。「如果跟『賣咖啡』(MacAfee,競爭品牌之一)一樣玩法,公司市值可能不到現在的十分之一,」他說。
他比較不同模式產生的巨大差異:「以前一片磁片我們才收多少錢,現在同樣一片光碟過去,卻可收一百萬美元,因為長期結盟已經成主流了。你和我做,我都不收你一毛錢,可是以後賺的錢我們大家分,這叫co brand alliance(品牌同盟),以前是pure OEM(純代工)。」現在微軟所有電子郵件都是由趨勢來保護,GE全世界一百二十五個分公司也是趨勢的客戶。
趨勢現在採取與電信公司策略聯盟的擴張戰略。張明正很早就思索網際網路對軟體業帶來的結構性影響。他們在梅莉莎病毒一戰後,更全面晉身為網路防毒服務公司,企圖提供企業與一般用戶整合性的網路服務方案(internet total solution)。張明正比喻:「我們就是自來水過濾器,」透過與電訊公司(自來水廠)簽約,在資訊出口提供防毒服務,並抽取一定比率的上網費用(水費),做為營業收入。
拉大距離
一旦占有優勢後,就加高平面,盡量拉大與對手間的距離,他稱之為「提高進入門檻」(keep moving)。張明正點明企業經營的「披薩理論」:先搶市場占有率(搶派),再提供多樣的網路加值服務(加餡料)。趨勢科技預計在一年內,與世界主要二十五家電訊公司簽訂防毒方案的策略聯盟,目前已經完成包括英國電訊公司(BT)、美國的MCI電訊公司等。十月底,與日本電信(NTT)也訂下簽約計畫。以後,趨勢科技將抽取約三○﹪至五○﹪的上網費用,提供電腦防毒為主的多樣加值服務。「可以說是躺著賺錢,」張明正打趣說。
張明正是台灣少數在國際高科技衝浪賽中,屢屢奪旗的常勝元帥。屏東鄉下出身、求學時期成績一直只能用台語「土、土、土」形容的張明正,在競爭激烈的高科技行業中,卻能屢次預見先機。
當大家在懷疑視窗九五會不會普及時,他毅然決然發展視窗九五產品;當競爭者還不認為網際網路會傳播電腦病毒時,趨勢科技就致力研發包括InterScan、TVCS等內外網路防毒產品,由伺服器端(server,網路中的電腦主機)思考防毒。最後在今年三月梅莉莎病毒一役中,領先網路聯合公司(Network Associate)、賽門鐵克(Symantec)兩家主要競爭品牌。四月份股票上漲的結果,雖然營業額不及兩家對手的五分之一,市值卻開始大於兩家對手的總和,現在公司市值達一兆日圓。
高科技的環境機會力,寫就一齣現代的魔幻寫實劇。八年前,陳怡蓁父母及哥哥在趨勢科技彈盡援絕時,以一股八十塊日圓,買進的股票,至今已升值了千倍。很多日本員工在有了股票選擇權後,開始買房子、車子,今年股票上揚,許多人還後悔太早將股票賣出。
任職七年的日本趨勢科技公司業務行銷經理向當健治表示,「趨勢讓美夢成真,」他從來沒想過日本公司會從七個人擴張到現在約兩百人的大公司,公司也從市郊搬到熱鬧的新宿車站附近,與日本微軟公司比鄰。
策略方向正確,才能趁勢而起。受訪的三十多位主要是趨勢的員工,其中超過四分之三都不約而同提到,張明正具有vision(願景),有先見之明。曾任職趨勢科技四年的訊連科技公司總經理張華禎說,「Steve(張明正的英文名)像是龍頭,把大方向設定好。」她回憶,九三年那時國內還沒有人真的瞭解軟體產業,張明正卻建立獨到的經營方式,常提早一步思考軟體業的大環境發展問題。
不斷思索,學習向前看
張明正表示,「我的想法通常比員工領先七、八個月。」一位日本資深員工指出,張明正常常提出一些觀念,大家都十分懷疑,但卻在後來一一實現。
一眼就令人注意到腦袋比例大的張明正,不斷思索與學習。張明正喜歡讀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財星》(Fortune)《經濟學人》(Economist)等國際期刊,近年更迷上《Business 2.0》《Upside》等網路時代期刊。他早上起來,會邊踩踏步健身機,邊看財經新聞;平常更上網,透過real audio等軟體,收聽最新的產業訊息。
