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1000個力量,讓愛心「剪」不斷

陽光種子義剪團》

劉子寧
user

劉子寧

2014-10-31

瀏覽數 7,650+

1000個力量,讓愛心「剪」不斷
 

你可能難以想像,竟然有人窮到沒錢剪頭髮?但是鍋蓋頭的記憶,就是來自窮人用碗公或小鐵鍋蓋住,多的頭髮就剪掉。

一根頭髮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尊嚴,「如果我們可以做得到,就盡量去幫他們。」

「陽光種子義剪團」的戴明勳,從2010年開始,每逢單月就帶15名設計師幫150位身心障礙者義剪頭髮,雙月則帶25名設計師幫250位身心障礙者義剪頭髮,單月只剪男性、雙月則是男女都剪,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剪過至少一萬多人次,若以剪髮的平均價格(150元/次)來算,替身心障礙者至少省下150萬元的剪髮費用。

在桃園楊梅的啟智中心,早上9點開始就熱熱鬧鬧,因為這一天不是尋常的日子,這天,是所有人都期待的剪髮日。

50個院友聚集在一起,25位專業的髮型設計師專程過來楊梅替他們服務,有些設計師甚至老遠從台北、新竹等地區過來,就為了在這3小時之中,為這些院友剪一個讓他們滿意的髮型。

有趣的是,戴明勳不只是義剪團的團長,他還同時是專賣美髮用品的明佳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謙虛的他自己笑說,是因為業務常常會接觸美髮店的關係,才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找到這麼多有愛心的設計師一起加入公益活動。

但如果你有機會走進戴明勳的辦公室,你會發現一整個櫃子上,疊滿了各式各樣的感謝狀,有的是幫助育幼院、有的是幫助學校,甚至在今年8月時還透過臉書的召集,為平時義剪的楊梅啟智中心募到一台復康巴士,讓地處偏遠的院友們終於有機會可以見到外面的風光。

做愛心,很簡單,要長期做,卻很難。但戴明勳從未放棄過,因為他相信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就像是把陽光的種子種在土裡,終有一天會發出更多正向的光明力量。

小時候的鍋蓋頭,長大的義剪動力

每一段愛心的故事背後,總也會有個動人的故事。

戴明勳小時候家庭環境不好,從小由祖父母帶大,貧困的環境讓他非常了解吃苦的滋味,而那時的他跟很多鄉下的孩子一樣,連晚上想念書的電燈費祖父母都想省下來,更別說花錢帶他去剪頭髮。

「現在人很難想像,怎麼會有人窮到沒錢剪頭髮?但事實上我們小時候就很多馬桶蓋的頭,都是用碗公或小鐵鍋蓋住,多的頭髮就剪掉,」戴明勳回憶道。

這個鍋蓋頭的記憶一直藏在他的心中,當他開始有能力幫別人脫離沒錢剪髮的窘境時,他就開始投入義剪的活動。從10 多年前開始,戴明勳就會趁空閒時帶著設計師去幫育幼院這類機構義剪,也由於他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更能體會小孩羨慕人家有正常的家庭,有爸爸媽媽的滋味。

那時的他還沒接觸到楊梅啟智中心,直到2010 年,他一個朋友提到啟智中心裡面有時會發生一種情況,就是去義剪的人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人都剪成光頭或平頭,卻沒考慮到對方可能是女生;或以為對方是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就忽略身心障礙者也有對自我形象的尊嚴。

加上當時啟智中心的義剪需求量很大,250 人的數量讓其他義剪單位力不從心,於是戴明勳就一口答應,接下義剪,而一答應,就是3年。他沒有一個月爽約,固定帶著自己找來的設計師去幫忙啟智中心義剪。

也許是因為從小在困難環境下成長,戴明勳比其他人更懂得弱勢者的辛苦,從求學過程中就投身服務性的社團、當義工,像是他常去兒童之家幫忙打掃、包水餃、唱歌給小孩聽,「這種沒有人關心的小孩其實有種說不出來的苦,因為我自己經常有這種陰影在,所以我覺得可以幫助他們有笑容,這樣子就夠了。」戴明勳淺淺的微笑,眼瞳的深處投映著櫃子上那些數不清的感謝狀。

從沒這麼美過!他們拚命照鏡子

折翼的天使們,雖然無法飛翔,但他們與其他天使一樣,都有著美麗純潔的臉龐。

2年前,啟智中心舉辦了一個耶誕舞會,中心的老師們在250人裡面挑了10對男女練習舞步,希望可以在舞會當天表演。為了完成這項活動,他們請戴明勳找來化妝師、美髮師甚至美甲師來幫這些病友打扮。

耶誕舞會當天化妝師們都非常驚訝,他們難以想像世界上有人一輩子沒有弄過頭髮、一輩子沒擦過口紅。而當這些病友一個一個被細心的打理過後,可以看到他們身上洋溢著興奮、雀躍,跟難以形容的快樂。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許多家長在那天掉下眼淚,把那次的照片珍惜的留著,甚至在過後幾年裡還是對那次舞會念念不忘。對這些辛苦的父母來說,他們從孩子出生之後的每一天都在為他們的生活及未來苦惱,這些苦惱讓他們忘記,自己的孩子也是天使,他們也同樣有張美麗的面孔。

