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午餐“brunch”是breakfast + lunch,刪除好友“Unfriend”是字首Un + friend,這樣的混成詞英文叫做blends,很多新詞彙就是這樣產生的。本月文章中的英文字,讀的時候先試想它們是哪兩個字的組合,推敲意思,再讀解釋。
emoticon 表情符號:emotion+icon
在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如Facebook、LINE中,大家喜歡運用各種表情符號、貼圖,英文稱之emoticon,就是可以表達情緒(emotion)的圖像(icon)。
例如
Emoticons are not appropriate in job application cover letters or emails to superiors.
在求職信或給上級的信件中加入表情符號是不恰當的。
例如
Don’t overuse emoticons. It’s annoying!
不要過度使用表情貼圖,非常惱人!
phubber 低頭族:phone+snubber
「低頭族」可說是本世紀最夯的字了,snub意思是冷落、漠視,指在各種社交場合,自顧自地使用手機,把別人晾在一邊。這時你可以喊一聲「Stop phubbing!」再來猜猜看screenager是什麼意思?screenager=screen+teenager也就是指整天盯著3C產品螢幕、沉迷網路世界的青少年。
例如
On the MRT, we cn see a lot of people phubbing.
捷運上可以發現很多人低頭在滑手機。
例如
Screenagers can’t resist the pull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heir parents don’t know what to do about it.
沉迷網路的青少年無法抵擋3C產品的誘惑,他們的父母對此往往束手無策。
Sharents 分享父母:Share+parenets
指的就是忍不住在Facebook或其他社群網站發布寶貝照片和近況的父母們。
例如
I laugh at the sharents on my Facebook now, but I’m sure I’ll become one of them once I have a baby!
我現在還會笑那些一直分享寶寶近況的爸媽,但等到有了寶寶,我一定會和他們一樣。
netizen 網民:Internet+citizen
citizen是指市民或是一個國家的公民,而住在網路上的市民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指的就是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或是積極參與各項網路社群活動的人,台灣人熟知的「鄉民」就可以用netizen來表示。
例如
Netizens in Taiwan are free to voice their thoughts.
台灣的鄉民可以自由的表達他們的想法。
citizen journalist
而今拜智慧型手機普及所賜,現今主流媒體(mainstream media)常常引用民眾拍攝的照片、影片、甚至貼文製作新聞,人人都可以是記者,英文就叫citizen journalist。
clickbait 釣魚文:click+bait
當你一點開(click)這篇文章,就像是魚兒上鉤,而鉤上的魚餌就是本文的標題,網頁上時常充斥著各種clickbait,讓你忍不住點開連結(link)想一窺究竟,其實,中英文的clickbait有許多相似之處,以後看到這樣的標題,不妨多想想:
例如
10 Signs You Are a Massive Phubber
10種跡象判定你是否為超級低頭族
例如
10 Important Rules For Men Using Emoticons
男人使用表情符號的10大法則
例如
What Every Entrepreneur Must Know
每個企業家都該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