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一起讀100本書吧!

新年做什麼?

李開復
user

李開復

2015-11-27

瀏覽數 65,750+

一起讀100本書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又到歲末年終,我誠摯建議每位年輕的讀者:1年能夠讀100本書。可能你們會問:「開復,你做到了嗎?」其實我沒有,但我人生中有3個階段曾經做到。如今回顧我的人生,我覺得最快樂、成長最多、得到最多養分的,就是那3個階段。

第1個階段大約5歲到11歲的時候,我父親買了各種的書籍,讓我在家裡閱讀。每當我得了好成績,父母親會給我獎勵,他們跟我說,「你要什麼玩具,我們可以當作獎勵給你,但是書不算獎勵,書你想買多少,隨時跟我們說我們就給你買。」,所以,當時我把書當作一種無限索取的禮物,貪婪地索取。也是那段時間,我對中國歷代的典籍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差不多6年的時間裡,我每年都能讀到100本書。

後來我去了美國留學,就中斷了一段時間,直到進了哥倫比亞大學。那時我算被逼著讀書,因為在哥大有個非常有名的核心課程,基本上1年逼你讀100本書,大部分是西方哲學、文學類書籍。

說實在的,那段閱讀時光不是特別享受。你可以想像,一個不是母語的人,到了美國,要讀這麼厚的一本書,每週要讀2-3本,壓力非常大。但是多年之後,當我回憶在哥大的那段時光,不論是我讀的柏拉圖,或者是Locke、Hobbs幾位英國哲學家的理論,還是莎士比亞,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其實人性的一切,在莎士比亞的書裡都可以找到,很多東方的智慧在西方的書裡也可以找到。我甚至可以說,作為一個理工宅男,為什麼到今天能夠出6本書,有些還比較暢銷,很大的理由,也是因為當時哥大逼著我每年讀100本書。

當然好景不常,畢業以後,我又回到我理工宅男的生活,直到2年前生病。生了病在家很多事不太適合做,所以我選擇讀書:有心靈的書,東方文化、歷史等,收穫很大。我覺得1年如果能讀100本書,這是一種享受,也是汲取養分的過程,更是最好的成長。

關於讀書,我想給大家6個建議,3做3不做,非常簡單的建議,應該適合每個人。

建議1 多讀不同意見的書

我覺得在東方長大的小朋友們常常被灌輸一種思想,認為書上寫的就是對的,讀了書要把它背下來。我覺得並不好,其實每件事情都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意見。我建議大家不要把書當聖經,多讀些不同觀點的書,而不是只讀那些你認為是你同意的,符合你觀點的書,嘗試讀一些有衝突的書。

如果你能多方面來看待同一件事,可以培養批判式思維。另一方面,就算你堅持原來的想法,也可以了解別人是怎麼想的,當你和對方辯論或持不同意見的時候,就可以用到。

建議2 多讀歷史

走了這麼長的路,看了這麼多事,讀了這麼多書,我發現歷史總是在重複,人類還是不斷在犯過去犯過的錯誤。如果每個人都多讀歷史的話,也許可以多了解人性、少走一些彎路。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建議3 要中西融會貫通

雖然中國古老的思想、文學都非常精湛,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我在哥大讀的那幾百本書,對我有深刻的啟發。如果有時間,我覺得還是平衡一下,讀東方的書,也讀你想讀的西方的書,比如英美哲學家的書、莎士比亞的書等等。

建議4 不要讀翻譯劣質的書

當你讀西方的書時盡量讀原文,因為翻譯的過程會流失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所以英文好的同學,可以讀原文書;英文不錯的同學,可以先把英文學好,然後讀原文書;實在不想學英文的同學們,那讀中文書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找好的翻譯來源。比如《賈伯斯傳》,我看了兩個中文版,翻譯水平差異很大。

建議5 少讀純理論的書

有些純理論的書,不是在過去實例的驗證之下寫成的,所以我更建議去讀有真實的事例穿插的書,而不是純理論。

建議6 少讀成功學

每次走到書店看到我的書被放到成功學,我就想低著頭走過去。因為,我覺得大部分這樣的書,其實很多是沒有實幹過的人把一些理論攢起來,讓你認為自己看完也可以成功的書。實際上每一個人不同,成功的模式也會不同。那些寫成功學書的作者,他們自己成功了嗎?他們有經驗嗎?他們分享的是攢來的經驗,還是自己的經歷呢?

所以我建議少讀成功學的書。如果你很想學習一些成功的典範,那麼我推薦多看自傳。而且是作者本人寫的自傳,而不是授權別人寫的,因為別人寫的也是攢出來的。最後,即使作者本人的自傳,也不要盲目地去學習對方的一切,因為每個人都不同,必須挑選適合自己的。(整理:張德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