「他對科技資訊有一股狂熱,」曾是創業伙伴、現任致茂電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林顯宗表示,連一起去洗三溫暖,都會看到張明正手持報刊勤讀。
趨勢的元老之一、人力資源部協理姜華年則指出,「Steve不斷self review(自我更新),不停往前走。」他要求管理階層都要讀《龍捲風暴》及《Customer.com》兩本書,並稱後者是趨勢科技的聖經。
因為持續地更新知識,使趨勢科技擬定未來策略,眼光更精準。
他更樂於分享資訊。趨勢科技的公司文化強調三個C:改變(Change)、溝通(Communication)與創造(Creativity),溝通是重要的接合劑。張明正常常與員工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可能在他家中宵夜或東京代代木公園的草坪午餐會報,分享他最近的觀察,說得口沫橫飛、目光炯炯。
對於日本員工,張明正會用他特殊的慢語調與強調手勢,溝通新觀念。趨勢科技業務部副理齊藤義憲形容,「他是一個好老師。」齊藤覺得張明正的英文雖然不強,但很好懂。齊藤當初因為看了NHK的一個介紹電腦病毒的節目,直覺有所可為,加入趨勢科技,七年來自稱從張明正身上學到不少科技知識。
張明正說話方式十分活潑幽默,雖然他的中文有時出錯。他會將空「隙」說成空「寮」,「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會說成「丈二頭腦摸不著和尚」。然而,他溝通的熱情與妙語如珠,往往會使人更加瞭解他表達的涵義。
張明正的表達能力及鍥而不舍的精力,替他贏得超級業務員的稱號。妻子陳怡蓁稱他從惠普電腦公司(HP)業務員至今,已充當了十六年的業務,現在仍是宣揚趨勢科技不遺餘力的大業務。張明正曾苦候英特爾公司資深主管四個多小時,將伺服器端防毒產品LanProtect賣給英特爾,換來與英特爾七年的策略聯盟關係,立下了國際化的基石。
創業時期,他可以在一趟業務旅程中,連續簽下七、八個合作經銷商。「像鬥士一樣,幾乎是抓到誰就簽誰,」前趨勢科技副董事長、現任新浪網公司董事長姜豐年回憶,回旅館後,一定要比張明正先睡,不然就會被震耳的呼聲,吵得難以入眠。
他精力十足。談起有興趣的事,可以聊到深夜,滔滔不絕。趨勢科技董事長室秘書劉姿戀指出,張明正是很受歡迎的演講者,他演講到忘我時,會脫下襯衫,坐在會議桌上興奮地侃侃而談,讓聽眾感受到特有的熱情,耳目一新。「他每天都很high,」劉姿戀很少看他好好坐下來,她準備有兩本記事簿,一本用來紀錄不斷改變的額外行程。
張明正在日本的鄰居、日本軟體銀行執行副社長兼財務長北尾吉孝描述,「張明正從來不行止優雅(has never been elegant),」總是揮舞著手或說著笑話,他覺得,光看張明正幽默多表情的臉,就道盡他的業務員外放、具侵略性的個性。
同時張明正也很具說服力。他最常說「I agree with you, but...(我同意你的想法,但是)」,連老婆陳怡蓁都覺得常因他的語言技巧受騙,每次吵架都吵不贏。除了語言技巧,他也很會用資訊比較佐證。例如,談到防毒的重要,他會如此說服別人:「電腦病毒開始有十隻,現在變成三萬隻,而且這三萬隻,光是CIH還有梅莉莎病毒造成的傷害是六、七億美元,才半年而已。」
畫出願景,展現魅力
對外,張明正以字彙簡單活潑的張式英語,畫出願景,打造品牌魅力;對內,透過頻繁、多樣、效率高的溝通模式,張明正將變動的價值,傳遞到公司的不同部門。
他鼓勵員工對工作要有全盤的思考能力。三十四歲、趨勢科技網路部門副總張偉欽指出,張明正常說,如果什麼事都問他,你們就可以去做高中生,張偉欽目前就必須觀照全球十三個分公司,籌劃工作內容,「什麼地方需要我,我就去,」他說。
