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百年老店要如何走過百年歲月而不被取代?面對物換星移、面對時代洪流,如何才能讓好茶不變味、讓人情不怠慢?不像現在的飲料店總是拿了就走,老茶行總是準備著溫熱的茶壺,邀請客人坐下來慢慢品啜現泡的熱茶,過程中不只讓人有機會靜下來品茗,更讓老闆用充滿情意的茶培養出和客人間朋友般的情誼。
2010 年,第2 次「江陳會」上,江丙坤特別以嶢陽的茶作為贈禮送給陳雲林。若有機會經過台北長春路上的旗艦店,更讓你想不到這是一間走過160 年歲月的老茶行,明亮、質感的設計空間,一如隔壁的LV、Gucci,彷彿置身茶的精品店。
而誰又會想到,這間現代感十足、充滿年輕氛圍的茶行,蘊含的是6 代茶世家的智慧—茶不變味、情不怠慢,七泡仍有餘香。嶢陽,是福建安溪的一個鄉,也是鐵觀音的故鄉。百年之前,「嶢陽」二字被一位王姓茶商帶到台灣;而今百年過去,「嶢陽」二字更是成為台灣精品茶葉的代名詞。從1842 年第1 代王擇臣從安溪渡海來台,落腳在鹿港開設三元茶莊,將安溪家鄉的鐵觀音賣給當地仕紳。
後因動亂,王家第2 代又搬回安溪,至第3代王淑景才又於廈門開設嶢陽茶行,不僅僅作為賣茶的店鋪,更以樂善好施的精神讓往來渡船的鄉親免費吃住。後來嶢陽為了拓展業務,家中弟兄分別前往香港與台灣開設分店,而王端鎧就是台灣這一支線第6代接班者。
不同於香港分支的傳統,王端鎧大膽將台灣嶢陽改頭換面,裝潢換了、包裝換了,有趣的是,舊的客人沒換,從前在龍江街的老客人仍然循著香氣找到長春路上的新店,王端鎧說:「茶這一行特別的就是,客人從來就不只是過客,而是會一再回來的朋友。」人情味,也許是賣茶這一行的人最為珍貴的一部分了吧。與客人間的閒話家常,在時間的沉澱下就像茶入口後的餘味,淡如水,卻又情意深長。
拉緊分枝散葉,綻放更美花朵
一壺茶,講究茶葉與泡茶功夫,讓它七泡仍能有餘香;而一個百年品牌,則是考驗著接班傳人的智慧,如何延續歷史留下的人情、親情,讓品牌一如好茶,經過代代相傳仍能保留精華。許多老字號如王老吉涼茶、度小月擔仔麵等都不免在子孫連?的過程中產生分家問題,但明明都是系出同家,誰才能爭得正宗商標?嶢陽茶行第1 代從清朝就在鹿港經營茶業,經歷戰亂、四處遷徙,才由第3 代王淑景在廈門經營有成,日後第5 代中的老大一家在台北開店、老二在香港開店,從此嶢陽因歷史分隔成為兩家,但這爭「正宗」的問題,卻不曾出現在王家,為什麼?
雖然當年兄弟各自分開,但台灣海峽並沒有斷了這一家人的情意。親情,加上想一起為嶢陽努力的心,讓兩邊不只沒有爭取「正宗」的問題,甚至還在去年12 月底與香港嶢陽合股在上海開了新的分店,專攻當地高端消費者。
由於香港嶢陽進入大陸市場較早,原先就有許多陸客會到香港購買鐵觀音,但王端鎧注意到自己的精品路線與香港的傳統路線其實正好可以截長補短,於是主動出擊,把台灣的高端茶葉與大陸當地的茶葉一起販賣,不只可以將數量較少但精緻的台灣茶推向大陸市場,也順利維持嶢陽茶行百年不斷的人情與親情,製造雙贏的局面。
改變的開始:LV 式新茶風尚
王端鎧一次走在晶華酒店附近的國際名牌街上,看著櫥窗內前衛的設計,他突然想到,Louis Vuitton、Gucci 等品牌也是百年老店,但為什麼它們從未侷限在自己的古老之上,反而能與時俱進、在傳統中找到現代化的可能?
有沒有可能,嶢陽也能和這些一線精品一樣時尚、走向國際?有沒有可能,台灣茶可以脫下老舊的包袱、讓年輕人也蔚為潮流?
