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風行知識界的神秘力量

曹郁芬
user

曹郁芬

1987-09-01

瀏覽數 13,900+

一股風行知識界的神秘力量
 

本文出自 1987 / 9月號雜誌 第015期遠見雜誌

七月六號出版的美國「新聞週刊」,以四頁篇幅報導了「神秘主義」,如看風水、算命卜卦、批八字……等種種現象風行亞洲的情形。文中指出,亞洲國家的神秘主義信徒遍佈各個階層,甚至包括財經界及政府部門的主流份子。作者的鏡頭掃瞄了日本、印度、香港、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國家與地區,獨獨遺漏了台灣。

事實上,台灣企業界人士、政府官員和大學教授在公開場合雖然避談風水、八字、命相……等充滿神秘色彩的話題,但是私底下研究、討論,甚至「寧可信其有」的人卻歷歷可數。

政府官員求官運亨通 

一些政府官員在職位發生調動或陞遷不順時,往往會向風水師求教。他們的目的,不外是求官運。了通,不得志時及早脫困。一位現任市長,為避免重蹈前任因病去職的覆轍,上任後第一件事,便是請風水師調整辦公桌的方位。

一位官運看好的客家籍部長,則根據風水師的指點,每年整修他的住宅。此外,曾任中央銀行總裁及財政部長的徐柏園,生前對風水更是考究。一位知情的財經官員指出,徐柏園的辦公室,甚至家裡的床位都依據風水師的指示安頓。在他任內,財政部的大門還因此做過調整。

企業界求財第一 

企業界的人算命、看風水,或求神問卜,多求事業發達、萬事順遂。宏碁電腦公司的對內刊物,曾報導該公司三年前遺失一批積體電路板,報警之後一直杳無蹤跡,宏碁老闆施振榮的母親便從鹿港迎回一座「八爺」神像供奉在工廠,一直祭拜到破案為止。

此外,企業界傳出,國內某企業集團創始人,生前即徵求風水師的意見在觀音山選定墓地。但他過世後,另一位風水師卻向集團的接班人--他的兒子表示,該處墓地的風水對後代子孫的事業發展不利,受過完整現代教育的接班人,乃將其父改葬在陽明山。

不過,有些企業主管請人看風水或是求神問卜,主要是為安撫人心。曾在財經雜誌擔任總編輯,接觸過許多企業主管的林健煉便舉證,某些企業的第二、三代接棒人,本身雖然不信,但為避免日後事業經營不順時,負擔「不信」的後果,不得不接納家人或員工的要求,請人看風水或是迎奉財神。如此一來,不但能安撫家人和員工,自己也心安。風潮所及,來台投資的外商往往也入境隨俗。當工廠的生產線開工時,他們和本地企業主一無二致地率領員工上香祭拜一番。

以「相」取人的主管 

除了祈求升官發財,求心安之外,一些政界和企業界的主管甚至將相理學當做人事管理的工具。大專電子科畢業的邵崇齡不但研究相理、風水和紫薇斗數,還開班教授學生。據他透露,有位市長做人事安排時,曾邀一名相士與部屬共餐。事後,那名相士便向市長夫人分析何者足以託付重任。此外,也有商界主管將員工的生辰八字交給相士分析,做為決定陞遷的參考。

政界和商界的高階層知名人士,為避免被人戴上「迷信」的大帽子,多半私下透過各種管道和風水師、相士或是乩童接觸。據一位交遊廣闊的知情者分析,許多政府官員和企業界人士平日就結交了精通此道的朋友,以備諮詢。有些人則是發生問題時,才出面尋訪高人指點。

學界、文壇也流行 

此外,由於他們是知名的公眾人物,不乏熱心人士為他們牽線引薦。有些相士或風水師甚至費心取得他們的八字、命盤和住宅的設計圖,主動向他們進言,或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藉機自我宣傳。

在文藝界和學術圈,這種「神秘力量」也有相當的影響力。有人因為好奇而去一探究竟;有人遭遇生離死別的痛楚或事業失敗的打擊,希望從中尋得解答和慰藉;有人則在朋友或環境的影響下,成為風潮的跟隨者。

眾所周知的是,作家朱西寧對勘輿學十分有研究。女作家三毛則經常應邀談論自己的靈異經驗。英美文學碩士王明雄在學術交流基金會擔任企畫組組長,但是前去拜訪他的學者和政府官員,談論學術交流的人數似乎比不上請他批八字的人數。

【活動免費報名】從山林到世界,優人神鼓劉若瑀帶你感受臺灣的文化之聲>>

論知名度,密宗黑教大師林雲是擅長此道的佼佼者。在台灣受過大學教育的林雲,每次回國,不僅被許多政要和商界巨賈奉為上賓,也受到不少學者的熱烈歡迎。 

許多人對林雲均以「二哥」相稱。幾位在美的學者、作家和企業界人士,為林雲籌建了密宗黑教第一廟--雲林禪寺。師大國語中心主任李振清及傳播學者李金銓,最近更合力編撰了一本「密宗黑教看人生」,將該書的版稅悉數捐贈給雲林禪寺。

魅力在那裡 

乍聽之下,這實在是一個令人迷惑的現象,以往被讀書人視為神秘、甚至迷信的命相、八字、風水和扶乩,為什麼能讓這些受過高等教育,足以影響台灣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的主流份子為之風靡?