趨勢因此發展出學習組織的特質,員工會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從檔案防毒到電子郵件防毒、網路通路防毒等領先核心技術的更新,是樂於思考的結晶。張明正表示,這些不是他發明的,是工程師說:by the way(順便)……,而造就出來的。他形容:「人家說『摸蛤兼洗褲』(台語,全都顧到的意思)。」
張明正沒有大老闆的架子,善於與員工打成一片。他在公司常是穿著趨勢的黑色制服T恤和HANG TEN的休閒褲。曾有台灣的新員工在茶水間碰到他,還以為他是新來的同事。「非常不像老闆,很像朋友,」趨勢科技日本秘書久安佐和表示,張明正會問她家裡的事情或交男朋友的狀況,甚至有時像父親般叮嚀。在電梯遇到工程師,他也會問問對方今天寫了幾行程式,十分平易近人。
張明正也承認自己個性「很散」。十月四日到東京,他第二天早上上班時,才發現皮鞋穿回台灣,穿運動鞋回東京,最後才緊急找到一雙皮鞋。此外,他寫信時,最常問陳怡蓁某個英文怎麼拼,然後可能不久後又忘了。一位離職幹部表示,「張明正的點子多,但不是執行者,若沒有重要核心幹部的輔佐,趨勢很難到達現在的局面。」
不過,旁人觀察,leader是願景的容物。張明正的願景及策略方向抓得相當前鋒,又能放手讓下面的人全力衝刺。
張明正除了其特殊人格特質所產生凝聚願景的魅力外,趨勢科技擁有各具專長的執行團隊。技術總監陳怡芬(陳怡蓁的妹妹)領導有英特爾真傳的研發團隊,屢屢創新產品概念;陳怡蓁則主攻產品行銷,刷新軟體業行銷法則;其他包括資訊總監暨研發副總梁國屏,掌握產品最後使用品質等,張華禎稱此為「夢幻團隊」。張明正則打趣說,「我應該娶多一點,或者我岳母應該生多一點。」
有人質疑趨勢是家族企業。張明正義正辭嚴駁斥,「我問我自己願不願意去一家公司主要人物是他第三個姨太太當老闆,晚上煮一碗飯給我吃我很感激,我想這是bull shit。我們做生意時,你會發現我們真的專業到六親不認。」
網路部門副總張偉欽指出,公司一切依照制度,完全沒有家族企業的習氣。連陳怡蓁的表弟今年應徵趨勢,也都頻頻擔心通不過考試。但也有一位員工批評,趨勢還是有隱藏性的家族色彩,董事會幾乎沒有討論幾分鐘就結束,因為多數票股東都已經有了共識。
如何運用網際網路是最大的挑戰
轉向網路商業營運模式後,組織面臨改造的新挑戰。舉例來說,過去業務人員接洽的是經銷通路商,如今他們要面對的是大電訊公司,談的是不同的合約與網路加值技術。「現在要的人與以前大不相同,」張明正表明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特質的員工。
多次轉型,人力資源分配與結構也必須升級。一位幹部坦言,現在有許多職位部不是由最適當的經理人來擔任,而是由技術背景出身的資深員工出任,他們也遭遇到角色升級的挑戰與考驗。一些不符網際網路階段資格的員工,則亟需訓練或遣散。
軟體公司管理與創意的優點必須傳承。姜豐年語重心長指出,「趨勢科技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培養獨當一面的接班人。」他認為,張明正十多年創業路走來,像良師益友,使他雖離開趨勢,也練就一身好功夫。功夫能否持續傳承,十分重要。
外來的競爭一波接一波,仍未平息。擁有麥卡菲品牌(MacAfee)的網路聯合公司,持續聚焦在成為桌上型電腦第一掃毒品牌;賽門鐵克則從IBM電腦公司延攬新的CEO,準備下一波攻勢。
趨勢科技憂喜參半。一直居於劣勢的美國市場,今年有一一九﹪的成長,雖然在桌上型電腦市場仍居第三,但在伺服器端市場,大有斬獲。然而,占趨勢營收最大塊、約四五﹪的日本市場,卻成長不如預期,台灣市場營收更滑落近四成,感受到新的競爭挑戰。
