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寫給數位時代的情書

傳奇筆記品牌創辦人Maria Sebregondi

陳莞欣
user

陳莞欣

2016-01-28

瀏覽數 5,350+

寫給數位時代的情書
 

還記得你生命中的第一本筆記本嗎?小時候,我們在空白筆記本上塗鴉、習字;長大點,和死黨寫交換日記,認真抄寫課堂筆記。每一天,用手帳記錄日程和日常的喜怒哀樂。漸漸的,數位工具取代實體筆記,我們把行程輸進手機,開始用Evernote整理資料,善用Google doc和同學協力寫報告。

紙業的衰退看似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媒介的轉變,是否會改變人們思考、創作的方式?百年品牌Moleskine筆記本,曾是無數大作家、藝術家的靈感繆斯。從美國文豪海明威、英國旅行作家布魯斯‧查特文,到繪畫巨匠畢卡索、梵谷,都是Moleskine的愛用者。但如今數位化的浪潮來勢洶洶,紙本筆記,難道只能是記憶中的懷舊物?

Moleskine的共同創辦人Maria Sebregondi可不這麼想。她認為,數位工具和紙本筆記不必然相互衝突。因為,「數位空間是另一個展現創意和自我的平台。與其要我們的粉絲在數位和紙本當中擇一,何不讓他們在兩者之間無縫接軌、來去自如?」

如同大部分的商務人士,Sebregondi的隨身包裡有一支iPhone。但是除了智慧型手機以外,她還同時攜帶5本Moleskine筆記本,包括經典款黑皮記事本、速記本、行程手帳、可隨寫隨撕的留言本,還有名片夾造型的收納本。

Sebregondi形容,自己的工作型態是「Phygitally」,也就是併用實體(physical)和數位(digital)工具。數位時代,她想要帶領Moleskine,為使用者建立起橫跨現實和虛擬世界的橋梁。享受科技進步,但同時保有紙本筆記的溫度。

紙本數位化,把敵人變成親密夥伴

紙本記事本和線上記事本,一定要是競爭對手嗎?有時,與敵人共舞,你會發現彼此其實是天作之合。

想要隨時記下靈感、但又怕弄丟筆記的人,應該會喜歡Moleskine與Evernote合作推出的智能筆記本。這款筆記本的內頁左側是行事曆,右側是空白頁,附贈不同色彩的標籤貼紙。它的使用方式是,你先在筆記本上寫下點子,貼上標籤貼紙。隨後用手機裡Evernote App的相機拍下記事,手寫筆記就會變成一則Evernote記事,可以檢索文字、和他人共享,而且會根據標籤貼紙的顏色自動分類。更厲害的是,當Evernote偵測到你在行事曆上的代辦事項打勾時,它會寄送e-mail或App通知給你,提醒你別忘了重要的行程。

偏愛手繪勝過電腦繪圖的藝術家,則可以試試Moleskine Adobe經典數位智慧筆記本。若你在路上看見值得捕捉的風景,先在筆記本上勾勒線條。回家後,同樣用App相機拍下手繪稿,照片將轉為Photoshop、illustrator可處理的SVG檔,供你進一步上色、後製,輸出為高畫質的完稿。

如果嫌拍照程序太麻煩,請愛用Moleskine的Livescribe記事本配上智能筆,紙本上書寫的內容,可同步儲存於雲端硬碟。而除了實體筆記本以外,Moleskine也為戒不掉3C產品的拇指族推出「Moleskine+Journal」筆記App。應用程式頁面如同真正的Moleskine筆記本,且所有記事內容,都會同步儲存於Evernote或Dropbox。

如果紙本筆記最終仍要在雲端上保存,人們為何仍甘願以紙筆書寫?Sebergondi指出,科技的進步並不會消弭人對於紙張和手寫的欲望,反而會使之成為數位進程的一環。因為在這個一切都線上化、零碎化的時代,人們更渴望追求永恆的實感。

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雖然聽起來像是老派的浪漫,卻更適合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或者剛萌芽的新鮮點子。更重要的是,你的筆記本絕不會電力不足。

重拾靈光,把筆記本變藝術品

要抵抗數位化的浪潮,紙製品除了轉型以外,另一條生存之道則是創造紙本無可取代的價值。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文學評論家班雅明曾說,我們活在靈光消逝的年代。原本,每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班雅明認為,藝術品具有難以模仿的神聖氛圍,也就是所謂的「靈光」。然而,工業化時代大量製造的工法,則讓所有產品都可以被無限複製,不再有哪個物品具備不可取代的本真性。當藝術品成為複製品,靈光也就消逝了。

Moleskine所採取的策略,正是為消費者尋回靈光。確實,大量製造、款式相同的筆記本,很難被稱得上是藝術品。但Sebregondi指出,Moleskine的經典特色就在於內頁大量留白,鼓勵使用者發揮創意,盡可能的填滿筆記本內外的空白之處,甚至改造封面和外型,讓你的Moleskine成為個人獨有的紀念品。

在Moleskine的網站上,有個名為「藝術市集」的頁面。你可以在此買賣客製化的Moleskine筆記本。這些Moleskine筆記本被區分為鏤空、布料編織、拼貼、手繪、絹印、素描等各種風格。內頁栩栩如生的素描只是基本款,在網站上,你還可以看見做成鉛筆盒、鋼琴、蘋果MacBook等不同造型的Moleskine筆記本。也有人不甘於被平面設計局限,甚至在筆記本中央蓋出了一棟立體建築!

藝術市集所販售的Moleskine,價格從15到100歐元都有,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出售自己所改造的Moleskine筆記本。交易成交後,Moleskine所收取的費用是售價的7.5%。不少人除了上傳筆記本的照片外,也會拍攝影片記錄改造過程,讓你看見客製化筆記本的製作程序是多麼獨一無二。

無縫接軌,打破虛實界線

虛實整合是當前電子商務最熱門的議題,Moleskine自然也沒有忽略這件事。

Sebredondi強調,Moleskine的定位並非文具,而是展現個人特色的設計品。而隨著社群媒體出現,人們會更習慣對公眾展演自我,「共享私密(shared intimacy)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字」。想在社群網站上塑造個人形象?Moleskine會是你的好夥伴。

「2015手寫日」,就是Moleskine利用社群媒體做虛實整合的好例子。去年1月23日,Moleskine號召網友用紙筆寫下自己想發表的心情動態,拍照上傳到臉書、推特、Instagram等社群媒體上,並加註#HandwritingDay和#mHDay標籤。活動的參與者有機會可以獲得Moleskine所贈送的禮物包。

在活動頁面上,Moleskine寫道:「用筆墨寫下每個字母的一筆一畫,讓我們看看你獨特的手稿」,藉此告訴使用者們,在訊息流動迅速的社群網站上,親手在紙面上寫下的文字,更能在他人心中留下鮮明的印象。在數位化的年代,Sebregondi說,他們想傳達給顧客的訊息是一樣的:「發揮創意,你就是Moleskine的主角」。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