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專、精、準才夠利

黃惠娟
user

黃惠娟

1999-09-01

瀏覽數 13,700+

專、精、準才夠利
 

本文出自 1999 / 9月號雜誌 第159期遠見雜誌

今年的聖誕老公公,暱稱「大摩」,提早在盛夏震撼來台。美國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八月中旬大幅調整台灣股市權值,使台股占遠東地區(不含日本)自由市場指數由一七%提高到二六.八%,為數度盤整的台灣股市快速充氣,也引發國內外投資人瘋狂搶進台股的熱潮;去年跳票企業拖垮股市的慘淡景象,似乎早已遠颺。

幾乎所有的投信分析師都同意,不熟悉國內產業的國外法人 ,進軍台股的依據,主要由財務報表的數字來判斷;尤其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長期穩定性,以及企業本業的獲利能力,是下單的主要依據。「股東權益報酬率,最能彰顯企業長期對股東的回饋程度,這也是台積董事長張忠謀最在意的一項財務指標,」中信投信副總經理刁明華分析道。

本業是否專注、是否長期穩定獲利,與企業本業獲利占營收的數字有關,也是企業經營健全程度的體檢。為了不毫無章法地起舞,《遠見》雜誌針對台灣四百六十餘家上市公司與兩百二十家上櫃公司,依據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除以總營業收入)、每股營業利益(營業利益除以總股數)以及扣除掉營業外收入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這三項指標,佐以三年的平均財務表現,一共篩選出兩百五十家以本業獲利見長的「遠見雜誌精銳企業二五○」(見一六一~一六五頁表),以顯出深耕本業、獲利穩定且突出的企業。

業內利益愈多,愈健康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教授兼EMBA學程主任朱博湧指出,營業利益率可以看出企業的本業獲利能力;如果企業的營業利益率明顯高於同業,代表其有能力掌握較高的margin(利潤)。其次,每股營業利益可看出每股創造的營業價值,亦即看出經營者是否進行有效經營。

而股東權益報酬率,最能代表股東投資價值的所在,也最能反映公司的長期競爭力。由於股東權益報酬率最能看出經營者對股東「照顧」的程度,也是多數國外投資法人、及張忠謀最重視的財務數字。特別是股東權益已扣除掉舉債經營的部分,往往能看出經營團隊財務槓桿運用程度;如果獲利多半來自舉債經營,在風險攀升的考量下,也是股東應考量的因素。

選對行,成功的一半

在《遠見》雜誌精銳企業二五○的榜單中可以發現,選對產業仍是決定企業長期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擠入前三十名的精銳企業中,有不少「小而美」的機電類企業,顯示機電類是可密切注意的潛力企業。

排名第四的勝華,則是一個反敗為勝、搭上產業起飛列車的最佳範例。勝華生產TN與STN(皆為小尺寸的液晶顯示器)及液晶顯示器模組(LCM),產品多用於個人數位助理(PDA)、大哥大等用途。成立初期因為品質不穩定,連虧三年,甚至一度面臨倒閉的地步。民國八十二年在總經理黃顯雄接任後,隔年即轉虧為盈;再加上近兩年液晶顯示器需求倍增而身價大漲。此為因專業經理人與景氣上揚而大翻轉的案例。

再者,夕陽產業雖未必沒有獲利明星,不過,也多半已建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以前三十名的名單來看,排名第七的中興保全是唯一擠進前十大的非高科技產業,與排名第十一的新光保全兩者囊括保全業八五%以上的占有率,在同業地位不可撼動。「別人可能要不計十年的虧損,才有可能攻占兩者的地位,」統一投信副總經理黃慶和說。

愈專注,愈賺錢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若以個別企業的特質來觀察,從排行榜中也可以發現,名列前茅者多半是以具有核心競爭優勢著稱:若非長於管理、強於技術、通路無敵,就是能緊握住產業的利潤池。

