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要認識的中國賈伯斯:雷軍

葛翰勳
user

葛翰勳

2014-12-30

瀏覽數 4,650+

你要認識的中國賈伯斯:雷軍
 

誰是2014年亞洲年度商業人物?《富比世》雜誌千挑萬選的第1名,就是被視為「破壞者」(Disrupter)的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

雷軍接受訪問的心得只有一個字,就是「Focus」,Focus、Focus、Focus⋯,不斷聚焦。

2010年竄起的小米機,以低價之姿吹皺了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一池春水。

2014年熱賣6600萬支,是2013年整整2倍,上半年55億美元營收入袋,淨利多達5億6600萬美元,穩坐中國市場龍頭,在世界排名第3,與蘋果、三星競逐全球市場。雷軍向來只走自己的路。別再以為便宜手機只是山寨機,雷軍手上的高CP值小米平價手機,居然能與蘋果、三星高階手機一較高下;而不定時的網路快閃流血價拍賣,讓其他業者措手不及,也重新改寫市場遊戲規則。

■英雄不怕出身低苦幹成為中國賈伯斯

創新,向來是在紅海中殺出一條活路的解方,但創新與破壞切不斷分不開,不見得人人敢做,也不見得人人挨得過。

身價99億美元,名列中國第8大富豪,每次新品發表,45歲的雷軍總是親自上陣,T恤加牛仔褲的輕鬆裝扮,簡報鏗鏘有力的節奏,讓他有了「中國賈伯斯」的稱號,有些人索性叫他「雷伯斯」。

這位中國賈伯斯作風並沒有稱號般的洋派,不說英文,也很少出國,每週工作超過100小時,靠著埋頭苦幹撐起一片江山。出身湖北,雷軍並非名校畢業,但想拿下江山的大夢,並沒有因為環境而自我設限。

受電影《矽谷之火》(FireintheVally)影響,大四時與同學成立公司。23歲進入金山軟件,短短不到6年,在29歲便當上CEO。金山雖然是老牌子的軟體公司,什麼都做卻什麼都不精,雷軍決定放手一搏,把金山做到上市,之後見好就收離開老東家。

讓外人猜不透的小米策略,在此便能窺見一二。離開金山後成立小米科技,隔年2011年卻又被選為金山董事,回頭接管老東家業務,多角化的事業群開始整合,也奠定了小米能一飛沖天的好體質。

■少算一個0,小米比想像還值錢

「4年前我犯了一個錯,小米的價值,我少估了一個0,」接受《富比世》訪問時,雷軍豪氣萬千地說。創立小米科技時,市值僅10億美元,並以100億美元為目標,但他說他錯了,小米的價值應該是1000億美元才對!

《富比世》分析,雷軍可以讓小米機穩坐山頭,王牌就是他價格破壞的銷售模式。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低價,永遠是小米的核心。不走傳統門市與媒體廣告的促銷方式,只著重網路銷售,消費者能享9折優惠,還能省下門市人事費用。而每筆消費形成的「大數據」更成為小米最佳銷售利器,針對客戶資料寄送客製化的訊息,不定時舉辦流血價快閃拍賣,在2013年更締造90秒內賣出10萬支小米機的驚人業績。

同樣的行銷手法,也成功的複製到周邊的國家。在印尼,40秒內賣出1萬支手機,而香港、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都是雷軍欲攻下的目標,他引述了日本動畫《銀行英雄傳說》中的一句話──「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our journey is the ocean of stars)」,來強調小米布局全球的野心。

■Focus新興市場,對IPO零追求

但有趣的是,雷軍並沒有把歐美市場納入規畫。

歐美與日韓等國家,專利的防堵太多,官司的風險恐耗盡成本,不如就把重心放在新興的亞洲國家,平價的小米不跟高階手機硬碰硬,不走蘋果或三星的路,自己的市場自己開發。

自從馬雲的阿里巴巴成功打進紐約證交所,許多人都在看,同樣被視為中國科技業奇蹟的小米會不會跟進,雷軍淡定的表示:「5年內沒有IPO的計畫」,並重申他的目標是把小米打造成中國第一品牌,讓它成為一間國際公司。就如他受訪時所說,「最重要的,就是Focus,專注、專注還是專注。」專心經營亞洲市場,不要什麼都拿,穩健走出自己的路。

■不斷投資,整合資源壯大市場

「有件事很重要,就是小米不會什麼都做!」雷軍表示,與其以競爭拿下市場,不如用合作把市場做大。投資新創團隊,分享其技術,並以自身市場優勢做交換,締造雙贏的局面。

鎖定網路業,一路投資20多家公司,樂淘、凡客誠品、拉卡拉、華策影視、丁香園等(詳見左圖),都是中國竄起的科技新秀,除了技術,數位內容的分享,也讓小米的產品更加多元。

雷軍的投資哲學與其他人有些不同,他不看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人」的素質,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便說:「他做投資,看人,人對了,下一秒錢就到你帳戶裡。」對人才的大膽投資與尊重,讓被投資的團隊更義無反顧,反而帶起了產業的良性循環。

■不只手機,Content is the King

不斷的投資,技術資源分享之下,小米還推出了電視、平板等產品。而49吋的小米電視,在2014年雙十一熱銷3萬7000台,也昭示了智能家電時代的來臨,硬體升級有其必要之外,數位內容也必須到位。

2014年11月,雷軍便投資3億美元在娛樂影音網站「愛奇藝」,也與優酷網合作,以使用更多的內容。雷軍強調,小米價值不在於硬體載具,而是「裡頭有什麼」,有了數位內容,小米才能永續經營。

敢跟別人想得不一樣,讓小米不再是手機公司,拿掉框架,反而替雷軍帶來龐大的財富。智威湯遜大中國區執行長TomDoctoro提到,社交媒體等網路行銷讓小米產生規模經濟,這種由下而上的行銷策略,仍需靠更多的線上關係維護。小米的成功能不能繼續引領潮流,面對最新銷售數字下滑報告,TomDoctoro語帶保留的說,「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