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你感覺你很愛一個人,愛得很用力。其實只是呢,你愛得很辛苦。原因又「只是呢,他沒那麼愛你。(乖,哪個女人沒當過宗教團體呢?一整個青春都在放生。)」
深夜時分,有時你寧願孤獨,也不要談一場顧影自憐的戀愛,「前」單身代言人大A的po文說中妳的心聲。但、是,樓下的回文?!
一名暢銷作家酸溜溜地說:「一整個青春都在放生=輕生」,大A不甘示弱的回:「你才是一整個婚姻都想往生吧!」
臉書上機鋒相對,每天來點垃圾話,是大A和老公藍白拖維持感情的表現,與其憋出內傷,或在心裡上演小劇場,怪對方不懂你的心,不如大方把它演出來,幽默化干戈。
婚前,大A是知名戀愛暢銷書作家,經典名言是「誰一輩子沒遇過一兩個渣(男)」,字裡行間,帶女孩看穿愛情迷魂陣,跌倒後拍拍灰塵繼續大步向前;婚後,她大方在臉書上秀恩愛,對象卻是寶貝兒子「夾腳拖」,同是作家的老公則虧她,從「單身代言人」變成「兩性教母」。
從知心姊姊到犀利人妻,大A結個婚就轉性?「其實我本來就是個好笑的人。」她澄清,最初在網路上寫文章是為了療情傷,文字當然比較纖細敏感,私下的她說話直率不扭捏。關於愛,她婚後體悟:「愛不是甜言蜜語,而是用來包容,照顧彼此,讓對方快樂,自己就會快樂。」
是愛還是占有?
17歲開始談戀愛,中間幾乎沒有空窗期,直到30歲開了一個「敞篷」般的大天窗,讓她變成洞悉人性的戀愛專家。大A自承,以前享受戀愛,卻不一定懂愛情。她也有過患得患失的時期,上演「因為對方不接電話而傷心,等到對方回電才得到救贖」的劇碼,但她後來明白,這樣的愛只是占有,想得到卻不想付出,說穿了是自私。
「你不需要相信愛情,重點是相信你自己。」面對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沒自信的表現,大A指出關鍵,不要依靠對方來決定自己的喜怒哀樂。
關係裡的衝突與迷惘,期待又怕受傷害,有時候是源於自己受了傷──「被一個人虧待過,就想跟另一個人討回來。」無論對象是父母或是任何人,對大A而言,那個人是前男友。
大A遇見藍白拖時,事業與愛情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被前男友惡意傷害,對人性極為不信任。起因於前男友和她借錢,說要跟爸爸去越南出差,一出國後卻音訊全無,電話簡訊都不接。後來一次聚會中,朋友以為他們已經分手,跑去和大A說某某某最近交了新女友,兩人還去峇厘島度假。她才恍然大悟,對方用她的錢帶女友出國。
事件爆發,前男友矢口否認,還撒謊四處中傷大A,期間,大A一律不解釋,也不跟對方討錢。「當下只想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如果一直去理會,就會跟他糾纏不清。」大A心裡自有分寸。
雖然理智還在,被背叛的傷痛卻不是輕易磨滅。當愛情再度出現,曾經傷害她的事再度靠近,過去不敢正視的,再度浮現。前一段失戀的打擊,讓她狠狠地在藍白拖身上發洩。
交往初期,大A像個備戰的士兵,放大檢視藍白拖的種種行為,對方稍有不慎,表現不合她意,她就會說分手。這是她從前不曾有過的行為。但當下,她只知道絕不能再因為心軟,而讓自己受傷,「反正我本來就不在乎,本來就想好自己一個人了。」她倔強地說。
風聲鶴唳的情形持續半年,大A正好跟姊妹去泰國跨年,好友問她:「妳覺得妳愛藍白拖嗎?」大A不假思索:「愛呀。」好友卻說:「我覺得妳不愛他,如果妳真的愛他,就不會這樣對他。」大A才恍然大悟,再這樣鬧下去,就真的不會好好愛人了。
就像在大海中泅游的人終於上岸,告訴自己,到此為止已經安全。大A形容,也是在此時意識到藍白拖的善良與成熟。面對大A起伏不定的情緒,藍白拖不跟她爭執,而是去想該怎麼解決問題,例如鼓勵大A出門運動或旅行,讓心情變好,甚至也曾勸她去做心理諮商。
粗心老公vs. 較勁老婆
前男友的傷害後來被大A形容為「愛情的功課」,以前她總是記不起教訓,得過且過,但這次她真的做好功課了,就可以邁入下一階段:婚姻。
大A與藍白拖交往一年,奉子成婚,也許是事出突然,頭一年兩人都在磨合。生活習慣上,藍白拖習慣失序混亂,只要有一個睡袋就可以過活;大A卻希望家要有家的樣子,東西擺整齊,客廳裡不能連個沙發都沒有。
