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定會有標準答案嗎?
對公益旅行家褚士瑩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並不是找到一個讓父母、老師及社會滿意的標準答案,而是享受每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很多人羨慕他過著多彩多姿的生活:旅行過上百個國家、四處演講、學習各種語言,就連他所從事的國際NGO工作,都看起來那麼酷。但是在大多數人只需要煩惱明天的數學小考時,褚士瑩卻在餐廳賺錢養活自己,同時還要兼顧學業,即使是聯考的前一天,他也不認為自己的學生身分可以帶來不同於他人的特權。
特殊的家庭教育,讓褚士瑩很早就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跌倒了、失敗了,你還是可以隨時重來,你會愈來愈勇敢強壯,擁有足夠面對一切的心靈。
放手,是褚士瑩從父母身上獲得最寶貴的人生禮物。但是褚士瑩卻也觀察到,大部分的台灣父母太晚放手讓孩子獨立,所以年輕人習慣躲在舒適圈裡,卻從來沒有想過: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很多徬徨迷失的人,希望透過旅行、打工度假等方式,找到人生的答案。褚士瑩也鼓勵年輕人趁早到世界進行探索,但是在出發之前,你應該知道問自己哪些問題?如何讓每趟旅行更有意義,而不只是換個地方自我放逐,逃避現實?以下是褚士瑩的精彩分享:
問題 1
我不知道如何證明自己的價值?
解方:走出台灣,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你覺得自己價值多少?」最近褚士瑩到大學演講時,常常會問年輕人這個殘酷的問題。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只能找到月薪2萬2000元的工作,而且並不喜歡這份工作;如果這時有老闆願意出5萬元,但一樣是你並不喜歡的工作內容,你願意接受嗎?
很多人會開始猶豫,如果一樣是做不喜歡的工作,是否應該一切向錢看,選擇薪水最高的工作就好?
「這是因為年輕人沒辦法證明自己的價值,」褚士瑩觀察到,太多雇主和媒體都告訴年輕人,你過去引以為傲的學歷、專長、證照都已經貶值,大家都想知道,「到底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如何找到問題的解答?「去打工度假吧!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價值!」褚士瑩提出了一個極端卻非常直接的解決方式。褚士瑩說,唯有真的踏上澳洲,實際到農場採水果,你才會真正相信,即使是一個沒有大學文憑、沒有亮麗多益英檢成績的18歲青年,都能夠憑勞力賺到新台幣12萬元。
「自此你對自己的價值,會有全新的認識體會。」褚士瑩說,年輕人當然不可能一輩子都靠打工度假賺錢,但是當他知道自己擁有12萬元的價值時,他不會再汲汲營營於幾千、幾萬元的差異,求職時的考量重點變成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工作,喜歡到即使薪水只有2萬元,自己還是願意做?
「唯有找到自己真正想做、非做不可的事,你才會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做到最好。」褚士瑩說。
問題 2
當大人好辛苦,可不可以不要長大?
解方: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找到自己的線條
仔細想想,從小到大,父母師長最常對你說的話是什麼?答案十之八九是「把書念好,以後想做什麼都可以。」只要扮演好學生的角色,其他事情自然有父母打理妥當;但是出了社會,年輕人才突然意識到,從此之後,你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害怕與逃避,愈來愈多人躲在學生的身分背後,不敢長大。
對褚士瑩而言,太晚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獨當一面的大人,這是台灣青年始終像彼得潘一樣,拒絕長大的真正原因。「我常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就是放手。」16歲就搬離家裡、經濟獨立的褚士瑩,很早就學會每件事、每個決定,最終都要由自己負責,但也因為自己對自己負責,反而可以用更自由的方式探索世界,從中發現自己的喜歡、適合、討厭與不擅長。
在父母的羽翼與熟悉的舒適圈裡,很難真正學會獨立。面對這個生命困境,褚士瑩建議:「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去做回自己,至少給自己一次活得像自己的機會。」在打工度假長達1年的時間裡,小至自己洗衣服、做飯;大至決定做什麼工作,你必須學會自己安排生活的每一件事,沒有人會給你正確答案。你也可能在1個月內換了4次工作,用最沒有壓力的方式實驗自己的種種可能性,你才會愈來愈清楚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做什麼工作,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線條。
問題 3
旅行是改變人生的萬靈丹嗎?
解方:用開放的心胸上路,重新認識世界及自己
失戀了,去當國際志工!失業了,對工作沒有熱情了,去打工度假!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去印度流浪!「太多人把旅行當成改變人生的萬靈丹了,」褚士瑩認為,若你以為任何問題都可以透過旅行找到答案,結果注定要失望,因為心態若沒有改變,即使換了環境,牛牽到北京也還是牛。
所以褚士瑩特別設計出一份人生問卷,希望每個想要出國旅行、打工度假的年輕人,可以先誠實地問問自己:我是否有需要出國?我出國的目的,是為了逃避原本的生活嗎?我想獲得的東西,一定非要出國才能學到體驗嗎?想清楚再出發,才不會漫無目的地遊走,愈旅行愈茫然迷失。
褚士瑩認為,旅行的真諦與價值在於讓每個年輕的生命有機會丟掉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用自己的眼睛親眼去看、用自己的雙手親自去觸摸到這個世界,用開放的心去探索世界與自己的更多可能。
褚士瑩直言,旅程結束後,有很大的機率是:你仍然沒有找到生命的答案,你不會因此找到一份超好的工作,也很難成就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透過旅行,你會看見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許多和自己同齡的人做著自己做不到的事、勇敢地做著自己不敢做的夢,這才是未來能夠支撐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也幫助我們思索,自己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了目標,才會努力,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