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真的只能「二選一/非此即彼」(either/or)?兩難無所不在,想減肥又想吃炸雞、想投資又想節省開支、想快速完成事情又怕忙中有錯、想傾聽對方又想陳述己意⋯⋯,其實,只要採取「兼得/並存」(both/and)的「矛盾思考」(Paradox Thinking),就不會再把互相衝突的需求視為獨立的兩個概念分開思考,也不會顧此失彼。
矛盾思考背後的假設是,只要能徹底分析手上的狀況,能解決問題的那個選項自然就會脫穎而出。矛盾思考可以提供線性思考之外另一種檢視其他選項及目標的角度,並提醒自己是否過於執著成對概念中的某一個,而忽略了天平另一端的重要性。
找出矛盾
步驟 1 :把所有議題攤開來。
步驟 2 :將所有議題歸類為成對、互有衝突的需求。
步驟 3 :依照主題分類這些成對的需求。
打造自己的模型
步驟 4 :在白板或海報紙上畫一個無窮大的符號。
步驟 5 :在無窮大符號的左右兩個圈內分別寫上互相衝突的需求。
步驟 6 :腦力激盪,想想這兩個互相衝突的需求,分別有哪些正面與負面結果。
在模型內加入具體行動
步驟 7 :專心思考模型左端的項目,寫下需要採取哪些步驟才能達成其中所述的正面結果。
步驟 8 :專心思考模型右端的項目,寫下需要採取哪些步驟才能達成其中所述的正面結果。
步驟 9 :寫出具體行動步驟。
找出有效指標,評估情勢風險
步驟 10 :先看模型左側的內容,判斷有什麼指標可以顯示這些負面結果已經浮現。
步驟 11 :再看模型右側的內容,判斷有什麼指標可以顯示這些負面結果已經浮現。
步驟 12 :列出所有指標後,找出最重要的行動有哪些。
資料來源│《跳脫只能二選一的矛盾思考法》,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