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來自遠方國度的舊鈔, 開啟謝哲青生命中最初的波希米亞之旅。紙鈔正面是工廠區與一對身穿斯拉夫農服的男女,背面,一座哥德式教堂隱現在整齊劃一的宮殿之後,前方莫爾道河悠悠流過。這張鈔票是1961年捷克斯洛伐克印製的100克郎。帶著年少時的謝哲青, 穿越萬水千山, 遙想一種波希米亞式生活。一張舊鈔,一段生命旅程。謝哲青從此與紙鈔結下不解之緣,25年來他一共蒐藏3000款紙鈔,他發現,每張紙鈔,都有自己的故事、軼聞與祕密。昨日是非功過、悲歡離合,紙鈔留存了歷史,讓故事永恆綿長。你都如何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跟著謝哲青來一段紙鈔之旅,與真實世界相遇。
吳哥王國的美麗與哀愁
柬埔寨•瑞爾(Riel)
讓全世界旅人傾心的「吳哥的微笑」,隱現在荒煙漫草間,看著吳哥王朝由極盛到衰敗,歷經法國統治、紅色高棉的殘酷黑暗時期,如今將要見證浴火重生的柬埔寨,再度崛起。
氤氳纏繞中,神祕的莞爾,自晦澀的暮光下綻放,像一抹又一抹引人遐思的漣漪,靜靜地在洪荒太虛裡低迴。
一座吳哥故都,支撐起半世的自信與驕傲。比起都城中頹圮的城牆、荒廢的水道、沒落的僧院與斑駁的皇居,隱現在蔓草荒煙中巨大、端莊、平和且富有魅力的微笑,更讓旅行者傾心不已。
1996年仲夏,我初次踏上這片乾涸、赤貧,卻樂天的古老王國。目光所及,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衝擊、撼動著我青春懵懂的心靈。不過,真正留存心底的,是經歷歲月洗練,被旅行者稱為「吳哥的微笑」。微笑的主人,是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 1125-1218),高棉帝國最富盛名的統治者。
文獻記載,闍耶跋摩七世活了90歲,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他看盡燭光漫泄流螢碎的歌舞昇平,經歷鶯飛草長繁花蕊的亡國傷痛,走過了白骨黃沙等爾歸的無情殺戮。最後,王國在他的手上再度興盛,迎向中世紀最後一道璀璨的光芒。
闍耶跋摩七世擴建了吳哥城,在巴戎寺的中心高台上,216座以闍耶跋摩七世為典範的微笑俯瞰著世俗紅塵,即使王國滅亡,密林深處,闍耶跋摩七世的笑容,仍在柳暗花明間等待世界的到來。
1954年,柬埔寨王國脫離法國殖民統治,貨幣改制為瑞爾(Riel),「吳哥的微笑」仍是新政府偏愛的圖騰。1973年所發行的1000瑞爾比較不一樣,在這張紙鈔的另一面,是不一樣的笑容。充滿希望,樂觀昂揚,女學生充滿自信而驕傲的臉龐,散發出篤定而積極的光采。國家每個人都相信,光明的未來就在不遠的前方。
不過當時並沒有人知道,20世紀最血腥、最恐怖、最黑暗、最慘無人道的時期即將降臨。1970年3月18日,親美的朗諾將軍(Lon Nol)發動政變,成立高棉共和國,廢止君主制,親共政策的西哈努克親王施亞努(Norodom Sihanouk)流亡中國北京。柬埔寨共產黨就在這個時候壯大,「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逐步進逼,面對惡性通貨膨脹與內戰的朗諾,無能為力的共和國政府最後宣布放棄,領導者倉皇出逃,紅色高棉接管柬埔寨,開始3年又8個月近代史最冷血、最殘酷的極左統治。
30多年後的今天,這個苦難的國家,才正要從泥沼中站起來。
草原帝國的鎏金往事
蒙古•圖格里克(Tögrög)
這裡曾是世界首都,哈拉和林(Karakorum),管領地表1/5的陸地,以及全球1/4的人口。在大汗宮的入口,有金碧輝煌的巨型銀樹噴泉,樹根4隻銀獅子噴出白色馬奶,樹頂是4條鍍金的蛇,蛇嘴裡噴出四種不同的酒:葡萄酒、米酒、馬奶酒和蜂蜜酒……。在沒有現代電訊的時代,它所統治的疆域超過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東從臨津江畔的高麗開京,西至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旁的基輔羅斯,南境從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格達,北疆至西伯利亞荒原,文治武功極盛之時,管領地表1/5的陸地,以及全球1/4的人口,13世紀中葉,這裡是世界的首都,這裡是哈拉和林(Karakorum)。