對此問題感到關切的學者和研究者分析,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現代社會中人際關係淡薄;台灣特殊的社會變遷過程;傳統的人文秩序受到挑戰,以及心理醫師的缺乏,都是造成這股風潮的主要原因。

研究宗教及民俗信仰的瞿海源認為,科技並非萬能,醫藥再進步,也有無法治癒的絕症。若要再問「為什麼別人沒得絕症,而我得到絕症?」就更難找到答案了。因此,每個人都必須找到一個精神力量來支持自己。除了生老病死,一位資深的新聞工作者表示,婚姻、事業和愛情這類問題,也不是科學可以完全解釋,或是金錢可以圓滿解決的。

人際關係薄弱 

科技既非萬能,能在科技之外另闢天地的人就成了受人崇拜的對象。以林雲為例,最早邀請他至夏威夷演講及參加座談會的人,便是一群在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留學的我國學生。對於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留學生而言,林雲究竟有何魅力?台大教授黃光國認為,林雲懂秘法、能預言,有超能力,對於生活中遭遇困難的人有吸引力。「可以解決用現實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李振清相信,是林雲的一大魅力。 人類學者尹建中則分析,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淡薄,人有心事或遭遇挫折時,往往不再信任身旁的親友,而寧願和虛無飄渺的對象或幻覺來往。他認為,這反映了現代人在一味追求物質享受之後,心靈呈現的空虛。

目前擔任政論雜誌主筆的王杏慶從移民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他說,台灣一直是個移民社會,因為移民過程可能遭遇危險,生活無法安定,求神問卜的風氣便格外盛行。雖然現今台灣的社會建設進步很快,但是許多制度並不合理,循規蹈矩的人未必有合理的報酬。在自己無法掌握未來的情況下,便承續了求神問卜的古老傳統。

瞿海源也同意,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商場上有成敗,官場上也有起伏,而努力、能力……種種因素加起來,只能為成敗提供百分之五十的解釋,另外的百分之五十是未知數。在這種情形下,有些人便轉向算命,求神問卜尋求解答和依恃。然而,林健煉以為,一些企業界人士無法掌握自己的未來,是因為缺乏長遠的計畫和眼光,在商場上暴起暴落,所以必須依恃神秘的力量。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伯戡替這個現象賦予歷史觀。他認為,五四運動之後,維持傳統人文秩序的儒家學說受到打擊,原本受儒家壓抑、但在民間流傳甚廣的九流十術便趁勢興起。今年七十三歲,目前仍在「漢聲」雜誌擔任顧問的郭立誠女士則以為,現在的人只讀專業性的書籍,忽略了教人安身立命的道理。因此得失心重,容易感到無所適從。

也有人認為,台灣的商界人士、學者和政府官員願意相信種種的神秘力量,是因為台灣缺乏心理醫生。仙泉精舍的主人竇鈴,以通觀陰術(帶引活人至陰間探望親友)而經常出現在大眾傳播媒體。他分析,因為算命包含了心理治療的原理,在缺乏心理醫師的情況下,難怪令人趨之若鶩。

相信神秘力量是否就是「迷信」?正、反兩面的說法都各有一番道理。瞿海源認為風水、命理或是民俗信仰帶有極重的功利色彩。求神問卜或是算命看相的人多半是為自己,至多為個人的家族,而非整個社會的福祉。由於對社會的中堅份子期望較高,他覺得這些人是「走歪了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之為迷信。

實際研究或相信這些神秘力量的人,卻極力駁斥「迷信」的指責。研究八字多年的王明雄,神情嚴肅地說明自己所做的是「個人資料分析」而非算命。開業而且開班授課的邵崇齡相信自己研究的是「人類的心」。政治作戰學校畢業,研究相理學的蕭湘居士則表示,相理學實際上是一種識人學。一位相信風水的學者也認為,風水就是中國傳統的景觀學。 

一隻看不見的手 

雖然有人對神秘力量提出合理化的解釋,但是大多數為此求教的社會中堅,仍小心翼翼地避免曝光。「正宗書畫社」的「靈乩書畫」據說能為人指點迷津,排難解憂。書畫社的創辦人呂孝寰十分驕傲地表示,日本富士公司曾在前年替該國首相中曾根康弘求過一幅大畫。過去的一位韓國駐華大使也曾親自替全斗煥大統領求畫。但是,話題一旦涉及國內的名人,他立即變得謹慎遲疑。他表示國內求過字畫的軍政要人很多,其中還包括已故的一位國防部長,但是他不願透露這些人的姓名,以免帶來困擾。

雖然在公開場合,風水、命理、八字……等話題仍是多數人的禁忌,但是,私底下風行的情形,似乎愈演愈盛。大家避諱談論的種種神秘力量,正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這些影響台灣未來發展的主流份子的背後,默默地散發著無形的影響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