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為台灣醫療奉獻近半生的義大利籍天主教教士何義士蒙主恩召仙逝,引發許多緬懷。事實上,外籍人士對這片與他們無臍帶關係的土地付出關懷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譚維義、薄柔纜、蘭大衛父子等。這個月又有一名加拿大籍的馬克(Mark Western)為育幼院孩子籌募圖書款項 ,展開一個月的全台健走,這些大愛無國界的摯誠,令人動容,也引人深思。
目前在何嘉仁書局擔任幼兒美語教材主編的馬克,自小就充滿冒險犯難的精神 ,在海軍父親的帶領下,足跡遍布全球三十幾個國家。八年前應朋友邀請來台,迥異於西方、只屬於這塊土地的獨特文化令他著迷,再加上喜愛孩子的緣故,就留在台灣教兒童美語。
五年前開始,面對優渥的工作、安適的生活,馬克總覺得生命中少了些什麼,於是去了一趟大陸,一人走長城,建立自我的信心。隨後又接觸一些足以改變他一生、類似Anthony Robins《喚醒你心中的巨人》那樣的心靈成長書籍。藉由書,他深切瞭解自己,並思及未來方向。旅行及閱讀的經驗讓他感受到「任何事都可能」「施比受更有福」。
三年半前,他積極化思想為行動,到各慈善機構當義工,在中壢育幼院、天母聖安娜之家與小朋友相處、同樂。在這些殘障的孩子身上,他感受到年輕、愛、無邪、活力、純真與歡樂,對這些孩子,他不覺得自己是在付出,只深覺「受比施還多 」。
本著回饋的心及自己能做些什麼的反思,馬克積極查訪全省育幼院需要的是什麼。在回函填列的各式物質需要中,他以自身的義工經驗觀察,這些物質需要很多人供應。基於書對他生命產生的轉變,以及希望能給孩子一些長期的幫助,他決定籌募基金,為育幼院的小朋友購書。
決定後,他積極尋找各種兒童基金會,希望由他們主辦,做一些體能的活動讓大家捐款,幫助燒燙傷或殘障的孩子,卻一直未獲正面的回應。在遍尋不著管道後,他與一位美裔牙買加朋友決定一人健走、一人開車,進行募款。
豈料,決定後這位朋友卻不幸發生嚴重得幾乎奪命的車禍,他自己也面臨腿部手術。延宕下來後,朋友建議,既然馬克在何嘉仁書局工作,何不向老闆求援?在何嘉仁文教基金會負責人朱嘉宗的贊助下,馬克的夢想終於成真。
輕埋下一顆愛的種子,在歷經萬難後,馬克懇切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帶動企業對公益活動的參與。「我只是個人,財源有限。若企業能參與,這力量會非常大, 」他謙和地說。
夢想成真後,馬克下個目標是明年到北極,籌募款項還是給他的摯愛——台灣。
看到別人為我們做的,再想想我們又為自己的同胞手足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