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選擇信仰30億,還是信仰千年茄苳?

心臟科名醫徐坤賜

劉子寧
user

劉子寧

2014-04-28

瀏覽數 15,550+

你選擇信仰30億,還是信仰千年茄苳?
 

徐坤賜醫生對於那一天發生的事情還記憶猶新。

他一如往常的待在診所內工作,診所就位在台中市北屯區的一條安靜巷內,是個涼風會習習吹過、樹木上鳥兒會哼歌的愜意之地,一如徐醫生的為人,讓人不自覺地放鬆心情。

但突然間電話鈴聲大作,他接起後聽到電話那頭妻子在激動哭泣,他直覺以為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卻才聽見妻子抽抽地說:「我好感動,怎麼會有這麼感人的事情⋯⋯」

原來徐太太在雜誌上看見報導,得知台中市內有5 棵歷史最悠久的神木,其中最年長的就是位在梅川東路上的千年茄苳。生活在台中一甲子,但徐氏夫婦從未聽說過有這樣一棵樹存在,於是顧不得先生在忙,徐太太就逕自過去找尋神木。

一路開車到了梅川東路與台灣大道交界處,果然一片綠意盎然,而這片綠,竟都是由同一棵樹連綿而成。而這片景色背後的生命力與歷史,讓原本就感性的徐太太流下感動的眼淚。後來在打聽之下,

才知道當地里長郭耀泉先生已經照顧這棵茄苳樹長達12 年,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壞消息:茄苳受到比鄰的建案影響,已危在旦夕。

信仰30 億 ,或是信仰千年茄苳?

先民相信,凡是長生之物必定有靈,而千年茄苳從北宋時期開始生長,穿越數代、吸收千年日月精華,因而成為當地信仰中心。被形象化成綠面紅鬚的茄苳王公神像,過去被認為能夠治癒病痛,只要擲到聖茭,就可以摘一片茄苳神木的葉子,再混著藥一起服用,奇靈無比。從日據時期累積至今已有10 多萬名契子認茄苳王公為契爹,每年到了中秋茄苳王公誕辰,各地的契子都會來到茄苳神木下一同慶祝。

對於當地居民來說,這棵茄苳樹不僅僅是樹木而已,它包容了百年來此地人民度過難關的艱苦、它孕育了當地每個孩子的健康與純樸。這棵樹,著根在梅川,但延伸出去的枝椏卻庇蔭了台中的歷史。

茄苳樹喜歡生長在潮濕的環境,所以有茄苳樹的地方,往往也代表有水源。但因為現代社會的進步,道路開墾、都市更新,讓梅川被迫加蓋、變成暗渠,久而久之,建設在道路之上的建物就忘了下面的水源,一旁的建商更忽略此事,想建造28 層樓高的大樓、並向下垂挖32 公尺,不但會遮蔽陽光、斬斷老樹根系,且6 具抽水機大量抽取地下水,也將一併抽去老樹的千年生命。

當地居民誰也不想讓茄苳凋零,但這個建案早在1994 年就被核准,更別說它估價約新台幣30 億元,對建商來說,要單純為一棵樹放棄,幾乎是天方夜譚。

徐太太得知些這事情後的心情,就像是剛發現一個心愛的物事、轉頭卻又要被奪走一樣,她既心疼又不捨,於是回家跟先生說:「這一棵樹一定要救!」接著在2013 年5 月23 日,她與先生、女兒便一起成立了「台中市千年茄苳神木守護聯盟」,這一家子的社運菜鳥,從此投身保護神木的行動,也站上了30 億元的天平另一端。

究竟這個社會信仰30 億呢?還是會願意信仰千年茄苳神木?

老醫生變社運菜鳥, 第一次就成功

但徐坤賜一家很快就面臨到困難,因為對方是有錢有勢的建商,也領有合法建照,不可能強制建案停止,所以勢必要有重要關係人或公權力來從中協調。但他找遍台中市的藍綠委員,卻都沒有人可以提供幫忙。直到有一天,他20 多年的醫生經歷終於派上用場,他透過他的病人們輾轉介紹,終於找到當時擔任台中建築公會理事長,在中部建商圈有「俠女」封號的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出面扮演關鍵角色。

張麗莉不但說服了該建商董事長,也協助直接聯繫胡志強市長,讓整件事情的進度有了180 度的轉變,也漸趨明朗。而後續台中市議員蔡成圭也加入幫忙,在議會中質詢胡志強市長,終於讓胡市長願意主動幫助千年老茄苳恢復生機,並主動與建商開啟協調。

除此之外,聯盟更找來生態保育界大老陳玉峰教授進行茄苳老樹生長的學術調查,並更進一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7 條向市政府申請「疑似遺址」的暫時古蹟保護,甚至還請來年逾八旬的地方耆老,證明該工地確為老樹賴以生存的水圳之地,物證、人證俱全為老樹請命。

徐坤賜一家人的聲音像是被茄苳王公聽見了一樣,一片片綠葉,終於帶來好消息。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同年9 月,建商感受到民間護樹行動的決心而宣布緩建,而台中市政府也表示願意與建商協調,採容積調整或以地易地的方式達到雙贏。但更重要的是,這次千年茄苳樹的危機,讓台中市政府開始意識到這些存在於市區內的老樹,更通過樹保條例,比起其他縣市,增加了受保護樹木生育地環境的規畫。於是不只是這棵千年茄苳,台中另外的4 棵老神木也漸漸受到關注。

為什麼醫生要救樹?

