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在大棋局中躁進,不在大格局中退縮——領導人的領導風格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1999-09-01

瀏覽數 21,200+

不在大棋局中躁進,不在大格局中退縮——領導人的領導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9 / 9月號雜誌 第159期遠見雜誌

(一)高貴的示範

即將退休的領導人,對國家最後的貢獻,不是憂心忡忡地安排後來者,要在他預設的政策軌道上亦步亦趨,而是放手相信新領導人會有他的政治智慧,開創新局。在夕陽餘暉中,元老政治家最痛苦、也是最珍貴的決定,就是放棄激情的演出,然後一無牽掛地,像徐志摩揮別康橋,「不帶走一片資源」,這該是何等高貴的示範!

如果政局如棋局,有多少政治人物能夠做到

—不從旁布局,以示超然;

—不從旁攪局,以示自律;

—不從旁破局,以示智慧。

卸任後的副總統李元簇先生,已經達到了這個灑脫的境界。做一個「出局」的黨國元老,會得到更多「局內」人的尊敬。

(二)殘局還是新局?

在世界舞台上,台灣的經濟實力不容忽視;可惜在中共牽制下 ,台灣的國際地位處處受到限制:從亞太經合會議我們的領袖無法出席,到行政院長蕭萬長不得科索沃其門而入。

如果世局如棋局,在這一盤涉及華府、北京、台北的渾沌大棋局中,台灣的落子在過去兩位蔣總統時代,是謹慎而細密,與華府交往,一向耐心地據理力爭,極少犯錯;近十年來在李登輝總統的外交布局下,其策略或想尋求突破(康乃爾之行),或想出奇制勝(如南向政策、科索沃的援助),或知其不可為而硬為(如申請加入聯合國),或想以大兵立小功(如度假外交、巴拿馬之旅)。總之,躁進式的落子太多,每一步棋均在剃刀邊緣,而且也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後遺症。

七月九日宣布的「特殊兩國論」則是屬於一步險棋。這種機會小與風險高的宣布,成功,則中華民國獲得了應有的定位;不成功,則又升高了兩岸空前的緊張,並且減少美國對台北的信任。

國際棋局中,外交當局設法藉「點」的努力,使其能成為「面」的突破,可說是用心良苦。但是大部分國際輿論(包括友邦美國)大概總認為我們是「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操作」,以及「低估了不成功帶來的成本」。所謂「麻煩製造者」即反映了他們對台灣外交突破的評估。為了台灣兩千兩百萬人民的尊嚴,如何把我們要做「改變者」(Change-Maker)的強烈意願,不貼上「麻煩製造者」(Trouble-Maker)的標籤。這是值得全民及總統候選人深思的一個課題。

在國際政治的棋盤上,小國既沒有孤注一擲的本錢,也沒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不可能扭轉殘酷的強權外交。超過自己實力的發言與舉動,就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台灣已經擁有了這個並不光彩的稱呼。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在與對岸的僵持中,西方評論家認為時間站在台灣這一邊。維持「一個中國」的模糊,等待大陸內部的改變(國際化、民主化……),是台灣目前最好的策略。八月下旬來台北訪問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傅利曼則一再以「躁進」(reckless)評述「特殊兩國論」。

下棋的最佳防禦也許就在不輕易落子,更不能落差一子,全盤皆輸。經過十二年的棋賽,我們這邊將會出現一位新「棋王」 ,明年五月他將面對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殘局,還是實力穩固的新局?我的預測是:兩岸僵局與外交困局正等待著這位新領導人 。

(三)以大格局破僵局

仔細觀察這些年來政府的外交走向,從動機方面來看,是要突破、要走出去、要有尊嚴;從實際成效來看,則是憂多於喜、成本高過收益。我們今天之所以還能屹立於國際社會,實在是靠經濟上的「台灣優勢」,而非外交上的「小國突破」。

兩岸關係演變到今天的僵局,北京與台北的領導人,都要負最大的責任。

國際上的冷戰已經結束十年,但兩岸的關係在起起伏伏之中,又回到「親者痛仇者快」的軍事緊張與軍火採購。

中國大陸為了要做「區域強國」,當然要擴充軍備;而台灣則為了怕中共對台獨(不是「台灣」)用武,去年花了一千億以上新台幣購買防禦性軍火。任何一個有常識的選民,就要嚴厲地責問民代及首長:難道這就是台灣唯一的選擇?不斷地講重話,不斷地關係惡化,不斷地採購軍火;或者是兩岸善意交流,關係改善 ,追求雙贏。

當然台灣人民看得一清二楚,中共當局的霸氣,以及大氣度與善意的缺乏,始終無法啟開兩岸雙贏之門。

二十世紀末最大的悲局是:兩岸的中國人不僅不肯幫中國人,還互相在「獨立」與「統一」的混淆之中,走近戰爭。台海上空 ,如果雙方戰機擦槍走火,將是每個人的夢魘。

只有兩岸出現大格局的領導人,才能化危機為轉機。明年三月台灣的總統選舉提供了一個轉捩點。擁有大格局的領導人,不靠權謀求獨立,不靠武力求統一;不做亂世之梟雄,不做戰爭之英雄。

在台灣這一邊,擁有大格局氣魄的領導者,必須先要擁有沈穩 、包容、理性、大愛、看得遠、算得準的性格與經歷。過去十餘年來的台灣惡質選舉,已經產生了一些好鬥、愛作秀、高亢激動 、自我標榜的政治人物。千萬不要在劣幣可能驅逐良幣的選舉文化中,讓冷靜的、有所不為的、怯於表演的、擁有大格局思考的人退縮。領導人要得到人民尊敬,必先具有能使人民尊敬的領導風格 。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