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胖卡計畫:城鄉零距離

social Design 6》弭平數位落差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15-05-21

瀏覽數 6,100+

胖卡計畫:城鄉零距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我竟然在臉書上看到孫子的照片,太神奇了,」屏東旭海旁的小村莊港仔村60 多歲的阿嬤,透過胖卡工作人員的協助,搶先一步看到臉書上乖孫的照片,她感動地眼眶泛紅,急著向鄰居炫耀呢!

 

「胖卡」是什麼?一台胖嘟嘟造型的廂型車,以徐挺耀為首的4、5 位年輕人,利用假日開車到偏鄉僻野,用著台語或客家話,摻雜著國語,教著老人家用電腦。因為那輛12 萬買來的二手「麵包(台語:胖)車」,車上載的是數位麵包(電腦),且看起來胖嘟嘟的,所以這個夢想就有「胖卡」之稱。

現任潮網科技總經理、同時也是知名部落客「史萊姆」的徐挺耀,是胖卡計畫的發起人之一。胖卡計畫的緣起來自於一次奇妙的印度旅行,看到印度人沒錢,但仍很樂意學電腦。他想,台灣應更有本錢,發展數位應用。回國後決定自己跳下來,致力縮減數位落差。

很多單位在做數位落差採用補習班上課的方式來教老人學電腦,但上完了課,老人家回到家裡,卻找不到動機去使用電腦,電腦還是跟老人家沒有發生關係。「胖卡就是要讓老人與數位資訊發生關係,讓老人家覺得容易用、想要玩,且是有趣的,即使我們離開後,老人們還會繼續用,才算成功」。

不山不市,胖卡老爺車巡迴全台

初期沒有政府資源,徐挺耀決定拿出積蓄,還跟媽媽借錢,買了輛二手車,利用假日,開車到偏遠地方,教老人家用電腦。剛開始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就很單純載著筆電及網路設備,選擇「不山不市」的地方去,希望7 歲到70 歲年紀的人都可以學電腦。

不山不市,就是指不是山上、也不是城市的地方。因為第一代的胖卡是輛老爺車,爬不了山,所以不能上高山。不去城市,而是往偏鄉去,因那裡資源少,需求更強。

初期的胖卡很克難,一輛車開到花蓮,時速還不能超過50 公里,「因引擎會過熱,所以要開開停停,」徐挺耀回憶草創期,好不容易花了半天開到花蓮,上完課,天色已晚,也不敢開回台北,就把車留在花蓮,下週再安排台東的行程,「順便把車開到台東,再想辦法從西部開回台北。」

如此克難的做法,最大的安慰就是學員的回饋。有嫁到台灣的越南籍太太跑來上課,學會如何使用Google Map 以查詢家鄉的位置,甚至看到越南的媒體網站,了解家鄉的大小事,解了鄉愁,更讓她們感動到直向胖卡同仁說:「謝謝!」

還有一次,一位80 多歲的阿嬤,指名要找日本歌手美空雲雀的歌來聽。找到後屢試不爽,竟愛上電腦,每次上課都來點YouTube 裡美空雲雀的歌來聽,滿意的不得了。

當看到阿公阿嬤臉上從恐懼到露出微笑,「我們就知道做對了,再辛苦都值得!」在屏東負責胖卡計畫推廣的陳子逸說。

找到動機,70 歲老人也會學電腦腦

胖卡計畫執行多年來發現,家裡有電腦的老人家不算少數,但他們不會使用的原因是沒有動機。胖卡是讓老人們找到用電腦的動機,自然就會克服不敢使用的恐懼。

胖卡的做法是:如果要進到某一個社區或村落去減少數位落差,一定會跟該社區的發展協會理事長或村里長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是什麼?認識當地人的生活作息,並觀察這個村落的日常生活等各種動態。找到動機,才能讓這個村落即使沒有胖卡同仁在,也會繼續用電腦。

胖卡到屏東林邊鄉林仔邊的村落,當地主要經濟活動是務農,以出產蓮霧為主。與他們溝通後,當地產銷班提出想成立一個部落格與臉書的需求,希望能增加當地蓮霧網路直銷的機會。

動機有了,產銷班的所有農民也都有此共識,上課時間大多排在農忙後夜間課程,目標就是開發專屬於林仔邊部落格及臉書。經過不到1 年時間,林仔邊的農民就會使用臉書,更進一步開設專屬部落格。學員們拍照,放上蓮霧照片,並完成線上訂購單的設計,開始線上接單出貨。

同樣的,個人使用電腦,也要為他們找到動機:可能是與孫子通網路視訊電話、也許是建立個人臉書專頁,加入社群。更可能是為了上網看股價或看新聞、氣象等,這些都可以是他們學習的動機。

