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航空旅行成為洲際來往的不二法門,傳真機與電網頻道成為尋常家具,我們很難憶及世紀之初馬克尼方始試驗無線電傳遞信號,萊特兄弟方始在空中飄浮幾百碼。二十世紀科技之突飛猛進,無疑地已打破紀錄,創造了歷史之奇蹟。
很多國家在本世紀的動亂,即如中國之長期革命,都可謂受外間科技突出之刺激的影響。
他們的組織不合乎時代的要求,例如中國,即以文士管理大量農民,以刑法做為張本,但卻無力引用現代科技,只能整個再造。我所謂以「數目字管理」,即係改由律師、工程師和會計師等做主,用民法為張本。迄今的經驗,已開始引用到現代科技的長處,可是整個社會重造,免不了當中的苦痛。
這種前進的方式必將繼續於下一世紀。個人可能有變遷,國運可能有盛衰,但是人類不斷發現自然法則(natural law),以及不斷地引用,以滿足生活的要求與情趣,是一種無可遏止的運動。
對中國來說,務必注重周邊國家之動態。二十世紀內,美國與日本之命運半由中國決定,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命運也甚可能為周邊國家之出處左右。是好是壞,一個國家改造期間的衝擊力量必較其他穩定的國家為大,此不僅止於軍備與實力。
對全人類來說,今後科技之發展,務必包含著引用陽光之能源、改造地形、操縱氣候,以便擴大並增進全人類的生存空間,此中一切需要各國間通力合作。
在放寬胸襟,擴大視野之前,必須先具有對歷史的積極瞭解,這樣才能體會進化之程序,接受歷史之仲裁,而不致沈湎於呻吟嗟怨,再次忽視了世界的潮流。
我已八十歲,只能承認我是本世紀之產物,不能再對下一世紀做長遠的計畫,最多不過說,有生之日當繼續以不同方式,傳遞此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