張明正表示,經營模式已大致布局完成,第二代接班人也漸成形,目前他憂心的反而是日本成長趨緩的事實。由於暫時找不到合適的日本總經理,他主帥親征,每週都停留日本督導業務。
上市似乎是打開瓶頸的最好開關。近兩年在日本、美國成功公開上市(IPO),使趨勢科技更健全化、國際化。首先,Steve Chang不打領帶,出席各式e-CEO的國際會議,使趨勢科技(Trend Micro)開始和PC-cillin一樣有名。雖然張明正也開始有了時差症候群,不時昏昏欲睡。
台塑搶土地,趨勢搶人
其次,趨勢科技可用更好的條件,吸引第一流的國際人才。他認為,人是軟體業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唯一的成本,有優秀的員工才能保持競爭力。「台塑企業著重搶土地資產,我們則搶人,」他們現在可以月薪兩萬美金(約六十六萬新台幣),延聘一位專業經理人,想起創業初期,一位工程師只有新台幣三萬的薪資,張明正不勝唏噓。
他們在全球募集人才。目前趨勢科技在美國、台灣、南京、菲律賓,共有兩百多個研發工程師,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最大的比率。菲律賓的工程師團隊還二十四小時透過網路,提供客戶技術支援服務。
張明正所用的日本人也十分另類,譬如他起用曾任爵士樂隊樂手染谷光廣做日本趨勢新產品e-Doctor的負責人。染谷曾是音樂家,創意很多,常與日本各式媒體溝通,替趨勢做很多公關說明。
他很喜歡找第二代的移民。他覺得那些人父母很窮到美國去,然後把所有的錢都押在小孩子身上,讓他們讀最好的大學,產生很厲害的第二代。他最近招募一位經理,是美國長大的ABC,念柏克萊畢業,在英特爾做過,自己又開過小公司,曾創業失敗過。他很欣賞這個人的經歷,因為他覺得經過失敗以後,對做生意的看法會比較實際。
他深感找人很難。他說,「大家都以為我們是抓病毒的軟體公司,一些有能力的人就不加入我們公司,因為成長有限,但我們其實是一個global international internet security service company(全球網路安全服務公司),internet global service就不一樣了,感覺上不一樣了,至少會來面談。」張明正自稱現在超過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都花在招募人才上。
同時,上市讓公司制度更完善、更透明化。一次人事主管會議,遇到有感餘震,會議室桌椅晃動不止,張明正卻仍老神在在,一直講話,毫不受影響。他語出驚人,毫無顧忌,「就算地震死掉,公司照樣run(營運)。」感覺信心十足。
為了打破家族經營企業的陷阱與印象,張明正很早就提出上市的構想。他指出,將股票分配給員工,讓員工也能享受公司的成長,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標。去年,軟體銀行就投入三千多萬美元現金持股,成為趨勢的重要股東,「生平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錢,過去連一百萬美元都沒見過,」張明正誇張地說,他真實感受到趁勢而起掌握free energy的企業魔力。回想十一年前只帶兩千美元到美國,籌了五千美元創立趨勢科技,覺得真有天壤之別。
創業歷經從無到有、種種挫折,使其容忍失敗。「他有很多點子,一個錯了,還可嘗試另一個,」日本趨勢科技業務行銷經理小屋晉吾表示,張明正不怕失敗,策略就具有彈性,成功的機會就較大。五千美元創業的張明正有兩個口頭禪是:「we have nothing to lose(沒什麼好損失的)」和「人肉鹹鹹(台語,人就是這樣)」,使他有膽量不斷嘗試新的策略。
不怕失敗、沒有自我
