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收藏中產生愛與記憶

設計師陳永基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4-04-29

瀏覽數 3,700+

從收藏中產生愛與記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還記得小時候,自己是如何嚴肅且執著地蒐集各種玩具、鈕扣、洋娃娃嗎?收藏,不僅僅是為了無止境的擁有欲望,更展現人與世界對話的渴望。

對設計師陳永基而言,由物便可知人,收藏品反映了你的世界、執著與迷戀的根源。從小時候收到媽媽送的第一台玩具車開始,陳永基就被喚起DNA 裡的收藏欲望,他不只要有新的玩具車,還期待有不同的款式、顏色、品牌,「就此走上一條無法回頭的不歸路!」陳永基自嘲地說。

自稱是「現代專業撿破爛的」,一開始陳永基只是出於設計的需要蒐集不同國家與品牌的明信片、商品包裝,但是他的蒐集欲望很快就開始失控,名片、公仔、郵票、海報、信紙這些都只是基本入門款,他的珍藏還包括衣服吊牌、車票、門票、登機證、泡面杯蓋,甚至是飛機上使用的嘔吐袋!

在這個物質過剩的世界,人們已經習慣毫無負擔地扔掉物品,但愈是別人覺得沒價值的東西,陳永基反而如獲至寶地重新拾起珍藏,「未來我想開一家Memory Shop,」陳永基認真地說,也許未來的世界裡,紙張會徹底消失,但不論是報紙、明信片,或是各個國家的登機證,其實都代表了當時人們的生活與文化所留下的痕跡。真正動人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它背後扯動的回憶與情感。

從蒐集中,學會分類與整理,從整理的過程產生記憶;陳永基更從這些記憶中學會思考,獲得物件對自己的啟發,唯有當你懂得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世界,才能發掘物件背後細微的美麗。

可口可樂鋁罐 收藏熱情與快樂

前陣子,陳永基展出多年收藏的戰利品—約350瓶來自全世界的可口可樂罐。自1995年,陳永基開始藉探親、出差等機會,蒐集世界各地的可口可樂鋁罐。

從可口可樂罐身的外形設計,可以觀察到可口可樂這個百年經典品牌如何從單一商品演變到不同容量、不同口味,融入世界各地不同的族群文化,結合當下最風行的元素,見證了時代變遷、各地民俗風情。

「蒐集可口可樂罐,不小心就會變成大胖子。」陳永基開玩笑地說,因為可樂包裝推陳出新的速度太快了,配合各國不同的慶典,可口可樂不時推出系列獨特、新穎、限量包裝設計,往往1、2個禮拜就會有新的版本推出,一個系列可能就有10幾種包裝,再加上區域限定,很難完整蒐集。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透過陳永基的收藏,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可口可樂所代表的美式文化如何與各地文化擦出精彩火花。例如韓國的可樂罐是240ml的細長罐,而非一般常見的330ml,這是因為韓國天氣較為寒冷,可樂容量也必須減少。日本的印刷品質最為細膩,不但展現日本的設計實力,也呼應日本一絲不苟的民族性;而在反美情結濃厚的中東國家,還有拿掉可樂經典紅色的低調設計。

擅長跨界行銷的可口可樂常與運動賽事、演藝名人、流行音樂、潮流時尚結合,例如陳永基有個2005年Star War黑武士系列的罐子,就因為太受歡迎而被炒作成為高價;而每年耶誕節推出的可愛北極熊與耶誕老人的瓶子,更是Must Have 的經典。

和全世界的出版設計品談戀愛

走入陳永基的辦公室,明亮寬敞的空間其實暗藏玄機。在疊放整齊的資料下,有2大盒來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隱藏在桌子角落的,是一套拇指大小的公仔相框;打開櫃子,才發現一本本都是名片、泡麵杯蓋、百貨公司樓層導覽等各種收藏。

觀察陳永基的收藏品,看似什麼都蒐、什麼都不奇怪,其實背後有個共通點,或許是因為自己從事設計,從前衛設計的明信片到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的泡麵杯蓋,不論是什麼印刷品,他都以疼惜的心態妥善保存分類。

陳永基每到一個不同國家都會蒐集當地的報紙,因為他想從中觀察各國的設計與印刷品質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樣貌。舉例而言,德國的報紙通常採用黑白印刷,字體及排版規矩嚴謹,很能代表德國人的個性;而韓國與日本都有一種「鑽勁」,從嚴肅的政治財經議題到少女時代、AKB48 等影視文化,都有專門的刊物。

陳永基也喜歡收藏特定歷史事件的報紙,例如王建民登上大聯盟的每場賽事、馬英九當選與連任總統、每年元旦等特定事件,陳永基會想像未來的人們如何透過這些過往的痕跡理解屬於我們的這個時代。

因為看過、摸過太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印刷品,多年來陳永基腦中慢慢建立起一個他人難以超越的世界設計資料庫,不同的國家與文化偏好運用什麼圖騰、色彩或字體,已內化在他心中,讓他的設計能夠超越單一文化,找到全世界都埋單的設計新語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