專門治療心臟血管疾病的徐坤賜,是一位相當特別的醫生。

他的「徐內科診所」是台灣少數的自費診所,你一定很難想像現在還有人願意自費去看醫生,但徐坤賜的診所偏偏就是門庭若市。

「每個新病人我都要花上快一個鐘頭看診,我講究看病的品質而不是看了多少病人,我必須從內而外徹底了解才能醫治。」原來他跟其他醫生不同,在他的觀念裡,疾病並不是真的「病」,疾病反而是在提醒你,心理已經「不健康」了,「現代社會才是大家生病的真正原因。」

拯救千年老茄苳樹的行動,對徐坤賜來說其實就是想要翻轉整個社會的觀念。當世界一直在進步,一直強調競爭的必要性,也同時是在侵蝕自己的本性,截斷自己落在大自然泥土中的根,然後像老茄苳樹一樣,漸漸凋零。

徐坤賜感嘆,現在的人太過強求,腦袋裡充斥著「我要做到完美」、「我要趕快做好」、「馬上就要有成果」這樣的想法,然後身體就必須被迫聽從腦袋的指令,甚至耗費多少精力都在所不惜,久而久之,身體當然無法負荷。

「每個人天生被賦予一顆生命力的電池,如果一直逼自己要愈快愈好、凡事都要盡善盡美,生命的電池就會快速耗損,但偏偏很多人也不好好放鬆休息,這顆電池就會只減無增,到了一個限度之後身體就開始發出警訊,用疾病來提醒你。但你又只顧著要用藥、用醫學去『對抗疾病』,卻不從根本治療,那就算一個病被你壓住了,它也會用其他病再發作出來。」

世界上有很多有形的東西,大家會急著去追求,因為他可以馬上得到結果、立即得到享受,他會愛、也會怕這些有形的、直接的事物;但同時世界上也有很多無形的價值,甚至是未來才會展現的價值,卻很少人能在當下領悟與體會。

徐坤賜又說,這樣的錯誤觀念也被延伸到人類對待地球的方法上,我們一直想要經濟建設、經濟起飛,但在發展過程中卻把樹木、大自然統統都當成阻礙而移走,有些樹木被移去所謂「樹木銀行」,但事實上是,「樹木銀行根本沒有人在管,移去的樹有8 成都死掉,根本是樹木墳墓。」但樹木的墳墓,不也可能是我們的墳墓嗎?沒有樹木的代價,就是我們也同時失去合宜的氣候,失去可以居住的地方,極端的氣候變遷就是地球給我們的最大警惕。

另外像梅川當初被加蓋,也是因為政府希望可以多出更多地方做建設、加速經濟發展,但卻忽略掉大自然是永恆、也是永續的資產,它不能換錢,但不代表它就可以被錢所取代。

所以拯救千年茄苳,其實也是在拯救為病所苦的大眾。「當病人願意放下心中的執念,不再汲汲營營於追求現實的成就或金錢,其實身體自然而然就會好,我這邊看過太多例子了。我希望大家也能思考地球這個大身體,是不是也該放下只追求經濟利益的觀念呢?」徐坤賜說。

地球就是我們的身體,而人類的自私正在快速的耗盡地球的精力,一如我們的無知也正在損害自己的身體一樣。人類愈是貪婪,就愈是充斥著文明病,這是息息相關的事。

用圓滿的溝通取代對抗

社會運動千千萬萬,但能像「台中市千年茄苳神木守護聯盟」這樣成功達到民間、企業、政府三贏局面的又有幾個?

說到底,其實正是因為徐坤賜對於生命的本質就有與他人不同的領悟,所以才能用柔性的方法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法。打從最初,聯盟就定下原則,絕對不用「對抗」的形式去解決爭端。

「對抗,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就像高血壓一樣,你血壓190,心臟就要打出190 的力量壓過它,久了心臟受不了就會衰竭。」徐坤賜說,「所以我不對抗,是因為我照著生命的道理去走,最後我發現生命是圓滿的,一切都會圓滿,你好、我好、大家都可以好,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賽局。」

結局,本來可能是寫著千年茄苳漸漸因為水源被截斷死去;或是各個社運團體日日到政府抗議、或用各種攻擊手段以求目的;甚至也可能演變成民眾與建商的無止境對抗。

但都不是。結局是,當萬物平衡,當大家都願意釋出善意,千年老茄苳將再次冒出翠綠的新葉,滋養每一個亟欲休憩的靈魂。正如徐坤賜所說,「順著生命的道理走,你會發現生命是圓滿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