張明正自稱從小因捉魚逃課、成績不好等原因常常挨打,被「貢到大漢」(台語,被打到大),反而更能承受挫折的壓力。他表示,自己從小寫字是最差的,打架一定有份,還重考過一次。所以不要怕失敗,要把失敗當做是另一種收穫。
家族的生意遺傳也有影響。屏東一起長大的好友林顯宗認為,他受到母親的影響很大,他母親早年在屏東開保齡球館,到六十歲還都在美國做房地產生意,具有堅強的意志。
利基經營這部分,張明正頗得其母之風。他母親與包工程的父親,除了經營興建保齡球館外,他母親還突發奇想,在屏東專門蓋教堂,現在屏東的教堂幾乎都是當時張明正家興建的。「有人做大眾料理,什麼都賣,我們則只賣壽司,所以一定特別好吃,」張明正比喻,趨勢科技專注經營電腦防毒市場的用心。
不怕失敗,一方面是因為張明正沒有強烈自我意識。張明正認為自己已經很瞭解日本文化,喜歡談論,日本趨勢科技行銷經理染谷光廣就常指正他對日本食物、穿著文化的瞭解,甚至與他爭辯。如果真的弄錯,他也都能欣然接受,完全不會生氣。「一開始他會先聽部屬怎麼說,」一位日本員工表示,開會他總是先多聽,很少斷然發表意見。
他喜歡思科公司(Cisco)執行長錢伯斯(J. Chambers),就是因為錢伯斯沒有自我意識,花很多錢及精神去找優秀人才,並具人文素養。他看到很多CEO都很兇,似乎一定要有老闆的樣子,急於證明自己才是對的。他卻覺得不然,經營態度很重要,他生氣的方式就不同,只是為了砥礪員工。他還找以前母校輔仁大學一位神父英文老師來公司訓練,花了很多精神去學EQ。
他認為沒有自我意識可以消弭鬥爭。張明正分析,會鬥爭的人就是自我太大,他主張把這個內部的焦點整個轉到外部去,讓消費者來判斷,看銷售量,整個文化就往外部去走。顧客導向後,就懂得要尊重別人,自我就會消除。找人時如果是鬥性很強的,他們寧願不要。
在趨勢工作十一年的姜華年認為,許多人能待這麼久,就是因為趨勢有對人尊重的企業文化。
結合草根性及頑童般沒有自我成見的科技人性格,使張明正在執行長的位置上能善變機巧地看穿網路經濟的混沌,指引出策略方向。
他常被稱為「改變先生」(Mr. Change)。對趨勢員工而言,張明正早上做的決定,到中午、下午,又有不同的看法與決策,是司空見慣的事。「但他有charisma(領袖魅力),」任職四年的新事業推展部經理中山明表示,熱情洋溢的張明正常常人沒到,就先聽到他漫畫人物般「哈哈哈」的笑聲。張明正隨時改變的特質,讓有些同事受不了而離開。但對他而言,張明正思考縝密,卻是學習高科技營運的最好機會。
還是一個家與一個老婆最實在
網路金浪席捲,企業一夕風雲巨變。從PC年代走來,張明正在日本傾聽好友北尾吉孝談論軟體銀行財閥式的網路投資,透過糾結上下游的各式網站,創造上千倍的股市獲利,不禁傻眼。身處最熱門的金錢遊戲,他回想過去一分一毫節省的創業歷程,一手抱著老婆感嘆:「還是有一個家,一個好老婆最實在。」
他喜歡看電影。陳怡蓁發現,過去喜歡「歌劇魅影」的他,現在則喜歡「推銷員之死」,似乎對生命有較深刻的觀察。他們日本下飛機後,常會一起去看午夜場電影,近年來張明正則愛看「猜火車」等觀察社會問題的電影。
商場上,時代脈動不等人。張明正精準掌握策略轉折點與先動優勢,創造傳統軟體業結合網路的新商業模式,已將趨勢科技推向網際網路的浪頭上。他看準資訊科技與電信業的世紀末大結盟,甚至預言未來各公司的資訊管理系統(MIS)也都可委託電訊公司管理,所有以網路共通協定(Internet Protocol)發展的加值服務,都可能是下世紀的明星產品。他說,「internet的財富大家挖,我們現在是提供安全帽的人。」未來他們還可能推出各式的加值服務,他稱之為披薩理論中的「餡料」(toppings)。
趨勢科技能否再次趁勢而起,在於能否掌握重要電訊公司,先搶下市場,也要看未來網路加值服務能否成功。好戲才要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