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鄉間廟口曾有這樣一群人:每逢過節酬神,一個野台搭好、一人兩手各一只偶,飛天遁地、刀光劍影⋯⋯由布袋戲操偶師、樂團組成,他們專跑單幫,更是3 到6 年級生最香甜的回憶。
你想過這種街頭演出的布袋戲,竟然可以在電影院放映,更扯的是,還是3D特效加動畫CG,不會輸《少年Pi 的奇幻漂流》和《阿凡達》?是誰帶領所有台灣人做這種超越好萊塢的世紀大夢?
在二代接班中,「創新」兩字是眾多接班人煩惱不已的課題。一代打江山通常以量致勝,但是到二代擴張企業要維持利潤成長,又要不失企業價值,在量與質之間搖擺不定。如果二代不小心掉入形式上創新的陷阱,那企業還有沒有可以感動人的「心」?
「如何為企業注入靈魂?」是稻盛和夫的盛和塾裡不斷辯論的問題。只有經營者能為企業注入靈魂,有人才有心,有心才能抓住市場,有心企業才能傳承百業。
霹靂布袋戲從日治第一代黃馬廟口前的「錦春園」,第二代黃海岱「五洲園」增加戲偶天地通,第三代黃俊雄開啟電視雲州大儒俠史艷文,第四代黃強華、黃文擇創造半神半聖亦半仙的素還真,所有人都在期待近百年歷史的霹靂,下一步究竟要用什麼感動人心?
廟口神話拋出的掌中戲,只見戲偶一翻身,躍上舞台的是如同好萊塢3D電影,名叫《奇人密碼》。從劇本開始由第五代黃亮勛主導,跳脫素還真光環,從張騫出西域寫起,創造新木偶阿西,還自創「羅布語」。
一般對布袋戲該有的印象,這部電影全顛覆了:不只台語,還是國、台、自創羅布語三語發音;不只有新木偶,還有個非人造型、可愛丑角的虛擬角色「跩鴨」;不只戲偶實拍,還搭配大量動畫效果,特別的是,已經從電視布袋戲2D手法走向立體3D電影。
面對這種創舉,有人看完感動得起雞皮疙瘩,有人驚呆「台灣居然做得出這種東西」,也有人抱著質疑眼光檢視:「傳統布袋戲精神是否也跟著顛覆掉了?」
自第四代成立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後,第五代接著創辦大畫電影文化(前身大畫動畫公司),另還有子公司偶動漫娛樂、大霹靂國際行銷。隨著布袋戲轉為企業進入標準化,新生代黃亮勛反而開始運用非傳統布袋戲的元素,為霹靂注入意想不到的元素。
黃亮勛不斷和自己對話:公司形式的霹靂布袋戲對自己來說是什麼?布袋戲又該如何不被時代淘汰?
■問自己:你憑什麼活到現在?
霹靂「心」法1 挑戰自己
為無生命的東西,注入「靈魂」化為有生命,讓台上戲偶活靈活現,無論是行俠仗義、奸險巧詐,說的演的都是台下人生。這就是布袋戲的精神。布袋戲能不能延續下去,全靠這「靈魂」是否具有生命力。
黃亮勛的3D電影從張騫出使西域講起。在西域,張騫找到神祕礦石萬鵲和奇人設計圖,帶回中原成為張家的傳家寶;張騫兒子張猛用這份設計圖製作出無生命的奇人阿西,並用礦石萬鵲賦予生命,然而張猛卻因製作奇人而遭到追殺,其子張墨、張彤在阿西保護下被救了出來。他們發現萬鵲會隨時間消逝,為了維繫阿西的生命,展開一場尋找答案的冒險之旅。
張墨兄妹尋找「萬鵲」這個作為能源的奇妙礦石,能為無生命注入靈魂,像布袋戲,是由人為無生命的戲偶注入了生命力,一代接一代找新的能源,維繫布袋戲的生命。而黃亮勛透過全新劇本和3D動畫,就像「萬鵲」這個新能源,也企圖為傳統注入新的價值。
早在第三代黃俊雄時,霹靂一度遭逢危機。當時布袋戲幾乎被其他娛樂取代,特別是電視,街頭巷尾都在看連續劇、棒球,還有誰要看布袋戲?不!就是這個谷底,黃俊雄一翻轉手中戲偶,反而開啟了電視布袋戲時代,主角史艷文紅極一時。而在第四代黃強華、黃文擇的霹靂之下創造出素還真,還將布袋戲搬上國家劇院、電影戲院,甚至到美國播映,青出於藍。
黃亮勛說,創新是霹靂核心價值,也是家族至今不斷追求的,就像追尋「萬鵲」,找到永續經營的動力。
為什麼要不斷創新?創新的價值是什麼?「挑戰自己」,黃亮勛說,他正在解構布袋戲的文化元素,打破既有的框架,重新建構布袋戲的新樣貌。
對他來說,「偶」是承載親情、友情、愛情的載具,裡面有著文化的脈絡,文化脈絡意思是過去到現在有關台灣人生活的一切。因此面對有人質疑:「為什麼布袋戲不是講台語?」以文化就是生活的論點來說,黃亮勛就要反過來問:「台灣人說的語言有國台雙語,為什麼布袋戲不能講國語?」
這是打破過去「形式」的創新,從霹靂外飛衝進來的新點子,回頭為霹靂注入新生命價值。「布袋戲文化要延續下去,就是要創新;創新,就要年輕人來做。」
■從2D電視腦升級3D動畫腦
霹靂「心」法2 接班?還是創業?