像是用餐,大A覺得全家要一起吃飯,但藍白拖可能飯菜夾一夾就端去電腦前。剛開始,大A會氣急敗壞地罵藍白拖,「現在是怎樣,你來餐廳用餐喔!」、「你以為你還在過一個人的生活嗎?」、「為什麼沒有把這個家當成你的家?」、「為什麼這麼沒有責任感?」諸如此類的言論一個個冒出來,心情不好,負面思考也排山倒海而來。
還好大A懂得喊停,結婚3年,她仔細觀察,藍白拖並非不在意,只是同一件事,兩人標準不同,優先次序不同,真要說起來,對方只是粗心。她舉例,自己通常比較晚起床,早上孩子都是藍白拖在帶,常常她起床後發現,藍白拖已經默默把孩子送去托嬰中心。
和怡然自得到像在禪修的另一半比起來,大A性子急,情緒來得快去得快,有時會忍不住用大吼解決事情。有一次藍白拖語重心長對她說:「如果我像妳對我說話的方式一樣對妳呢?」
這句話讓她發現,解決問題不是只能吵,還可以討論。她嘗試調整自己,拿掉話語中的怨氣與指責,換句話說。
以前她會說「你為什麼都不洗衣服?」現在則說「欸,你去洗一下衣服」。或是覺得書房亂,就說「我們找時間一起來整理好不好?」
「沒有人喜歡跟不快樂的人在一起。」大A強調,不是一遇到分歧就覺得兩人過不下去,有些時候,只是來自於兩人對於家的概念不同。一分歧就覺得兩個人不適合,那只說明了他不知道什麼叫做真正重要的事。
談戀愛不必搞得那麼悲壯
「談戀愛不用這麼嚴肅!」這是大A身為媽媽後的體悟,甘於生活的平淡,不再純純(蠢蠢)少女心,或是瓊瑤式死去活來的愛情,卻不代表愛已消失。曾經她也是敏感的女孩,因為對方一個舉動不在乎她,就無限上綱到對方不愛她的地步。搞半天才發現,內心戲百轉千迴,對方卻渾然不覺。
「人有時候只是困在自己的想像,可是生活如果一直這樣會很累,兩個人在一起真的不用搞得那麼悲壯。」大A翻了個白眼說道。
要嘛坦承,跟對方講,讓他知道你在想什麼,也好過自己痛苦。不過大A提醒,說的時候可以換個語氣,譬如看到男朋友跟前女友聯絡,可以跟對方說:「我相信你,可是你們還有聯絡讓我很難過,你覺得我們可不可以想辦法一起解決?」
大A理智分析,不要因為不說,而失去選擇權,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但他能不能接受是他的決定。
話雖如此,難就難在許多人無法誠實面對內心的脆弱,或者害怕表白就換來失敗。對此大A直白表示:「如果一個人不能承接你的情緒,不能分擔你的情緒,那你其實根本就不用害怕失去他,失去一個對你不好的人,其實也沒什麼。」
但如果情況反過來,當你知道自己是個容易想太多的人,要先去調適自己,正視這樣的情況,找出為什麼過於敏感的原因,讓它不再傷害妳。不能擺爛說我就是這樣,除非找到一個能一直包容你的另一半,雙方相處得來也就OK。
大A自嘲,就像她在家裡常常大吼大叫,藍白拖有一回受不了就說:「妳不覺得妳情緒管理有問題嗎?」她秒回:「沒有呀,因為我都沒有在管理。」還反譏:「像你也沒有財富管理的問題,因為你沒有財富。」還好藍白拖高EQ回答:「我不是窮,我只是沒錢。」
解方:不演獨角戲
「通往地獄之路,由期望鋪成。」加拿大知名心理治療師克理斯多福‧孟這麼說。他在《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書中建議4步驟,分清愛與需求,而不妄求:
1. 此時此刻我想要什麼?
我們通常只意識到自己希望對方做什麼,而非內心深處的潛意識需求。其實你想要的不是表面事實,而是情緒是否被照顧。例如男友忘記生日,你氣的是他沒有表現出「你很特別」。
2. 我願意放棄這項期望?
找出內心需求後,問自己「我願不願意放棄這項期望?」不再把滿足自己的需求當作伴侶的職責,靠自己內在力量來滿足所有需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直覺會告訴你該如何放手。
3. 我真的接納或放手了?
怎樣才知道你真的放手?如果你和伴侶都沒有感到輕鬆,表示還沒做到;如果你真的已經放手,卻發現在第1個期望後還有更深的期望浮現(這是好事),請再重複Step 1~2的練習。
4. 只有自己能滿足自己
放手後原來需求該怎麼滿足?其實,我們並不需要自己認為需要的東西。就像大掃除後如釋重負,只有當你放棄一項需求,才能把心中原本被占據的空間騰出,填上對自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