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如果你還沒聽過「磨課師」(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那你可就落伍了!
當台灣正為12年國教的教改政策而民意沸騰時,全世界也正在進行一場劃時代的教育革命。MOOCs結合互聯網科技,用破壞式創新打破了實體教室的限制,用線上互動課程推倒過去名校名師的知識圍籬,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得到最好的教育。
最知名的MOOCs網站當屬Daphne Koller和華裔教授吳恩達(Andrew Ng)在2012年初成立的Coursera。至今不過2年,已經有超過80間世界頂尖大學加入,開設660門網路課程,共計800萬學生註冊。從電腦到歷史,從藝術欣賞到語言學習,無所不包、應有盡有。
這場革命不只發生在國外,台灣本島也有許多老師加入「磨課師」的行列。自2013年8月31日開始,第一批華語課程在Coursera上線,累積至今,已有56堂用華語上課的線上課程。有趣的是,根據統計,前4名的熱門華語課程都由台灣大學包辦。
什麼樣的課程,讓台大打敗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復旦大學,受到全球學生喜愛?答案可能讓你感到意外,既非新潮科技技術,也不是商業課程,統計中最受歡迎的課,竟是在台灣常被忽略的歷史課─台大歷史系呂世浩老師開設的「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秦始皇」。
學思辨,先把死背歷史的習慣丟掉
聽到「歷史課」,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相信不少人都會認為歷史是「很無聊」、「死板板」、「讀了能幹嘛」的可有可無課程。但如果你仔細想想,過去許許多多的政治家、皇帝、領袖級人物,哪一個不把歷史當作必修?
追根究柢,是錯誤的學習方式讓歷史變得無趣,也讓它的「大用」變得「無用」。呂世浩舉宋代著名史學家呂祖謙學歷史的方法為例:「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而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讀歷史的用處,就在於提供你過去千千萬萬人的人生故事,讓你有機會設身處地思考,如果今天換作是你,你該怎麼處理類似的處境。
呂世浩認為,學習歷史絕不僅僅是為了讓你「陶冶人文情懷」,而是如管理大師一樣,透過不斷的案例分析得出成功和失敗的道理。歷史學要培養的人才是「眼光不侷限於當代」的人才。有些事情10年看不出來,甚至一輩子都看不出來,要把時間拉遠了,我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
那麼,我們又該用什麼方法來讀歷史呢?就是透過不斷的問問題,並且問「真正的問題」。實際做法是,當你讀到書中歷史人物遇到抉擇路口的時候,先把書闔上,問問自己,你會怎麼做?當你思考完,再去看歷史人物是怎麼抉擇的,又導致什麼樣的後果,進而反省是否有更好的做法。
「所有的學問是為了幫你解決人生中的問題,不是為了幫助你學會某一門技術。」呂世浩說,「歷史是無數人生經驗智慧的集合,讓你可以反思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你人生追求的東西又是什麼?歷史告訴我們,有得必有失,某個歷史人物犧牲的可能是你不願放棄的,他獲得的也未必是你想要的,這些道理都要由你自己『自問自答、自證自知』。歷史是不拘泥於時空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讀歷史。」
歷史教我們的3件事
讀歷史的好處有三:一是「啟發智慧」,二是「審時度勢」,三是「感動人心」。
● 啟發智慧
要獲得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這並不容易,所以有個更簡單的方式,就是「讀書」。歷史總結了過去幾千年中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他們的案例就是用來磨利我們腦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幫助我們披荊斬棘,只有刀才可以。」呂世浩分享,「秦始皇死了2000 多年,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但如果你能透過他的故事啟發自己的智慧,就有用。」
● 審時度勢
歷史跟其他的智慧不一樣之處在於,它在學習「時」與「變」。有些人很有智慧,卻因為與時勢相背而導致失敗;有些人智慧未必高,但所作所為跟時勢相符而能成功。所以孟子才會引用當時齊國的一句俗話:「雖有智能,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時」是我們所處的環境,藉由讀歷史我們可以啟發自己「先時」的智慧,最起碼要能「因時制宜」,不要去做忤逆時局的事情。正如秦始皇一樣,就算聰明才智再高,只要做違時的事情必會落得一敗塗地。而時局的變化,就是「勢」,如果能夠知道大勢所趨,就可以事半功倍,而這些道理都可以從歷史中看出端倪。
● 感動人心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用4個字「秦竟滅矣」寫秦的結束,但在4字後面卻又加「後5年,天下定於漢」。奇怪了,都已經寫它滅亡,為何還要加這兩句?
原來司馬遷是想告訴後人,秦始皇雖然統一天下,但他卻做不到「定天下」。因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一統天下」,如果是以詐騙殺戮來統一天下的人,只能得意於一時,終究只有行「王道」才能安定天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許許多多的歷史學家想要傳達的道理:「黑暗只是暫時的,人類的歷史終究要走向光明。」
回頭來看,呂世浩認為,世界資源愈來愈少,環境汙染愈來愈嚴重,人口愈來愈多,武器愈來愈強,4個因素交織在一起會有什麼結果?「戰爭。加上現在的科技足以毀滅世界,我們真的想要這種結果嗎?要阻止戰爭,除了改變人心之外還能怎麼辦?」
史上諸多感動人心的時刻其實早已告訴我們,身在巨變中的我們該如何迎向下一輪盛世。這就是歷史最重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