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有一天手機就像Swatch手表

莊素玉、方雅惠
user

莊素玉、方雅惠

1999-10-01

瀏覽數 20,800+

有一天手機就像Swatch手表
 

本文出自 1999 / 10月號雜誌 第160期遠見雜誌

將來手機的需求不只是通話,而是以data(資料)為主,所以手機不僅可以show messagge(發訊息)、e-mail(電子郵件),也可以聽音樂、讀資訊,這會是很主要的發展。

 CDMA(分碼多工接進)是主要通往第三代行動電話的技術,與GSM(泛歐數位式系統)共同提供相同的標準。現在3G(第三代行動電話)與聯合國正著手推動手機的世界性標準,第三代手機希望能以新標準控制舊規格,所以ODMA是一個必要的技術,只要擁有新規格就可以併吞兩個舊規格,所以新、舊規格的技術都要具備。未來手機的出路將有很大的變化。雖然現在的訂單是很樂觀,供不應求,今年第四季及明年還可能會有很多新機種的訂單。

 去年全世界的手機有一億六千萬支,今年則有兩億五千萬支。兩年來,手機的產量都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認為手機多為亞洲人使用,整個成長率會因為亞洲金融風暴而降低,事實上並沒有,就像韓國在歷經不景氣後,手機的成長率反而加速成長。可能因為失業,所以要買手機做小生意;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社會持續進步,反而刺激更多人必須具備溝通的能力。因此,亞洲的手機市場並無受到金融風暴太大的影響,再加上中國市場的量衝高,美國經濟情況不錯,只有歐洲的成長稍微慢了點。雖然慢,但是只要用了手機就像抽鴉片,沒有辦法戒掉了,所以整個成長率超過大家所預期。

最近為什麼IC大缺貨?應該全都是手機惹的禍。全球手機的成長超過預期,通訊手機所用的東西會產生排擠效應,因此IC廠做通訊的零組件造成電腦使用IC的容量被壓縮,整個晶圓廠的生意之所以成長那麼快,主要是因為通訊的關係。手機裡用的IC很多,flash memory(快閃記憶體)的全世界最大用戶又是手機,所以通訊的IC造成排擠性。

無線通訊是未來的主導者

手機的重點不是在講話,而是電腦及資料與數據的應用,成長的空間還相當多。

明碁明年下半年會很強勢,屆時各種新世代的產品比較齊全、比較多,就像CDMA、雙頻。對全球性自有品牌的促銷也比較有籌碼,目前手機的主力機種只有一、兩種,還是不夠的。做手機,技術的累積是很辛苦的,大概要投下十七億新台幣,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喜歡這個行業,必須很小心地實行。明碁一九九三年就開始做,當時還沒有人看到手機的未來,而我們卻發現了通訊產業,認為無線通訊是最有前途、市場量最大的。

經研究發現,通訊行業最主要的就是交換機、電話或交換機周邊串連的設備,可是台灣無法切進去,於是我們希望從終端發展,因為無線通訊才是未來的主導者。切入通訊產業對明碁很重要,電腦事業由宏碁負責,我們則尋找一塊大千世界裡沒有人耕耘的淨土去耕耘,耕耘性才會持久,我比較喜歡這麼做;若是搶一塊擁擠的地方,又不能夠持久耕耘,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認為無線通訊一定是未來的趨勢,無線可說是「無尾熊」,尾巴就是電源線,既無頭又無尾,不但沒有電源線,連訊號線也沒有,將來所有產品應該都是無頭無尾的產品,才符合人類真正的需求。過去人類被電綁住,需要電時一定是有頭有尾的產品,例如電源線或訊號線,這些將來都應該拿掉。譬如bluetooth(藍芽計畫,一種串通電訊、網路、消費電子的無線通訊技術)的出現,就是希望能將所有介面的線都去除,所以銅線產業的末來必然是岌岌可危。

大家都認為無線通訊是一個不錯的產業,卻沒有想到會進行得那麼快,甚至讓人覺得政府與後來跟隨者的腳步都太慢了。我們的大哥大申請計畫送到工研院審核時,每個教授都不敢相信,認為台灣還沒有這個技術,連工研院自己都不敢實行。

我認為方向正確是很重要的,當時因為我對手機有把握,而且看得見它的市場,就著手進行。只不過必須投入很大的力量,以致於台灣很多企業缺乏興趣,想等到時機成熟再投資。

這五、六年來很辛苦,開會時必須設法以低調處理,董事會也還算支持。我們成長的速度可能比大家預期的慢,但如果我們做得好,應該會提早一年。

網際網路讓東西變有趣

通訊時代的新典範,像遊戲和工作之間的關係,整個趨勢是很明顯的。手機是一種玩樂的toy,甚至可能馬上放MP3(音效壓縮)進去,無聊時就可以叫一部電影來看,所以很難界定它是做生意的工具、玩的工具,還是溝通的工具。第一個影響的原因是整個使用情境的完全模糊化。

