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在世界的旅途中看見回家的路

RIMOWA陪你一起

30雜誌
user

30雜誌

2016-01-04

瀏覽數 4,450+

在世界的旅途中看見回家的路
 

一座座高聳的摩天大廈撐起了城市的天際線,玻璃帷幕上的巨幅電子廣告霓虹璀璨,就算在白天也一樣眩目浮誇。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大道和第七大道交會處,來來往往的腳步聲彷彿是時代的躁動,讓它被人們喚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儘管過去曾因流鶯和犯罪而蕭條,但現今摩肩擦踵湧入的人潮已讓它拋開過去,成為象徵紐約的耀眼標誌。

然而,正因為它充滿擁擠喧囂,紐約客卻戲稱它為「時報恐怖」,惟恐避之不及。「我們常笑觀光客來紐約就去時報廣場,但是紐約人根本不會去。」曾在紐約待過6年的林之晨打了一個比方,「就好像觀光客來台北就是去台北101,但去過台北101就算來到台北了嗎?你真的就了解台北的文化了嗎?去過時報廣場,你就真的了解紐約的文化了嗎?我覺得那個不是真正的旅遊。」

在旅行中學會異地生活

自小到大,林之晨的足跡走過許多地方,談起旅行,他毫不猶豫的說:「我不喜歡去那種專門給觀光客看的景點,我喜歡走入當地的生活。」因為親戚在東京有間公寓,讓他在還是窮學生時,就有了在日本旅居的體驗,開始學會用一種貼近生活的型態旅行。

「銀座、澀谷、新宿、原宿、池袋……都有各自的文化與族群,你會發現:哇!一個城市居然有這麼多種面貌。」他回憶起那時的台北還是很單一的樣貌,因為出國才開了眼界,「每一個車站都是你可以探索的地圖,這是跑景點所碰觸不到的。」

對林之晨而言,旅行和觀光是天㚂之別,而一個好的行李箱正是絕佳的旅伴,讓他可以享受真正自在的旅行。他第一次使用RIMOWA行李箱時,就對它的堅固耐用和旋轉、移動自如的輕便深深折服,「以前那些行李箱的輪子,都會擔心把它弄壞,但是RIMOWA移動時就是這麼順暢。」愛整齊的他特別喜愛箱內雙空間的隔板設計,讓衣物和旅行物品可以分開定位,無論出國的時間長短,都能做好完善的準備,「我完全覺得RIMOWA值得。」

在生活裡看見文化的不同

曾經有段時間他長時間住在國外,旅行對他來說,一半就是回家。「我像是一個永恆的旅人,在異鄉坐飛機就是要回家,但是回家時間又很短,好像我是長期體驗異鄉的生活,一種逆旅行的感覺。」他回憶起住在上海的第一個冬天就發生沒有暖氣可用的窘況,他問了房東才知道需要先繳電費,「因為台灣已經是一個信任社會,電力公司信任你所以先給你電,相信你使用會繳錢,但這裡不是這樣的,原來有些社會的基本假設是不同的。」

當你發現那些原本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不是世界運行的準則,就能在文化差異的反思中獲得啟發。「深入當地的生活,你才會知道他們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當時上海熱鬧的應酬文化有如一面鏡子,讓他看見自己內心的空洞,萌生想要離開的念頭。「創業那幾年我做了一些生意,但是我對於商業世界背後運作的邏輯其實不完全理解,我想去美國念MBA來真正理解它。」

站在世界殿堂而開闊了視野

「因為去了紐約,讓我知道走出世界時,自己站在什麼樣的位置。」身在世界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之地,在紐約進修的那段時間,他參訪許多全球知名的企業,更有多次機會聆聽像是創造奇異傳奇的執行長傑克•威爾許、《執行力》作者包熙迪和瑪莎•史都華……等大師親身分享。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當全球頂尖人才共同匯聚,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紐約讓他見識到時尚、文化、教育、美食、娛樂、藝術各領域需要如何出類拔萃,才能站上世界級的高度。然而,0八年的金融海嘯,也讓他親眼見證華爾街如何貪婪,導致全球經濟衰敗谷底。「有點像是921大地震之於台灣人,或是福島核爆之於東京人,那一種震撼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生命追求的是什麼?」

當林之晨再次回到這塊孕育他的土地時,他想做的,是把自己這一路得到的精神和滋味,用「創業」傾吐出來。他創辦「之初創投(AppWorks)」全力幫助早期的創業團隊,並致力推動台灣成為世界一流的網路產業聚落,至今他輔導畢業的新創團隊已經超過250個,之初已是亞太最大的創業加速器。

「我知道台灣如果要進步,就是要朝世界級的標準邁進。」在他心中早已勾勒一個藍圖,要讓台灣從沒落的產業中重新站起,成為世界級的網路強國。

※林之晨(Jamie Lin) 小檔案:

之初創投(AppWorks)合夥人。於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取得MBA,主修財務、經濟與創業。1999年創辦Hotcool.com 和中文知識管理領導品牌碩網資訊。2006年在紐約共同創立旅遊社群網站Sosauce及3D網頁遊戲製作公司Muse Games。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