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要與廠商談合作,但要怎麼談價錢才不會吃虧?想把保單賣給客戶,有哪些可以使用的策略跟技巧?想跟老闆要求加薪,如何讓他覺得自己有價值?
跟女朋友去看電影,怎麼說服她《鋼鐵人》比《暮光之城》好看?
推銷、殺價、說服、協商、談判,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進行著各種交涉。有時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讓步太快,但同時又擔心如果繼續提高條件,對方就會翻臉,談判就要破局,或總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最好的條件?
密西根大學教授George Siedel 是談判和爭議解決的法律問題專家,他曾在哈佛大學和史丹佛大學擔任過客座教授,也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而今年秋季,他決定在線上開啟談判課程,讓全世界的學生都能加入討論。
用決策樹來進行談判吧!
在這門課裡,首先必須先知道什麼是談判的關鍵要素,像是你的預定價格(你最理想的付出額度)、欲達成的目標、替代選項,以及可能達成協議的彈性等。除此之外,了解你在談判中的籌碼與權力來源,以及應該使用什麼樣的心理工具去避免心理陷阱,也是課程的內容。
在第一週的課程中,George Siedel 介紹了一個有效的工具,就是「決策樹」。在談判的過程中,你一定會遭遇僵局、不得不使用替代選項的時刻,利用決策樹,就可以找到自己「談判協議的最佳替代選項」(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
舉例而言,你的公司控告供應商460 萬美元,你有50%的機率會贏,但同時也要負擔法律和其他費用40萬美元。在談判過程中,供應商提供了和解金200 萬美元。如果是透過決策樹,我們可以釐清整個狀況,計算出每個選擇將帶來的風險與獲益。而這套決策樹工具不只可以用在談判交涉,所有需要預判情勢的情況,都可以用它來幫助你釐清思緒。( 整理│劉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