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小心狂人就在你身邊

夏傳位
user

夏傳位

1998-09-05

瀏覽數 14,300+

小心狂人就在你身邊
 

本文出自 1998 / 9月號雜誌 第147期遠見雜誌

七月二十五日下午,美國國會大廈洋溢著週末的氣氛,眾議員陸續收拾行囊,準備歡度假期;三三兩兩的遊客,閒散地在殿堂四處參觀。

忽然「砰、砰、砰」的聲音重複響起,「像是有人猛砸大金屬碟子」,只見警衛浴血倒下,群眾譁然四散,尖叫聲、求救聲此起彼落。男子魏斯頓拔槍射死兩名警衛,重傷一名遊客,自己也隨後就逮,留給媒體及世人一個大大的問號。

「精神異常」似乎是最直截了當的解釋。媒體報導,魏斯頓是個有偏執狂的遊民,自一九八0年代中期後即失業賦閒在家。他對聯邦政府特別敏感,譬如說,他懼怕鄰居家的電視衛星碟型天線,認為那是聯邦政府用來監視他的工具;他懷疑政府在自用土地上安置地雷,甚至揚言對柯林頓總統不利。

或許魏斯頓真的瘋了。然而,美國數百萬長期失業人口中,有不少人相信聯邦政府正進行某種不利美國的陰謀,必須果斷阻止;這就不能以個人的怪異行徑來解釋。這種「反聯邦政府情結」甚至吸引好萊塢注意,由梅爾吉勃遜與茱麗亞羅勃茲擔綱主演的「絕命大反擊」,片名即是「Conspiracy Theory(陰謀理論)」,由梅爾飾演那位認定聯邦政府無所不在的「阿達」司機。

看似偏執古怪的妄想症之下,其實隱藏一股龐大的「新抗議運動」。根據專家估計,這股潛流至少吸引五百萬民眾,其成員包括各式民兵組織、新右派團體,以及美國選舉政治中極具影響力的「基督教聯盟」。單此一聯盟的影響力,在電視福音佈道師羅伯森(P. Robertson)及保守派政治策士雷德的領導下,就麋集了一百五十萬名信徒,並囊括共和黨四分之一的選票。

他們相信,黑色直升機在民宅上空盤旋,執行監視任務;以廓爾喀傭兵及香港警察充當先鋒的聯合國部隊,正準備沒收美國人民的武器,侵占家園;而聯邦政府探員,特別是菸、酒、武器管制局(ATF)的人,是最惡劣的幫兇。如廣受歡迎的播音員利迪在脫口秀中說:「他們的胸口都有一個明顯標誌;ATF,不要射擊那裡,因為底下都穿了防彈衣。射擊頭部!射擊頭部!」

某些團體散播濃厚的世界末日、時間終結的預言。羅伯森提醒廣大的基督徒,撒旦的「野獸印記」正出現在各處,如財政部發行的新紙鈔、超級市場的櫃台或晶片的高科技中。

生產者與寄生蟲的戰爭

他們就像現代唐吉詞德,一次次徒勞無功卻執意地攻擊風車巨獸。世紀末的巨獸化身為聯邦政府,是所有社會罪惡的總象徵,打倒聯邦政府,就等於解美國人民於倒懸之中。

為什麼他們認為聯邦政府這麼可惡?癥結即在聯邦政府成了美國經濟、資訊全球化的代表機構。全球化使許多人(甚至國家)的命運產生劇烈變化。在國際間,一場金融危機將東亞四小虎貶得一文不名,卻讓歐美投機客賺飽吃足:在美國國內,全球化讓某些人享盡榮華富貴,也讓一些人貧無立錐之地。「反聯邦政府情結」可說是他們對自身失敗所做的抽象解釋,對全球化潮流的總反動。

新抗議運動將人簡單區分為兩類:生產者與寄生蟲。辛勤工作的生產大眾,被來自上下兩層的寄生蟲剝削;上層是腐敗的政府官員、富可敵國的財團精英與銀行家;下層是好吃懶做、貪圖救濟金的窮鬼。近年來,在聯邦政府的縱容鼓勵下,這些寄生蟲一步步榨乾尋常百姓的血汗。

叨著雪茄、懷抱美女的上流社會大亨如何得寸進尺呢?新抗議運動認為,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圖利財團精英與政府官僚,將全世界變成一個大工廠,美國人民淪為其中的奴隸。譬如說,波音公司將部分飛機製造工作轉移到中國大陸去,造成本地工人大量失業(為此,國際機械工人協會還曾於一九九五年,發起為期七週的大罷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使墨西哥廉價的穀物、咖啡豆傾銷美國,嚴重打擊美國農民生計。