誰能為戲偶注入靈魂?答案只有人。黃亮勛說,3D電影為阿西尋找新動能的張墨兄妹,就是自己和霹靂布袋戲的最佳寫照。過去把布袋戲當傳統,只看得見缺點,但現在來看,黃亮勛說,布袋戲是家人,跟旁人把它當寶的想法不同,他要為布袋戲注入新能量,因此他覺得自己不太像在接班,反像在霹靂「創業」。
說這番話的第五代黃亮勛,是台大生化科技系畢業高材生,研究所讀的是政大智財所,雖說如此,但他學生時代最喜歡的是玩樂團,像「文青」,沒想過接班。那時他正研究獨立樂團,特別喜歡冰島後搖滾(post rock)這種打破既有概念,用搖滾樂器做出非搖滾的音樂,以不安於現狀精神去實驗、創造新風格。
他發現冰島後搖滾雖是獨立音樂,卻深受各年齡層冰島人歡迎,因不拘泥形式加上文化探索,而被市場接受。黃亮勛開始反思:不只獨立樂團,台灣很難看到這種文化脈絡,往往是模仿形式,卻抓不到真正靈魂,這靈魂必須回到自己的文化去找才行。這讓他想到霹靂,有沒有辦法用新方式再整合舊東西?
想用新方式整合舊東西的還有他父親黃強華。他的夢比兒子更大,提出拍3D 電影的黃強華為技術頭痛時,碰巧3C 世代兒子加入,兩隻手掌才終於合拍。接班黃金時機,在兩代思想交集電光火石的瞬間。二代創新卻被一代阻擋,一代守舊卻害了自己,創新傳統要達成共識,就要一代願意放手,二代讓人放心。
過去霹靂是由黃強華一手掌握劇情,但這次他放手讓黃亮勛全部自己來。黃強華放心關鍵是,黃亮勛有次說:「一個人如果能把一件事、分內的事做好就非常好了。」專注、全心投入,這是身為父親最在乎的。
要二代創新,一代給的空間有多大,二代成就就有多高,黃強華不會先給兒子打問號,他觀察黃亮勛很久,覺得時機到了才放心交手。
有趣的是,這場父子聯手是2D電視腦vs.3D動畫腦的鬥智,是布袋戲和文青的正面交鋒。相較闖蕩演藝世界、見過風浪的父親,兒子細膩很多、思索也更多。黃強華放牛吃草,反而讓黃亮勛有更多機會自我對話,3 年內從一路撞牆到砍掉重練,終於完成電影。
■有靈魂就有國際市場
霹靂「心」法3 從街頭到世界為家
以霹靂來說,黃強華兒子黃亮勛是大畫電影文化創辦人、偶動漫娛樂藝術技術總監,負責電影,他妹妹黃政嘉擔任品牌行銷。黃文擇兒子黃匯峰在虎尾總部跟父親學配音,他妹妹黃政齊擔任電影製片。在傳統與創新間,新生代的霹靂儼然成形。
「偶」像,最終還是取決於「心」。心所代表的生命力,在文化上變成突破形式框架的「創新」,在經營上變為永續經營專注的「心」。「偶」承載親情、友情、愛情,承載時代意義,承載台灣文化,霹靂想對觀眾說什麼?是否能載著這些意念飛向世界?黃強華說:「做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做永遠都不會成功。」
■五代如何青出於藍?
二代接班遇難關:
Q1 創新如何克服風險讓市場埋單?
Q2 創意團隊如何加強專業經營能力?
Q3 如何建立家族企業的經理人接班制度?
霹靂布袋戲推出3D電影,跳脫原有劇集開發新產品,透過創新拓展新市場。其實一般來說,產品在進入成熟期後都會面臨挑戰,因此創新勢在必行,特別是企業接班,創新是二代必須思考的課題。但進入成熟期後,如何能再創高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周建宏提到,創新時機是一大重點。以下圖為例,創新應該在達到頂峰前,也就是進入成熟期不久,事業如日當中時,如此才能青出於藍,形成漂亮的黃金曲線。
以霹靂創新來說,周建宏分析霹靂需思考3件事:
● 如何透過行銷擴大市場:思考既有內容如何行銷創造價值,從在地走向國際,特別是中國與全球的華人市場。
● 如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龐大智慧財產如何整合應用?霹靂需從創造價值到授權使用、法律層面等思考。
● 如何規畫長遠經營制度:長遠眼光來說,二代現在就要思考如何從家族轉經理人經營,是霹靂長久的關鍵。
Q1 創新如何克服風險讓市場埋單?創新 往往帶來風險,如何克服風險並讓市場埋單?如何提高創新成功率?
周建宏提供以下建議:
● 創新分兩條線進行:先在舊有事業外開創新事業,放手創造,再將這些新可能導回舊事業,讓舊有事業翻身,讓新舊事業都不斷創新成長。如此就可在不挑戰舊有消費者口味下,開發新口味,同時讓新、舊消費者都能接受。
● 分散風險:透過上市櫃讓更多股東共同承擔風險,分散風險。
● 創造後續效益:新產品可設定主打國際,並以授權、周邊產品來提供發揮後續效益。
Q2 創意團隊如何加強專業經營能力?
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家族企業經營管理也需與時俱進。如何加強管理能力?周建宏建議可直接找專業經理人補足。以霹靂為例,延攬新人才重整財務系統、加強行銷能力、培養編劇專業智囊團、配音也要尋找接班,強化團隊。
Q3 如何建立家族企業的經理人接班制度?
承上題,家族企業走經理人接班是趨勢,企業尋找經理人常以單一專長為主,但接班人才需顧及全方位而非單一專長,這是經理人接班的挑戰。企業若文化強烈,可先建立制度,先有制度再找人才,較有機會找到理念相合的經理人。周建宏認為,家族企業經理人接班需思考:
1 經理人接班制度是否明確?
2 經理人能力是否達到經營者高度?
3 經理人是否能夠適應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