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非理性主宰大腦

MOOC嚴選8堂課

整理 劉子寧
user

整理 劉子寧

2014-10-16

瀏覽數 3,750+

非理性主宰大腦
 

為什麼每次我們下定決心要節食,卻總是在面對美食的時候把自制力拋到九霄雲外?為什麼吞下一顆3 塊錢的止痛藥沒有效用,但吞下一顆150 塊錢的止痛藥就立刻神清氣爽?為什麼在只有5 個產品的攤販我們可以很快買下商品,卻在充斥五花八門選擇的百貨商場裡游移不定?

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日常行為及決策選擇,背後隱藏著我們無法察覺的心理因素,而這堂「非理性行為的初學者指南」課程,就是要讓你在教授活潑的指導下,進而了解這些不理性行為的發生原因,並且訓練自己更理性的思考。

丹‧艾瑞利(Dan Ariely)是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曾在18歲時遭受爆炸意外,導致他在燒燙傷病房長達3年之久,但這段不尋常的經歷卻讓他發展出觀察人類行為的興趣,也讓他最終成為一位傑出的行為經濟學者。他擅長以經濟學來研究人類在各種事物的理性判斷與決策;而以心理學來探討人類在人生中各種事物的非理性部分,所造成最後判斷與決策的影響。

課程大綱中包含幾個部分:〈非理性〉、〈金錢心理學〉、〈不誠實〉、〈勞動及動機〉、〈自我控制〉、〈情感〉。透過有趣的生活實例以及研究實驗向你說明這些「不理性」是怎麼在生活中出現及運用。

你其實一點也不理性!

舉例而言,假設一本雜誌網路版的一年費用是400元、雜誌版是1000元,雜誌版+網路版也是1000元,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第3個方案,因為這簡直是跳樓大拍賣!但你是否有想過,這可能是專為這種想法而訂出的價格策略呢?我們很少會以「絕對條件」來選擇事物,我們關注的是事物之間的相對優勢,並據此估計價值。

艾瑞利也指出,我們大家都有3個怪癖:第1個怪癖是,我們熱愛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第2個怪癖是,我們的焦點全都放在可能會失去的東西,而不是可能得到的東西。第3個怪癖是,我們假設其他人看待這樁交易的角度會和自己一樣。

這個心態導致我們很少會把「試用品」退回去,也很容易在拍賣中開出驚人的價格,只因為你覺得「那個東西是我的,我無論如何都要擁有它」。

在每次看完課程影片後不妨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這些實驗及理論是如何被應用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並且反省這些現象是否對自己的生活及決策有影響,甚至可以透過課後討論與全球學生一起分享你的困惑或發現,也許你會對人性有不同的看法!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