黃慶和分析指出,對市場高度敏銳、技術定位正確以及企業管理架構堅強,是決定企業長期競爭力的要素。一旦這三大要素確立,不論是技術領先、在通路上有獨強地位、在某領域上有無可撼動的地位,或是有極高的品牌忠誠度,都可以讓企業穩當獲致長期的競爭力。

以專注(focus)而能夠緊握住產業利潤池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以排名第一的華碩的例子最具代表性。華碩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能在低價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以緊跟著市場變動(time to market)的超高靈敏度,抓住高價市場以與同業做產品區隔。例如每當英特爾有新規格的產品出現時,華碩總是能早於同業推出產品;印刷電路板業龍頭的華通,同時也具有此一優勢,在此次榜單中名列第五大。

具有獨特技術定位的華碩捨棄代工的路線,以自有品牌進軍相容市場(clone)及通路市場做為利基市場,也是另闢蹊徑,等於找到了一塊同業進入障礙很高的利潤池。此外,華碩也因為管理架構極強,能維持高本業獲利於不墜。黃慶和指出,華碩樹立獨特企業的文化,沒有人是組織的既得利益者,隨時可激發出更好的創意,都是讓企業生生不息的動力。

刁明華表示,近年來成為紡織類股異數的年興紡織,即因為專注生產牛仔布為美國品牌大廠代工,而成為不少投信操盤人青睞的對象。至於利奇則是全球次大腳踏車零組件供應商,並積極挑戰領導品牌的地位。利奇不斷在製程上研發,一方面做到產品多樣化,一方面又縮短交貨期,讓市場排名第一的日商不得不主動尋求與其策略聯盟。年興與利奇都以技術能力為利器擺脫同業的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名列前茅的企業,都是屬於股本不大 、獲利表現驚人的「小而美」企業;擁有一套「獨門絕活」,是這些小而美企業「出人頭地」的共同特質。包括製造小型不斷電系統的飛瑞、全球第二大自行車零件廠利奇、以及全球最大汽車車燈廠堤維西,都以擁有技術能力著稱。

在冷凍櫃尋寶

此外,也有以管理能力見長而確保公司長期獲利的例子。刁明華表示,在全球傳統產業普遍不景氣的衝擊下,中鋼還能獲致三年平均高達一五.八一%的扣掉業外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制勝因素即在於管理績效的卓異。

至於以通路見長的聯強與統一超商,也是管理動能極高的代表性企業;之所以未能在「精銳企業排行榜」有出現搶眼表現 ,與通路企業毛利原本極低的產業特性有關。雖然如此,三年平均營業利益率分別僅有三.九九%、三.一○%的聯強與統一超商,硬是將扣除業外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拉高到二三.四七%與二○.四一%,與其他高科技產業相較下亦不遑多讓,顯現其管理效率的一級棒。

歷經了景氣的震盪起伏,未來誰會再接再厲,長期為股東創造更多的獲利?刁明華表示,在營業利益率與每股營業利益相仿的情況下,觀察股東權益報酬率的走勢,應可為單一企業的未來提供相當的訊息。

扣除營業外收入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一上市就冠上股王封號的廣達電子以三年平均高達六○.三七%的報酬率奪魁,其次則是技嘉與華碩,可以看出投資人為何長期擁護這些股票的心情。不過一名分析師也指出,廣達雖是新股王,能否長期看好,還有待兩、三年的觀察。

不過,更多的寶藏可能隱藏在熱度不高的上櫃市場。以上市與上櫃排名前四十名的股票來看,扣除掉業外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都在一五%以上,獲利能力不相上下;雖然很少受到注目,都有可能變成未來的明星寶礦股。「但上櫃公司也因為企業小、產品線少,容易因為跑掉一個代工客戶或策略小錯誤而大跌一跤,成為地雷股的機會也在一線間,」刁明華說。

產業價值鏈在變,企業也必然要隨之彈性改變。或更集中發展、或跨出本業,可以確定的是:隨時在自省的企業,就可能是台灣未來的精銳企業。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