全世界科技產業的成功,色情行業間接的幫助很大;電影工業的成功,色情片有很大的功勞。雖然手機的情況還不嚴重,但屬於data的東西很多都與色情有關,像CD-R(可燒錄一次式光碟片)、DVD(數位影音光碟)的成功,色情也功不可沒。所以不管是談科技、辦公、遊戲或工作,界限都很模糊。

最大的轉變在於網路溝通了環境,造成每個人不但需要不同的環境,也需要不同的科技產品。在網路時代,這種工具及商業行為都要在網路的環境下進行,不用過去純電腦的模式思考,所以考慮點和出發點也就不一樣了。就像以前認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後來發現太陽才是:接著又發現太陽不過是一顆恆星。這就是一直拓展、拉開自己,從以前以PC為中心,拉到網路為中心,PC變成是周邊設備,最後不但加上無線通訊,又將商務的環境考量進來,產生許多不同的想法。

網際網路整合了一切。無線通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把電腦的應用從筆記型電腦演進到每個人都可以把手機拿在手上、訊息帶在身邊,用不著背一個大殼子四處奔走,這種趨勢到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產生以後便開始明朗化。

GPRS是普通的網路,只提供II plus,也就是第三代之前中速度的交換能力,速度不但可達五百多K,將近比現有數據傳輸快了十倍,可以傳送大量的資料。因此,手機就變成一個小型的internet收發機,除了螢幕放大一點。在外觀上基本是相同的,但真正的手機大概要到明年第二季以後才會出現。

網際網路讓很多東西會變得很有趣。像日本,很多餐廳有個小東西讓人點菜,它有一個in-house的無線網路,點完以後,只需一通電話、一塊錢就可傳到,也不需要架設網路,可直接使用公眾網路。

無線也影響許多人類的行為和做事的形態。過去的人不用被綁在辦公室做事,可以在家裡、在車上辦公,但基本上還是得有線的連結。到了無線產生之後,人真的可以完全不受空間的限制來做事,不一定要在一個固定的空間。所以也很難定義遊戲、工作和休閒的界限。

眼球的戰爭

目前大家只是認為寬頻的附加價值服務太多,人類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但無線及有線電視是互補的,頻寬絕不可能完全一樣。cable還是頻寬中最大的,因為cable的主要目地在傳送影片,著重點不同,而且它還被綁住,只好用價差客服來吸引人,也就是用很便宜的價格來服務顧客。

現在的電話線是依照聲音的網路所架構,因為以後data(資料)的量會大於語音,所以全世界的網路將會變成以資料為主,這就是Cisco(思科公司)的未來性。Cisco的股價之所以那麼高,是因為在將來數據的交換網路時代裡,它就是數據交換機,潛力很高,若等到那時候再倒過來,將如何在數據網路裡加進聲音?無線通訊有太多的可能性。

未來企業的腳步很快速,造成許多洗牌效應。洗牌後是否還能夠站得住腳、掌握到比較正確的牌局,這是最難的地方。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當初我們選擇這個產業,就是因為這個產業夠大;企業產值大,才可以養一個比較大的團隊。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累積性,一點一滴的努力可以變成公司長期的資產。

領導人對未來的願景對員工很重要。領導人也必須吸收員工的想像,瞭解他們的想法和觀察,再整理出大家的意見。

無線通訊產業是一個很重要的Core technology(核心技術),將來做筆記型電腦的公司幾乎都要有這個能力:就連做電腦的公司也跑不掉,因為將來要有提供bluetooth的能力,電腦所有的線也都應該消失。可是空氣中到處有電波在傳,該如何判別這個電波是我的?這時候就需要軟體,軟體加上整個無線能力與知識的整合,都需要一步步地做。

網際網路的世界和以前差很多,簡單來說,今天一個人的眼球時間分配就和以前不同。現在的工作要倚賴電腦,必須花很多時間在電腦螢幕上。有一天,手機的螢幕也成為另一個要分配的時間,就連耳朵和眼睛的時間也都要分配給手機。因此,分配給電視的時間明顯減少,影響行銷的行為、媒體事業的發展,成為為爭取人類的眼球停駐在產品上的「眼球的戰爭」。

將來手機也可以上廣告,不只看,還可以聽;或是在看完廣告後,就可獲得手機費用的優惠。這類的創意很多,譬如台灣大哥大九百九十元的促銷案,因為是第一個想出來,就多了幾十萬的用戶。如何讓消費者願意停留在你的服務上,將是最大的議題。