另一方面,底層社會的無賴又如何擴張地盤呢?全球化製造了無數有生產能力、卻無法工作的遊民,稱做「結構性失業」。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梭羅的估計,在美國,每天晚上約有六十萬人露宿街頭,五年來超過七百萬人。柯林頓談到這群人時說:「這些被拋棄和退出社會的人,是八0年代榮景所遺棄的一群。他們與世隔絕,不投票、不工作、不舉發犯罪、不一定送他們的孩子上學……,社會能否要求他們?有沒有權利知道他們在做些什麼?沒有人能回答。」許多新抗議運動的虔誠信徒本身就是長期失業者,他們搖身一變,成了自己一貫鄙視的人群中之一分子,心中鬱悶可想而知。

令新抗議運動成員恨之入骨的「人渣」,還包括那些標榜解放、不思安分的女人、陰陽怪氣的同性戀者、竊占工作機會的外來移民。新抗議運動的絕大多數成員是白種異性戀男人,甚至其中一個團體的名稱就叫做「憤怒白種男人」(Angry White Males)?

他們抗議的內涵,結合了經濟被剝削的憤怒及對後現代多元文化的反挫,而「全球化」正是罪魁禍首。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傳統教條可以解決社會病態?

新抗議運動強烈反對全球化是美國社會必走的道路,在美國傳統的價值秩序面臨土崩瓦解的危機之際,他們有其他路可走嗎?

他們開的藥方是「回到過去」。以過去的確定對抗未來的不確定,以傳統教條解決一切社會病態。全球化的年代同時也是基本教義局張、毫不妥協的年代。

於是,民兵組織回到美國歷史上粗放狂野的西部拓荒時代。他們拒絕向聯邦政府繳稅,反對環境保護管制、土地使用規定,槍枝與《聖經》是這些團體的信條,擁有槍枝才擁有自由。柯林頓於一九九三年試圖通過「加強管制槍枝」法案,卻反而造成全美民兵組織的空前大團結。

基督教基本教義派也順勢而起,基督教聯盟正是它的急先鋒。該團體主張在公共組織中強制施行基督教的儀式與價值,如公立學校規定要有祈禱課;對媒體進行新聞檢查,去除反基督教、反家庭的言論。某些反墮胎的激進信徒甚至以暗殺婦產科醫生的方式,阻止未來「殘害生命」的事情繼續發生。

這些團體平常如一盤散沙,散布美國各地,並沒有正式的聯繫。但電視與廣播脫口秀、網際網路上的論壇,是他們遇事大團結的重要渠道。如林博夫(R. Limbaugh)的叩應節目在全美各地有六百六十個轉播站,吸引兩千萬名觀眾觀賞,其政治影響力在九0年代可說是無與倫比。

網際網路的威力同樣無遠弗屆。奧克拉荷馬市的爆炸案發生時,一則陰謀論立即透過民兵團體所屬的「聯合電子網路新聞」散播開來,內容強調聯邦政府自導自演了這個爆炸案,猶如當年希特勒縱火焚燒國會一般。

「贏家全拿」的社會

什麼樣的社會製造出這批人?又如何平息他們的怒氣?

嚴重的經濟挫折導致極右勢力興起,一直是近代歷史的主軸。從早期的法西斯主義、納粹,到最近印尼暴民有組織地強暴華裔婦女、進行種族清洗,紀錄斑斑可考。美國民兵組織近年來蔓延迅速,與社經差距擴大極為相關。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過去二十年間,美國男性平均收入持續下滑;家庭生活水準比起四分之一世紀以前還要倒退。這種事發生在近年經濟一枝獨秀的美國,著實令人訝異。但以下數字或許提供了解答:全美國前一%的富人平均收入在同時間內增加七三%;一九七0年代,CEO(總裁)的薪水是一般工人的四十倍,目前則是一百九十倍。

經濟逐年看好,一般人民生活水準卻逐年惡化,這反映經濟成長的果實大部分落入富人口袋,也凸顯這是一個「贏家全拿」的社會。

這是巧合嗎?國會大廈槍擊犯魏斯頓長年定居蒙大拿州,該州不僅是民兵組織誕生的搖籃,也是全球化新貴最愛的落腳處。CNN的創始人泰德透納--全球化最耀眼的標竿、未來趨勢的先行者,將此處荒蕪的處女地化為廣大的農莊,重新讓北美野牛奔馳其間,並在臥室窗前造一個人工湖自娛。就在廣裹綿延的圍籬外,一個個生活困頓的農人懷著憤恨的眼光走過,無法理解。民兵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對台灣社會而言,全球化已是不可違逆的趨勢,卻尚未達到美國社會正進行的規模。全球化撕裂社會網絡的效果似乎仍離台灣甚遠,跡象卻已處處可見:Y世代青少年犯罪如脫疆野馬,科技社會伴隨著末世狂熱教派一起出現,金錢遊戲使每一個人都產生不安全感,頂級CEO成為社會崇拜的對象。未來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全球化的負面效應將更呈倍數出現;為避免偏執的反社會團體在台灣複製,如何及早密布社會安全網絡,是一個重要課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