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是全球民眾慶祝新年的主要方式,更是象徵除舊佈新、邁向新希望的感動。從澳洲雪梨歌劇院氣勢磅礡的煙火開始,到日本的紅白歌唱壓軸跨年、台北101招牌的摩天大樓煙火、杜拜哈里發塔的高塔煙火、英國倫敦的大笨鐘響與紐約時代廣場的倒數彩帶盛宴等,各大城都以不同的方式慶祝這重要的浪漫大日子。
《遠見》記者近年來因為工作之故,有幸連續自2014年起,超過5年替讀者紀錄台北101煙火的璀璨浪漫和澎湃,但卻也不免俗地,見證熱情過後的凌亂,以及那忽視那「垃圾不落地」素養的瀟灑,某種程度來說,確實令人無奈。
2019年,你我是否能夠發揮公德心,以最愛護地球的心態,保護這個值得令人珍惜的城市?
2014
台北101跨年煙火,該年吸引116萬人次共同參與,打破歷年紀錄,也見證跨年活動的受歡迎程度。但人多,垃圾也多,根據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統計,總垃圾量達到22.63公噸,噪音開罰15.3萬元,都破了新高。
2015
當年101跨年活動共吸引近120萬人共襄盛舉,若再加上信義管制區周邊的賞煙火人數,數目恐怕超過150萬人,而環保局統計,這一天產生的垃圾就高達19.47公噸。
2016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今年跨年,我們一起隨手帶走垃圾。」並鼓勵大家跨年搭捷運、垃圾減量回收、自備環保餐具。環保局也在會場周邊設置264個大型垃圾桶、70多個太空包垃圾袋,同時加派垃圾車收運,讓民眾在散場時能順手丟垃圾,落實「垃圾不落地」。但效果確實有限。
2017
當大夥都還開心地享受跨年煙火喜悅的當下,只見大批環保人員默默地低頭,撿拾著地上凌亂不堪的垃圾,那種一言不發、默默付出、毫無怨言的認真神情,是社會最溫暖的寫照。
2018
不過,相信民眾的觀念是有一年比一年進步的。根據統計,2018年跨年夜的垃圾量,總計共9.5公噸,比起2017年的10.5公噸還少了1公噸,垃圾減量程度約9.5%;資源回收部份,2018年的回收量達到7.2公噸,比起2017年的7.2公噸還多,回收率增加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