胖卡去年也曾到屏東滿州鄉港仔社區,去做新住民的數位落差調查。胖卡同仁發現新住民較沒自信,平常生活有些苦悶,不太容易笑。他們設計一個數位攝影課程,讓學員去拍照,再轉載到電腦裡,最後製作成一個相簿,並運用PPT 上台分享。結果學員很有自信的說著自己的照片、自己的故事,頓時,臉上露出不經意的笑容。

延伸到社工組織,提升社工數位

2010 年,第一代胖卡車終於開不動,拋錨在高速公路上。剛好,聯合勸募看到胖卡計畫,決定出資讓他們買新車,同時贊助他們部分人事費用,讓胖卡不要中斷。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另一項聯合勸募授與胖卡的使命是提升社福單位的資訊能力,也就是胖卡多了一項工作,就是協助社工人員更廣泛的使用資訊技能。

吳哲銘解釋,社工人員的專業是輔導協助個案,他們往往也對電腦不是很熟悉,即使會用,也仍停留在過去的文書工具,對新的應用軟體都很陌生,也同樣有恐懼感。

但目前有很多免費軟體可使用,在不需花錢添購軟體前提下,也能輕易使用,如Google 提供的行事曆及雲端服務,對社工人員來說就是好用又免費的軟體。

胖卡之前開始協助高雄亞鐳慈善會的社工人員使用電腦,剛好告一段落。

當來到高雄富民長青學苑教室裡,胖卡老師、前趨勢科技研發工程師莊哲昀正向社工人員解說Excel 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我加入個案的資料,半年後是否可以自動累積,不用再分別統計了,是嗎?」一位社工提問說。莊哲昀很有耐性的解釋,也向社工人員說明如何使用。

社福單位大部分都沒有專人負責IT 業務,而多分擔在社工身上,以原來在學校的電腦知識,繼續沿用。「但現在有雲端、有行事曆,可以幫社工更多的忙,」莊哲昀說。

最明顯的改善是,以往每次社工人員做個案訪視之後,需要填寫紀錄或是表格,最傳統的做法就是書面文件,好一點的情況是用電腦文書處理,但過一陣子後,如果要知道個案有何變化,單純的書面或文字是不容易看出端倪,而Excel 可以協助統計,看出個案的變化。

800 份便當,靠Excel 搞定

徐挺耀說了一個經典的案例,在台中一家社福單位,過去用人工方式處理每天發送800 份的午餐便當給老人。但這繁複的工作只靠2 位專責人員,統計每天中午的便當量及菜色內容,以因應不同老人的健康需求。如果這2 人有1 人休假,那就會大亂,無法順利出菜。

透過胖卡同仁的參與,並與營養師、配膳人員及該2 名同仁的開會討論後,改以Excel 方式登記,在電腦上就可做到個人化、客製化,針對每位老人的健康需求的不同而配菜,最後印製表單,交由配膳人員,輕易搞定一餐800 人的便當。

更有社福團體在看到Google 行事曆的好處後,自行運用行事曆做為派車表單,線上直接登記,並掌握派車概況,一改過去用紙張或白板的傳統做法。更有趣的是,台東某家老人照護機構,修女社工人員只要帶著一台平板電腦就可一次巡視多位老人,透過雲端資料下載,馬上就能掌握老人家一早起床後的各項生理數據(如血壓、心跳等),做為當日活動安排、飲食照護的參考。

找到施力點,盪桿更大能量

亞鐳慈善會理事長陳宗仁很感謝胖卡的協助,讓社工人員可以使用新的軟體,同時也間接讓老人們獲得更棒的照顧。

目前這個與聯合勸募合作的計畫已經執行第5 年,胖卡仍持續在社福團體的數位落差上提供服務與協助,今年也會協助輔導10 到15 個單位,透過胖卡的觀察和訪談深入了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再判斷該導入哪些工具,唯有循序漸進地讓整個組織願意嘗試改變,建立「人即是系統」的思維,才能在不停變動的需求當中,順利幫助社工人員提升服務效能,使這些在地服務的中小型社福團體更有力量,間接讓他們所照護的弱勢族群都能因此而受惠。

初心不變,也要保持彈性

當人們對網路的依賴愈來愈大,就如同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吃重,但我們要清楚人是主導科技,人是支配數位,而不是被科技及數位所挾持,最後漸漸失去主控權。

這是胖卡始終保持彈性與滾動思考的原因,沒有固定的做法,也沒有制式的教材,初衷只是單純地想協助每一個人快樂地使用電腦。

從2008 年計畫發起至今7 年, 胖卡累計超過1000 趟出車,服務的單位與組織也超過200 家,不僅走訪台灣的偏鄉角落廣受民眾歡迎外,更進一步前往越南實行跨國志工服務,並獲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獎(Prix Ars Electronica-InternationalCompetition for Cyber Arts),成為台灣近10 年唯一獲得此獎的社會創新計畫。

「胖卡是移動型的計畫,不會永遠的待在一個地方,」莊哲昀說。只要台灣有需要胖卡的地方,胖卡車就會滿載著熱情往目標邁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