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雜誌曾經稱譽李登輝總統為「民主先生」,官府、官報常加引用。李總統在歷來的談話中,包括他最近出版的新著《台灣的主張》,也都以任內推動了台灣的民主政治而自詡、自豪。
什麼是民主政治呢?簡單的說,就是老百姓以選票決定政權的進退。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輪流進出白宮;英國的工黨和保守黨,也替換入主唐寧街十號。四年前,中華民國首次直選總統,選民把李登輝先生送進了介壽館。這些選舉都能在和平中進行,草木無驚。
那麼,中華民國明年三月又要選總統,在既有的民主架構之下,在過去成功的選舉經驗之下,一般人沒有想到會有什麼麻煩。可是,現在卻不一定了。
李總統五月二十九日在台灣省民眾服務社理監事會議中致詞,指民進黨陳水扁所提「政黨輪替」的說法是錯誤的。李總統說:「如果做不好、做不對的話,那就不得了!」
兩天後,「黨政高層」呼應李總統的談話,嚴批另一可能候選人宋楚瑜:「宋如當選,若歸隊,會對李登輝逼宮;不歸隊,宋將形成以他個人為主的強人政治,國民黨可能陷入慘烈的鬥爭中,台灣的政治將永無寧日。」
照李總統的說法,不能選陳水扁,照「黨政高層」的說法,不能選宋楚瑜,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國民黨提名的人了。既然老百姓已經沒有選擇,那何必辦選舉?乾脆由國民黨、由李總統指定接班人豈不省事?原來「民主先生」、民主政黨和民主政府,對民主是這樣的看法!
李總統和「黨政高層」的話,聽起來好像義正辭嚴,其實一點也經不起討論和檢驗。民進黨「如果做不好、做不對的話」,固然「不得了」,執政的國民黨「如果做不好、做不對的話」,同樣也是「不得了」。可見關鍵在於能不能「做得對」「做得好」,與哪個政黨來做並不相干。
那麼我們要問:國民黨做好了沒有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只要看看民進黨的勢力逐年壯大就心裡有數了。台灣縣市政府的半壁江山已為民進黨蠶食,而國民黨仍黑金如故,仍亂修憲法如故,仍腐化如故,仍不重視民意如故,仍一言堂和內鬥如故。老實說,社會大眾如果不對民進黨的台獨立場有所顧忌,今天國民黨恐早非執政黨矣!
至於「黨政高層」對宋楚瑜的論斷,更不知根據什麼樣的邏輯?我們想反問:宋若當選總統,自然有憲法上的權力,還要逼李幹嘛?難道李的本意在連戰當選之後,還要垂簾聽政不成?宋當選會成強人,難道現在沒有強人嗎?宋當選國民黨會內鬥,難道這十幾年來國民黨的內鬥有一天停止過嗎?
奉告政治人物,民主政治的精髓就在換黨、換人做。至於換黨、換人會不會亂,那要由選民來判斷。執政黨要想繼續執政,就只有好好幹,恐嚇選民不是正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