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結論來形容二十世紀,它是個「功多於過的世紀」。二十世紀最大的特點是戰爭,先是熱戰,後是冷戰,但人類也同時盡最大的努力在追求和平。其次是,新興國家不斷興起,本世紀初全球不超過六十個國家,現在已有一百九十幾個;很多過去是殖民地,現在都有了獨立自主的地位。第三,民主化與自由化,二十世紀初全世界民主國家屈指可數,現在則是不民主國家屈指可數,雖然人口占多數的國家還不民主,使得自由的人口未必較多,但這已是個趨勢。
二十一世紀人類關心的事會和現在很不相同。首先是資訊化的發展。像我們這種對電腦不熟的人,可能就變成文盲了。
第二,它將是個區域化與全球化的世紀。因為區域組織不斷成長,侵蝕國家主權,國家的絕對主權觀念會慢慢淡化。
第三,高齡化的世紀,醫藥衛生不斷進步發展,人類壽命增加。高齡化社會是很麻煩的社會,如何維持平衡發展很重要。
第四,隨意主義(permissiveness)的世紀,「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主義會愈來愈盛行,這是我最擔心的。像我這種年紀的人,是遵循很多規範成長的,一旦這些規範統統打破,什麼都可以做,是好是壞大家應深思。
我四十歲就當新聞局長,在我那個時代出生的人,沒有人會有那麼好的運氣,但我永遠被人家看成「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年輕小伙子,這個印象跟著我直到五十幾歲。現在我六十歲,一夜之間變老,不再是年輕人了,開始聽到「這些老人該淘汰了」。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沒有中年期,年輕時被人家認為閱歷不夠,老了又被認為不行了,是很可憐的一代。
我的下一代,約三十五歲出頭,大概還維持了我們這一代的規範。再下一代,約二十歲左右,他們生長的時間,世界正由貧窮走向富裕,男女平權受重視,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在經濟條件改變下,他們是當今市場中最主要的消費群,連政治人物都以他們為訴求對象。
我很擔心,這一世代的成長過程沒有經歷任何憂患與痛苦,若碰到失敗挫折會如何?現在各國自殺率不斷升高的原因就在此。這是下一世紀必須面對的問題。
(劉鳳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