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業圈近來可說是熱火燒天,滿天飛舞的都是「鈔票」!
不到兩個月,先由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宣布,將在台灣成立1億元的創投基金,扶植台灣創業團隊;國內隨後由國發基金跟4大創投合作的「創業拔萃方案投資計畫」,還有與9大法人聯合創立15億的本誠創投基金,目標都是在找年輕人創業。
當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宣布在台成立100億創業基金,這個消息像是平地一聲雷,阿里巴巴祭出的這份厚重「大禮」,讓台灣創業團隊躍躍欲試,同時也感到好奇,「究竟誰才是馬雲眼中的千里馬?」
創業,成為阿里巴巴生態系的活水
先看看阿里巴巴最近選出的2支台灣團隊,他們是「SaihuX」、「台客帶路」,闖過層層關卡,在馬雲的百川夢想創業計畫裡進入最終20強的決選名單。
阿里巴巴頂著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平台的光環,以及完整生態鏈的資源做後盾,創業團隊紛紛摩拳擦掌,想要成為阿里巴巴的合作夥伴。馬雲就是看好這一點,早早就在杭州湖畔設立創業大學並擔任校長。
這所學校只收創業3年以上、團隊超過30人的創業家,加上淘寶大學、阿里百川夢想創業計畫、在台港兩地設立的創業基金,阿里巴巴親自打造創業基地、舉辦創業比賽、設置海內外創業基金,一一打通各環節的創業布局,都是為了讓阿里生態圈可以再創奇蹟。
「魚幫水、水幫魚」互相效力,在百川夢想創業計畫裡,可以看出創業團隊對阿里巴巴的嚮往與期待,超過千隊的創業團隊相互競逐,為的是阿里提供的創業基金、基礎設施、業師指導與融資服務。
馬雲之所以如此積極地談創業,不難猜測到馬雲從阿里巴巴生態圈看到了危機,同時也看到了機會。
自建的生態圈總會遇到邊界,最好的突破方法就是借助外力,如果能將目光轉移到朝氣蓬勃的創業圈,結合原有的阿里生態圈,試圖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業大生態系。
但想要從馬雲手中拿到創業金可沒那麼簡單,2 支隊伍現階段獲得阿里巴巴的免費服務支持,也拿到進入百川創業基地的門票,接下來還必須接受36 小時的密集培訓,3 個月的檢驗期,最後脫穎而出的團隊才能得到阿里巴巴提供的500 萬人民幣創業基金。
對「SaihuX」跟「台客帶路」團隊來說,他們一點也不懼怕接下來的挑戰,因為他們已經具備讓馬雲青睞最重要的兩個特質。
第一是產品力,擁有「微生物」的草根潛力,從社群中找到最佳的商業模式;第二是擴充力,對創業團隊來說,指的是產品本身的延展性,但對阿里巴巴來說,指的是串接阿里生態系的相容性,也就是數據共享的加乘價值。
1 SaihuX 「 微生物」的草根潛力
馬雲曾說:「大象+獅子,未來也打不贏『微生物』。」蚍蜉撼樹,靠的就是草根力量。數億人在網路上的小生意,變成了全球最大的生意,雙十一光棍節、在美國成功IPO,再再證明了這個「微生物」奇蹟。
阿里巴巴的成功證明,「微生物」的草根力絕對是創造未來新經濟模式的關鍵因素,這個原則,也同樣落實在他的投資策略。知識社群平台「SaihuX」與生俱來的社群基因,正是他們受到阿里巴巴青睞的原因。
「如何煮出最有媽媽味的家常菜?」、「b-box 原來可以這樣學」從職場技能到個人興趣專長都可以是教授的科目。「SaihuX」就是閩南語「師傅」的意思,看中每個人都有傳道、授業、解惑的需求與條件,建立線上知識市集,藉由師傅與徒弟的互動,打造出知識社群的商業價值。
對比其他線上教學的單向互動,SaihuX 更看重人與人之間的社群交流,更重要的是,「師傅」跟「徒弟」的角色是流動的,每個人都可能是師傅。
7 個平均年齡30 歲的年輕人,是SaihuX 的幕後推手,擁有創業團隊熱血直言的特質,即使前一天因為濃霧滯留在機場睡不到半小時,介紹起SaihuX 的服務,眼神還是自信的發光。
SaihuX 執行長王祥宇開玩笑說,「我們團隊的結合是場孽緣,但我們再也找不到這樣適合的夥伴。」同樣身為創辦人之一,SaihuX 大中華區營運副總裁劉韋男解釋,他在大學時期就有創業經驗,因為團隊理念不合而失敗收場,「夥伴」成為他最看重的創業條件。
SaihuX 成員常常分隔廈門、台灣兩地工作,甚至還要到杭州參加比賽,3 地遠距合作還是能在一夜之間把重要的任務完成。
從團隊信任合作的重要性,他們更加珍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也是為什麼要讓SaihuX 充滿人味,而不只是課程的冷冰冰教學的原因。
馬雲曾說,DT 時代(data technology,數據科技)的核心精神就是分享與利他。知識也是相同的道理,擁有無限資源的特質,讓人們更加樂於分享所知。
「知識是有價,且具有無限傳遞的特質,」王祥宇從「人」為出發點,看到知識交換的商機,知識社群的對答互動,O2O 的多元教學形式,未來可以延伸出更多附加價值,像是課程推展以及會員資料的建立,社群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資產。
劇作家蕭伯納說:「你和我各有一個蘋果,如果我們交換蘋果的話,我們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當你和我各有一個想法,我們交換想法的話,我們就都有兩個想法了。」SaihuX 相信,每個人都能發揮自我價值,讓每個人擁有更多元的想法,就能推動世界進步,讓社會變得更好。
2 台客帶路 產品延展性 + 生態系相容性
除了產品本身具有草根發展的潛力,為了實現生態系的目標,阿里巴巴會選擇與他們服務能達到最大相容性的產品,「台客帶路」就是最佳的例子。
「服務串接與支付合作的潛力,是阿里巴巴選中我們的原因。」慧遊科技執行長遲玉琛說明,「台客帶路」鎖定來台旅遊的最大宗陸客提供私房行程規畫、機加酒的基礎服務,還有土特產購買的電商購物,以及在旅遊當地找到同鄉的社群功能,而這每個環節,都是阿里巴巴生態圈可以支撐的服務項目。
聚焦產品特質來談,與阿里生態系的多元串接,其實指的是產品本身的延展擴充力,目前市場上的旅遊服務平台競爭激烈,異業結合的擴充力就是差異化的關鍵。
「相較於其他旅遊平台做的單點服務,我們是高整合度的一站式服務。」遲玉琛認為,現階段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陸客,像是與社群平台微信、QQ 的合作,提供行程規畫的旅行社、土特產的訂購支付平台串接,這些技術與資料的相容性,是讓台客帶路在眾多旅遊服務平台中得以異軍突起的主因。
知己知彼,是「SaihuX」與「台客帶路」能闖入20強決選的成功關鍵,不僅要了解競爭對手,以及自己的產品,在熱錢迅速湧入台灣的同時,了解投資者的本意是否與自己的目標相同,還有投資者扮演的決策角色比重,這些都是創業家在面對資金挹注時必須再三審慎思考的關鍵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