服務電子化

Internet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服務業轉成電子化,讓服務產生許多新的可能性,接著就應該考量該如何讓消費者願意停留。

隨著手機的成長,當然會考慮附加價值的機會。PC的附加價值幾乎全世界都有人做,不會在台灣先成形;但手機的服務性質講究直接、簡單,附加價值很多,比較容易有第一型。

明碁是新世代科技導向的公司,只要是與科技有關的,我們都有興趣進入。事業是人的組合,讓在這裡工作的人覺得很有趣是很重要的。

目前明碁的監視器事業已經降到一半以下了,手機今年大概能占一○%。影像產品photo printer(相片印表機)、scanner(掃描器)占一五%至二○%,CD-ROM(唯讀型光碟機)、CD-R/W(可重複讀寫型光碟機)占二○%左右,LCD Monitor(液晶監視器)大概也會有十幾個百分點。

明碁手機,今年營收估計可達三、四十億,明年將達上百億。可是在整個世界的版圖都還很小,我們希望能夠在世界版圖占得一席之地。

未來無線通訊會出現幾個重要的player。標準會很多,都是和data有關。能夠與網際網路連結,是最重要的溝通工具,所以像股票機這類工具,將來不會存在,但手機就可以,因為PDA(個人數位助理)也將會是其中之一。(莊素玉採訪,方雅惠整理)

明碁電腦副總經理暨通信事業處處長池育陽:由PC到手機大哥大成為新作業平台

無線通訊市場裡,手機快速的成長,有目共睹,再往前看,它的機會高於兩年前的好幾倍,因為data service(資料服務),即數據的部分會帶動另一波高潮。

因為寬頻技術的改善,以往寬頻網路停留在光纖的有線範圍內,像SDH(同步數位階層網路)、SONET(同步光纖網路),但是現在無線通訊談寬頻網路,談的都是網際網路的access(連結)。

手機現在主要的功能是通電話,或者可以看看號子、下下單,以後幾乎只要能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的東西,都可以在手機上看到。

現在在個人電腦上看MPEG(動態影像壓縮)的電影、聽音樂,以後手機也可以,而且還可以下載MP3(音效壓縮)聽音樂。這個機會有多大?從做筆記型電腦的眼中看來,他們還看到一個plathform shift(平台轉移)。

電腦是一個plathform,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做很多事情。喜歡做CD-ROM Drive(光碟機)的,可以做CD-ROM Drive;喜歡寫防毒軟體的,可以寫防毒軟體,或者要做主機板也可以。它是一個舞台,大家在上面扮演自己的角色。

人因無線而自由

手機以前是消費性產品,但因為增加傳輸資料及數據的功能,以後也可能成為平台。現在的手機已有14.4K傳輸資料的速度,等於是一台14.4K的數據機,當然比56K的數據機還慢,但只要從這個角度切入筆記型電腦,透過電話線就可以上網,雖然速度慢了一點,但是等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出來,就可以有56K到115K的 頻寬,頻寬增加,傳輸速度與容量加快、加大。日後人只要舉著手機,「人就自由了」。

無線通訊成長的最大空間在於人生而自由,不應該被線綁住。人移動自由的意願是無線通訊成長最快的空間。筆記型電腦跟桌上型電腦最大的不同是mobility(可移動性)。它有兩個最大的優點:第一個是可移動,第二個是它與桌上型電腦是common plathform(共同平台),在桌上型電腦上可以玩的東西,在筆記型電腦上也都可以玩。

手機本來就很機動,再加上花樣變化多時,就開始與筆記型電腦競爭。現在很多人出差都帶著筆記型電腦,因為可以看e-mail、上網,拿一支手機就可以做和筆記型電腦相同的事,重量差那麼多,還有誰要帶筆記型電腦?

當然筆記型電腦還是有手機沒有的功能,比如說要做Power Point、Excel、或者要算很複雜的算術、畫3D的 圖形,但這些占的比率有多高?手機往數位服務、往更豐富的資訊連結方向發展時,對筆記型電腦的影響最大。

需求決定一切。手機剛出來時大概兩個便當盒大,那時候的手機是給有錢人用的,成本很高。沒想到它往下擴展的速度超乎大家想像,只要市場往金字塔下方滲透,它的商機就會吸引人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整合所有功能。這告訴我們,只要有需求,大家就會被賦予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我對技術是採比較樂觀的看法,沒有這樣的樂觀早就放棄了。

(莊素玉、黃惠娟、方雅惠採訪,方雅惠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