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林文正vs.林士堯 「引馬就水、不強壓頭」

他們做好溝通2〉科林儀器父子企業家對談

白育綸
user

白育綸

2018-11-30

瀏覽數 38,750+

科林儀器董事長林文正。
科林儀器董事長林文正。

本文出自 2018 / 12月號雜誌 兩極中國

現年65歲的林文正,32年前,白手起家,創立科林儀器,創業同一年,兒子林士堯出生,從小被父親送出國,直到8年前,頂著澳洲昆士蘭聽力學碩士、醫學預科、商管三學位,回到父親的公司上班。

林文正當年把專業驗配的人工電子耳引進國內,要價超過百萬元,成為聽障人士的福音,如今已是台灣眼、耳科設備的第一品牌。

林士堯進入企業以來,科林的門市從當初的20家,兩年來,開到全球120家,在林士堯操刀下,更跨足設置眼科診所,專治雷射矯正,經營績效令人激賞。父子合作無間,他們怎麼做到的?以下是父子對談的精采實錄:

《遠見》記者問(以下簡稱問):兩代間看起來磨合得很順利,沒有觀念上差異較大的時候? 

林文正答(以下簡稱父):我舉例,三年前我本來要在上海開旗艦店,地點很漂亮,都買好了,我買完第二天就急著找人設計店面,這是我的個性,但士堯知道後,就先喊停,要我把整個局勢想好再行動。接著,他算給我聽,這一開,一年要賠多少,所以不能做,我聽了他的話,直到現在那裡還是空著養蚊子。

過去我做生意,講求的是快,先做了再說,然後邊做邊修正,他則堅持不行。

現在看起來,我發覺士堯當初的阻攔是對的。但他當時要出這項意見,壓力一定不小。你想想,一個店空在那兒,不營運,萬一決定是錯的,他要承受多少罵名,但傳承就是這樣,身為上一代,能不能夠給孩子支持,聽見不同的聲音,很重要。

林士堯答(以下簡稱子):我們父子在工作上有很多不同想法。除了父親剛講的上海旗艦店,我們在台北站前商圈開設的眼科診所,都租好店面了,一個月近40萬租金,卻放著沒馬上開張,當然有我的理由。

父親:長輩有義務引導;兒子:誠實溝通求雙贏

我可以很快找一個團隊裝潢,馬上開始做,但我也可以花比較長的時間,去想清楚商業模式,怎樣才能讓這家店獲利及永續。

可是我必需說,放著店而遲遲不開張,是很奢侈的,這得感謝父親將科林底子打得太硬,畢竟很少企業可以空著一年,白白耗掉500萬元租金。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問:你們想法有差異,後來怎麼解決?

父:認同是最重要的。舉個例子,我們最近庫房要另闢地點,租和買間在做抉擇,士堯是學管理的,對數字敏感,他算一算,買比租划算,覺得當然要買。但我覺得,雖然手邊有錢,也必須花在刀口上,眼科、聽力的設備投資才是核心競爭力,庫房不是,他最後被我說服了。

子:無論是對員工還是老爸,都是對人的溝通,不外乎要跟他講你的目的,而且要誠實真誠。

我溝通時,通常都會跟對方說明:「這對你、我都有幫助!」畢竟,只有雙贏,才能溝通成功。舉例來說,我們先前請了聽力師,由於聽力師在台灣人數稀少,奇貨可居,所以不用高一點的薪水請不到人,然而這很容易讓其他員工不平衡,我就跟他們分析,多了這些聽力師會對公司整體,甚至對其他工作崗位的人是好的。

林文正vs.林士堯 「引馬就水、不強壓頭」_img_1圖/科林儀器執行長林士堯。

問:士堯在澳洲過得好好的,為何願意回來接班?有特別勸說嗎?

父:我其實煞費苦心讓小孩子看到這個行業的願景,透過他周遭的人去鼓吹他,我想,如果這個行業無法永續,還是無法吸引他。

所以我會故意給他看眼科、耳科是創投基金最想投資的行業,有意無意間喝酒的時候,跟他說這是未來的趨勢,他就慢慢聽進去,不過還是只能引馬就水,無法強壓馬頭喝水,如果說我是夕陽產業,也不能Push,沒有用。

但我只能引導他,這是我們為人長輩的義務,像我女兒有很好的工作,不想接,我也只能祝福。

兒子回來後,他當然也要建立自己的口碑,要被看的起,所以我沒有特別安排他,但我給他舞台,對他的幫助就是有時候他有自己的想法,我也要退讓,幫他跟老員工溝通,像他最近引進大量專業經理人,不同背景出身的,我覺得不錯,雖然薪水的帳目上跟原先有點距離,但我支持他。

子:我還澳洲念書時,我爸雖然嘴裡不說,但他會跟我說:「多陪陪家人!」後來,甚至會無緣無故CC(郵件副本)我工作上的E-mail,就是想讓我知道一些公司的事情。直到現在,他還是會在我們家族的LINE群組裡貼公文,我就知道,他還在洗腦我姐。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