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第一的軟體英雄

徐蘊康
user

徐蘊康

1999-06-01

瀏覽數 21,450+

台灣第一的軟體英雄
 

本文出自 1999 / 6月號雜誌 第156期遠見雜誌

講到台灣的半導體、電腦硬體產業,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問起台灣第一的軟體英雄是誰,恐怕有很多人不清楚。

放眼國際,自一九九三年開始,全球軟體業的市場規模、成長率就已經超越硬體。雖然台灣軟體業的發展歷程不長,產值遠遜於以國際代工為主的硬體工業,但由於軟體強調人才、腦力與創意的產業特質,早已被視為二十一世紀台灣進軍國際的明星產業。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汪雅康表示:「這是一個腦力密集、零污染的高科技產業,地狹人稠、整體人民教育素質極高的台灣,非常適合積極投入發展。」

在這個資訊時代,軟體高附加價值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人類的日常生活愈來愈與之息息相關。宏?集團董事長施振榮,一直想要發展軟體事業,他說:「現在的世界已由硬體的『原子世界』轉向軟體的『位元世界』,因此,軟體是非走不可的路,台灣沒有選擇的餘地。」

九○年代前後,台灣陸續有一些極具潛力的軟體公司成立,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第一品牌就是趨勢科技(Trend),董事長張明正造就的防毒王國,不但締造了台灣最高的軟體營業額,也是國際行銷做得最成功的公司。長於影像處理的友立資訊(Ulead),是台灣第一個掛牌上櫃的公司,股價一路飆漲,演變到現在「一票難求」,為軟體業起了很好的開端。

軟體業求新求變,也有一些年輕新貴潛力無窮,例如訊連科技(CyberLink)挾著深厚的學術基礎,開發少人探索的視訊、影音播放軟體;還有,鬼點子多、衝勁十足的網路新星資迅人(Inforian)等等,都從五十萬新台幣起家,不過短短四年,年營業額就突破億元大關。

微軟總裁比爾.蓋茲曾說,微軟成功的最大因素在於具有正確的眼光。這些台灣第一的軟體公司投入市場時,也都有獨到的眼光及靈敏的嗅覺。

他們的出現不僅讓台灣的軟體工業慢慢生根,也讓許多資訊人才適性發展。富有創意的靈活頭腦,是軟體人的特質,即使工時長、容易老、大腦不得休息,壓力又很大,他們仍然樂在其中。「什麼樣的工作能像軟體一樣,讓你玩,又讓你賺錢,」友立資深副總經理陳學群說。

雖然目前上櫃的軟體公司不多,投信業者還是頗為看好軟體業的前景。怡富投信副總經理侯明甫表示,投資軟體業,要看它的業務範圍,如果是做金融服務系統等較為傳統的軟體公司,他們就不大會考慮;如果和網際網路有關,他們會有興趣。

軟體業要生存,走向國際絕對必要,因為市場愈來愈開放,你不打出去,別人也會打進來。負責軟五計畫的資策會副主任許良光認為,軟體的市場不能只放在台灣,產業要成功,一定要國際化,要有腹地。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趨勢、友立這些走在前端的公司,似乎都覺得自己正在參與某一件事,而它正是全世界的波前,畢竟「競爭對手都是國外最先進的公司,」友立產品管理中心協理陳爾善說。

這些台灣第一的軟體公司已經在不同的角落發光發亮,究竟這些明日之星,是如何一步步創新發亮?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