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郵輪旅遊持續成長,尤其後勢強勁的亞洲市場更是大幅躍進,不論航班或是旅遊人口數都逐漸有與加勒比海、地中海等老牌航線靠攏的趨勢。台灣地處東亞航線中介點、位置極佳,發展郵輪由來已久如今已是亞洲第二大郵輪客源國,不過在發展母港及串聯國際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為日後能夠站穩這塊新興旅遊大餅,交通部觀光局特別舉辦「2018台灣國際郵輪論壇」,首度邀請亞洲郵輪聯盟Asia Cruise Cooperation(簡稱ACC)成員及觀察員來台,包括香港旅遊發展局、菲律賓觀光部、越南旅遊局及西班牙全球永續旅遊議會、日本青森觀光國際戰略局等代表,以及國內台灣國際郵輪協會、臺灣港務公司、英商康年華旅行社、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代表以及知名旅遊作家等,希望藉由講座與論壇分享,找出亞洲郵輪發展的新亮點與契機。
為期兩日的「2018台灣國際郵輪論壇」主要議程分為六大議題及兩場座談。論壇首日在交通部觀光局長周永暉的致詞下揭開序幕,對於本次論壇觀光局局長周永暉表示,去年2500萬的郵輪旅遊人口亞洲地區僅占10%,不過亞洲成長迅速前景可期,台灣往北有日本、韓國;往南有香港、菲律賓、新加坡,而且又是亞洲第二大客源國,近年來觀光局整合航港局、港務公司等三方資源,加上優異的地理位置和ACC的會員優勢,未來若能透過產官學彼此互助接軌國際合作,完善人才培育和軟硬體設施定能爭取更多商機。另外高雄市觀光局長曾姿雯也表示,高雄港埠旅運中心預定明年底完工,屆時可同時停泊2艘國際級觀光郵輪,每小時可服務通關旅客2,500人次以上,將有助高雄發展郵輪母港。
(圖說:交通部觀光局局長周永暉)
開拓客源要放眼國際
論壇首日邀請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劉鎮漢、越南旅遊局旅遊司司長Nguyen Quy Phuong、菲律賓觀光部旅遊發展規劃助理部長Roberto Alabado III等人,針對「香港郵輪旅遊產業及Fly Cruise發展趨勢」、「越南郵輪旅遊之岸上行程產品規劃」、「菲律賓郵輪旅遊產業之行銷策略方向及創新」等3個議題發表演說。
劉鎮漢總幹事提到,早期香港發展郵輪僅著重開發香港遊客,不過近年來已出現變化,配合連接中國廣東、澳門的跨海大橋開通,以及國際機場優勢,香港郵輪業開發客源已經從當地民眾變成中國和全球旅客,也就是說每年上千萬的國際遊客及中國內陸民眾都已經成為主要的目標客層;才剛發展郵輪觀光的越南,Nguyen Quy Phuong除介紹越南目前所規劃的六大港口區特點外,也分享越南發展內陸河流的航運觀光經驗,並期待未來加入ACC能夠吸引更多國際投資、加深周邊國家郵輪業者的合作;而強調有多元種族文化與語言優勢的菲律賓Roberto Alabado III表示,菲律賓雖然進場較晚,但卻擁有7000多座島嶼、龐大海景資源的傲人優勢,未來菲國將會與更多國家或單位結盟,共同發展。
(圖說:左起為:英商康年華旅行社行銷總監陳欣德、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常務顧問呂江泉、越南旅遊局旅遊司司長Nguyen Quy Phuong、臺灣港務公司總經理郭添貴、主持人交通部觀光局國際組組長鄭瑛惠、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劉鎮漢、菲律賓觀光部旅遊發展規劃助理部長Roberto Alabado III)
而首日的「亞洲郵輪觀光產業發展策略及趨勢探討」座談,在由交通部觀光局國際組組長鄭瑛惠的主持之下,也與來賓劉鎮漢總幹事、Nguyen Quy Phuong司長、Roberto Alabado III助理部長,以及臺灣港務公司總經理郭添貴、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常務顧問呂江泉、英商康年華旅行社行銷總監陳欣德等人暢談甚歡。
越在地更要越國際
論壇第二日由全球永續旅遊議會會長Luigi Cabrini倡導「永續觀光是旅遊目的地行銷的資產」議題開始, Luigi Cabrini會長表示,郵輪產業產值預計在2030年將達到180億美元,不過旅遊也會帶來負面影響,諸如對當地人文活動、自然生態景觀的破壞。對此全球永續旅遊議會(GSTC)設計了一套一體適用的標準,台灣觀光局也是會員之一。他呼籲發展觀光也必須學會尊重,盡量選擇有GSTC認證的位,永續目的地永續發展。相較嚴肅的綠色議題,日本青森縣觀光國際戰略局局長秋田佳紀則以優美的歌曲介紹「青森不只賣蘋果-如何打造立體觀光」的議題,透過幽默語調讓現場聽眾很快就了解青森縣是如何利用機場、郵輪以及新幹線,打造吸引全球旅客的立體觀光布局;最後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理事長吳勛豐,則分別從郵輪商的培養、會員培訓、職場專修培訓、在校青年培育、產官學交流等角度,以「培養郵輪產業專業人才模式與未來發展」為議題分享多年來從事人才培訓的經驗。
而在第二場座談會中交通部觀光局以「觀光旅遊經驗與策略探討」為題目,邀請了Luigi Cabrini會長、秋田佳紀局長、吳勛豐理事長,以及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吳繼文、凱達格蘭媒體撰稿作家Jenna Lynn Cody等人與會暢談,分享各自在國際間旅遊以及台灣如何提振旅遊經濟的看法。
(圖說:左起為: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吳繼文、全球永續旅遊議會會長Luigi Cabrini、凱達格蘭媒體撰稿作家Jenna Lynn Cody、主持人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陳淑慧、日本青森縣觀光國際戰略局局長秋田佳紀、台灣國際郵輪協會理事長吳勛豐)
座談最後主持人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陳淑慧表示,觀光發展已經進入重「質」的年代,雖然很多遊客喜愛在地文化,但是前提必須要能溝通才能散發魅力,因此未來的觀光發展除了要有差異化、永續性,更要做到「越在地越國際」的要求,才能展現美麗寶島的真正魅力,在國際宣傳上才能大聲說出「Welcome to Taiwan」。
(交通部觀光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