一如時尚精品仍堅持著手製的精細工藝,在茶的品質上,王端鎧也秉持百年精神與製茶工序,由挑茶、選茶、焙茶到評茶,每一個步驟都充分傳達對茶葉品質的堅持。而學習名牌店與時俱進的創新,王端鎧透過與設計師的合作、甚至打造自己的設計團隊,研究現在的流行與市場文化,針對年輕人製作新穎的包裝與袋茶,也把與茶相關的器皿、陶器等藝術帶進店內,打造出一個精緻化的時尚茶行。在守舊與創新的拉扯中,王端鎧找到專屬於嶢陽的完美平衡點,讓老客人嘗到不
變的茶香,讓新客人驚豔於時尚簡單的創新產品。
百年精品的定義就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趨勢如何更迭,品牌傳承的原則卻是永恆不變。嶢陽茶行在店面上、在包裝上走向時尚,但仍不忘在店裡留一個茶室,邀您品嘗這七泡有餘香的好茶。
老產品新包裝,成殺手級亮點
時尚包裝:在王端鎧的主導下,以精品概念賣茶的嶢陽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茶葉融合,以齊白石畫作結合傳統山水畫為包裝圖案,推出「台灣四季風情繽紛袋茶」。又分別針對年輕人設計色彩鮮嫩的茶罐兒系列;針對年長一點的消費者,他們也設計了簡樸乾淨的較大包裝;而最傳統的、原封不動的舊式嶢陽老茶罐包裝,則是獻給那些數十年如一日的老客人。
時尚旗艦店:正式接下總經理職位後,王端鎧將店面從台北龍江路遷至長春路精品區,並改成時尚明亮、融合現代人購物樂趣的旗艦店。除了茶類產品之外,還展示與台灣陶藝家合作的藝術器皿,結合文化創意、精緻農業與觀光旅遊。
時尚泡法:王端鎧為了將客群年齡拉低,鎖定都會區忙碌的上班族,用簡約的泡茶方式讓年輕族群愛上泡茶。「泡茶其實沒那麼複雜,我可以用一個簡單乾淨的杯子,加上一包原片袋茶,一樣可以喝出傳統好茶的香味。」
百年不走味二代接班遇難關:
Q1:百年品牌如何走出新氣象?
Q2:如何避免百年精神走味?
Q3:家族股權如何公平分配?
傳承超過百年的老品牌建立不易,卻可能在轉瞬間摧毀。麥肯錫曾發布過一項
研究數據:約有70%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下一代,87%未能傳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業在第4代及以後還在經營,可見品牌傳承與永續經營的困難。
隨著時代變遷,品牌若是一味沉緬於過往榮光盛景,沒有順應潮流創新轉型,也只能黯然地在時代洪流中慢慢淹沒。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如何一方面開發新的消費客群,同時又不讓傳統精神「走味」,牢牢抓住老顧客的心?
而隨著家族開枝散葉,後代常因為兄弟分家影響規模經濟、接班人意願低或能力不足、企業內家族成員過多,造成管理不易、爭產糾紛,以及經營股權因繼承或贈與而分散,讓品牌形象蒙上陰影。
如何才能讓前人辛苦打造的金字招牌歷久彌新、百年不墜?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周建宏分析,百年品牌必須回到源頭思考,形塑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與價值,再從中找到品牌發展定位與延伸可能,除了確保品質之外,更要從現代化、國際化、異業結合等不同方向,為老品牌注入新活水,才能與時俱進,永遠打中消費者的需求。
而華人社會常說「富不過三代」,顯示家族企業永續經營不易,資誠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郭宗銘建議,提前啟動股權與資產規畫,包括避免因股權繼承造成分散而影響經營權、訂定繼承計畫、合法稅務安排等,才能確保家族資產與企業永續成長。
老品牌如何走出新氣象?
百年品牌的品質深獲消費者信任,但仍需隨著時代變化加入創新元素,給消費者意想不到的驚喜。周建宏建議,可從幾個方向思考品牌創新轉型:
1-形塑文化與故事:回到源頭,深化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從中找到品牌發展定位。就像現今普遍被接受認可的咖啡文化、紅酒文化,茶也可以代表養生、慢活等不同的文化價值。
2- 開發多元產品線: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由淺入深,可推出入門、進階、高階等不同價位層級的產品;也可以從文化中延伸相關產品,尋找新的可能性,例如將茶結合糕點。
3- 開發次品牌:就像精品名牌透過副品牌拉出層次,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消費族群,茶飲也可以針對年輕族群推出CP值高的次品牌。
4- 異業結合:透過異業合作提高能見度,接觸不同的消費族群,但需謹慎思考合作品牌與自己的關聯性。
5- 國際化:加入花茶等普世性的國際元素,讓茶文化走出東方市場。
6- 現代化:觀察現代人的生活步調與習慣,推出符合需求的創新產品。
如何避免百年精神走味?
周建宏提醒,百年品牌的信譽是最重要的資產,很多新一代接班人為了節省成本或簡化工作流程,影響品質,讓消費者失去信心,為了避免品質變調,可以成立研發團隊,建立標準化生產流程,讓每家分店都能維持一致的品質。
家族股權如何公平分配?
想避免兄弟因經營理念不同而陷入紛爭,郭宗銘分析,可從經營權與繼承權兩個面向著手。
1- 制定家族憲法:香港醬料王國李錦記曾2度因家族成員意見不合而產生分裂危機,第三代掌門人李文達因此頒布「家族憲法」,清楚制定家族成員在經營與繼承的權利與義務,將家族價值觀、經營理念、利益分配、人才培育、罰則等機制訂出清楚章程,據此行事,將內部分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 事先擬定繼承計畫:在不違反民法的前提下,掌權者透過立下遺囑、建立信託等方式,事先寫下股權移轉、現金、不動產、有價證券、藝術品等資產的分配方式,避免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