「在大汗宮的入口處,來自法國巴黎的威廉大師建造了一棵巨大的銀樹,它的樹幹、枝葉和果實都是銀子與珠寶打造的。樹根有4個向外噴射出白色馬奶的銀獅子,樹幹中有4根管子一直延伸到樹頂,管子的盡頭是4條鍍金的蛇,它們的尾巴纏在樹幹上,蛇嘴裡噴出4種不同的酒:葡萄酒、米酒、馬奶酒和蜂蜜酒⋯⋯。」
根據魯不魯乞的觀察,這些酒和奶都是供應宮內飲宴的大汗及群臣所飲用,隨時都有捧著銀器的僕役守在銀樹旁,從銀獅和金蛇口中承接飲料。而在銀樹的頂端,矗立著一尊手持號角的黃金天使,從天使的號角有一條管線直通樹底密室,裡頭還有一位管理員,他的任務就是隨時注意飲料的水位,隨著殿上的宴會進行,觥籌交錯間,飲料數量不夠,這時管理員就朝著管線吹氣,樹頂天使的號角就會發出清亮的喇叭聲,通知殿外待命的僕役,再從酒窖和倉庫中搬運更多的飲料,倒入酒槽,確保噴泉維持充裕豐沛。
後人依照魯不魯乞的記載,用各種圖案召喚大漠草原上的奇觀異想。1993年後的圖格里克(Tögrög)紙鈔發行,大蒙古國的鎏金往事,一一重現。站在後來重建的銀樹噴泉前,和烏蘭巴托巨大無比的成吉思汗騎馬像,無論是色彩或是造型,都顯得狼狽不堪,昔日的豪邁颯爽變成了窩囊小氣。看來,有些人事物,還是留在記憶裡,最美。
女王頭上耍猴戲
直布羅陀•直布羅陀鎊(Gibraltar)
通往地中海入口的直布羅陀,是英國最小一塊海外殖民地,傳說巨巖上獼猴一旦消失,英國的統治就會告終。於是,英國人費心竭力保存獼猴數量,更破天荒容許紙鈔上同時放有女王與獼猴的圖像。
位於伊比利半島最南端的直布羅陀,與南方的炙熱大地遙遙相望,是大英帝國的最後一道返照迴光。我離開到處都是炸魚薯條小賣店的直布羅陀市區,前往古代被稱為「海克力斯之柱」的直布羅陀巨巖,想看看幻想小說裡那些古怪有趣的山上住民。牠們是歐洲大陸上唯一「非人類」的靈長類:直布羅陀的巴巴利獼猴(Barbary Macaque)。
傳說一旦獼猴消失,英國對直布羅陀的統治便告終結,因此英國政府一直留心獼猴數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獼猴曾經只剩下寥落零丁的個位數,首相邱吉爾緊急下令給正在北非作戰的司令官蒙哥馬利,請他派出特遣隊到阿特拉斯山脈中搜尋獼猴,補足數量。
大戰結束後,獼猴群意外地生養眾多,不僅成為直布羅陀引人矚目的觀光特點,牠們的身影更留在直布羅陀所發行的貨幣上。早從1914年開始,直布羅陀就擁有自己的法定貨幣「直布羅陀鎊」,與英鎊等值。不變的主題是從城市任何一個角落都無法忽視其存在的直布羅陀巨巖,與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但1995年所發行的50鎊紙鈔,卻意外掀起軒然巨波。直布羅陀獼猴竟然爬到女王的頭上,雖然沒有欺君犯上之嫌,但大不韙的構圖設計引起了保守人士的不安。上、下議院分別在國會大廈與西敏宮竊竊私語、交換意見,大家都害怕觸碰到女王的逆鱗。就在這個時候,女王笑了。大家頓時鬆了口氣,畢竟時代不一樣了。
我在古老的新聞攝影中,發現女王釋懷的緣由。1954年,剛加冕不久的伊麗莎白二世帶著王儲查爾斯王子,在面臨離析分崩的大英帝國屬地進行巡迴訪問,首站就是直布羅陀。年輕女王與小王子不免俗地登上巨巖,宣示主權,順便餵餵猴子,記者們拍下那珍貴的一刻。我在相片中看見的,不是帝國的女王與王儲,我只看見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出遠門,所做的一切,只是媽媽為了要讓兒子開心罷了。
不過也因為皇室做了一個錯誤示範,導致猴群過度依賴遊客餵食,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今天在直布羅陀餵食獼猴可是犯法,會被罰錢的哦!
資料來源∣《鈔寫浪漫:在這裡,世界與你相遇》,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