戴明勳回憶,那天晚上病友們到處照鏡子,到處跟別人說自己很漂亮,那一個瞬間,他覺得為了那個霎那的感動,甚麼辛苦都是值得的。「公司一天到晚在拍髮型Modal,但這次感覺完全不一樣。我們的幫忙可以讓他們這麼快樂,真的難以想像。」

其實對任何設計師而言,義剪都是一個不簡單的心路歷程。如果你有機會進去啟智中心,你一定會震懾於他們的長相、扭曲的表情或動作,但雖然如此,他們的感情卻與常人無異,他們會愛美、會生氣,更好玩的是,他們甚至還會挑哪個設計師比較漂亮。戴明勳就笑說,漂亮的設計師常常會收到愛慕的紙條,可能還寫著電話,「但那個電話根本就打不通!」

但相對於病情較輕的人,也有一些人是很難剪的,因為他會發作、會癲癇,有些人甚至會有攻擊動作,常常要4、5個人才有辦法剪。很多第一次參加義剪活動的年輕人會害怕,遇到那些坐輪椅的、躺著的,或是流口水、大叫,甚至頭上有很多瘤、膿、血水,都是對設計師的挑戰。

但在認識這些折翼天使的過程中,參加義剪的設計師卻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體悟,「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來剪一剪,心情就好了,因為你會發現你自己有多幸福。」

1000人的1000元,大於1人捐1000萬

如果今天有1000個人各捐1000塊給你,湊滿100萬;跟1個人一次捐出1000萬,你想選哪個?

正常的人都會覺得後者錢比較多,力量當然更大,但戴明勳卻不這樣認為。他寧願選擇前者,因為他知道,在公益活動裡面,旱地需要的不是一場傾盆大雨,而是長長遠遠的、溫柔的雨季。

去年年底時,楊梅啟智中心跟戴明勳提到,中心的交通工具僅仰賴唯一1 台9人座巴士送病友就醫,在不敷使用的情況下決定發起復康巴士募款,但情況卻不理想。

剛好那一陣子戴明勳在FB上很活躍,文章達到1萬多個讚及上千的轉貼,這給了他一個靈感,決定在FB上發起群眾募款,目標是達到1000個人響應,每個人不多不少、只要捐出1000塊,「這樣對方的經濟壓力不會那麼大,就算最後只有3、400 人,那至少也多了這些人知道楊梅啟智中心的存在。」戴明勳說。

但是,就連在知名群眾募資網站上都未必能號召到1000 人,更何況是很容易洗版、受到演算法控制的FB?

戴明勳立刻就嘗到踢鐵板的滋味,發起的第一個月只有不到50 個人參與,那時候身邊的朋友也笑他,幹嘛自己給自己設定天文數字,設個100人不就好了?但對戴明勳來說,他心裡只想著「不管最後能不能達成,我就是要去做!」

也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找一些企業、社團來幫忙,一次湊足100 萬?但他說,他的目的是大家心甘情願付出自己的愛心,不想要募來不樂之捐,「如果我找社團找朋友,很可能就是賣面子。」另外,他也考慮到更長遠的未來,「就算有社團願意直接捐一台車,那明年怎麼辦?或是他們要怎麼去養這個車跟司機?這不能只是一次性的捐助。」

「我的目的不只是一台車而已,如果能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機構,可以持續的捐物資、捐錢給他們,甚至以後我義剪也會有更多人加入,總比一個單位給他一筆錢更好,意義會不一樣。」戴明勳說。

但也許真的就像俗話說的那句:「天公疼憨人」,原本一直卡住的募資活動,在最後一個月出現轉折。當時活動已經進行7 個月,累積不到700個的贊助,當時戴明勳心想,他的FB資源已經用光了,不可能再榨出新的贊助者,於是就準備著手寫感謝函給那600多個人。

但戲劇性的是,突然在最後一個月出現一些多人團體,有的是一家10口人、公司15個同事、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南部公司,一口氣加入35人,一時間戴明勳信心大增,再加上7月中的時候自由時報刊出這件事,短時間暴增許多贊助者,最後變成1250個支持者,總共募得125萬,順利達標。

「1000 個力量,一人1000 元,」原本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最後卻成為當地的佳話。更別說楊梅啟智中心受到更大的鼓舞,因為他們從來不曾有這麼多小額捐款過,「會計都要瘋掉了!」

戴明勳從義剪開始,持續的為楊梅啟智中心蒐集更多愛心加入,他說自己從來沒有想多,他想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去幫助沒有人注意的角落,他戲稱自己只是小咖,但小咖也有小咖的力量去協助別人。就像1000 個力量,力量不在於他的金額,是在蒐集溫暖的力量,去證明台灣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給別人溫暖,「這1000 個1000 元不多,但意義卻勝過千萬」。

做愛心,很簡單;做長期,卻比什麼都難。在公益活動裡面,旱地需要的不是一場傾盆大雨,而是長長遠遠的、溫柔的雨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