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最令學生感到恐懼不安的,莫過於術科考試的準備了!因為書面審查資料與面試,學生都可以從學校圖書館、學長姊分享中找到一些可依循的經驗法則,但是術科考試題目年年不同,同時又考驗學生的美感、繪圖能力,因此,許多人會特意去補習班加強美術、國畫技巧。
但是在教授眼中,其實技巧並不是最重要的評分重點,設計師並不是畫家,不需要工筆畫般的技巧,但仍需要基本的手繪能力,能夠幫助設計師快速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
愈來愈多學校將術科考試的題目,從傳統的素描改成綜合性的創意設計或設計思考,除了基本的美感傳達之外,更著重考驗學生的表達、想像及創造3 種綜合能力。
創意思考的題目,可能會隨著學校、科系而所有變化,但是背後的邏輯卻非常一致,「我們想觀察學生是否能夠將腦袋裡的想法轉換成圖像或文字,並能夠綜合整理出有邏輯、有創新的個人觀點。」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系主任朱旭建說明。
朱旭建指出,設計不只是創造美麗的事物,每個設計背後都需要有嚴謹的觀察、邏輯及理性,當學生面對陌生的題目,如何重新用自己的邏輯去解釋,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在作答時,學生不能只是看到表面現象,而必須去思考,題目裡的元素彼此之間有何關聯?和人、環境有什麼關係?從中讓學生去挑戰舊有的思維框架。
「我們最怕學生不停下來思考,而是反射性地開始作答,太快開始找答案,代表你會陷入現有的原型(stereotype),永遠無法跳脫出新的想像,這對設計師而言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朱旭建說。
例如實踐服裝設計系過去考過一個題目,要學生畫出「有一隻小白兔跑進考場,牠看到了什麼?」結果很多人畫了兔女郎,就是因為沒有思考題目背後的意義。小白兔的視野高度和人完全不同,牠所看見的桌子高度、空間感都是放大的,出題老師希望提醒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把事情變新,並找到不同的觀看方式。
除了邏輯思維與創新想像,說故事的能力也是教授觀察的重點。創意思考題目有時會用一段故事讓學生做故事接龍,或是用一個情境,去讓學生發想。大同媒體設計系系主任黃維信認為,每個學設計的學生都應該要有說故事的能力,並且讓故事生動有趣,你可以用畫圖或文字說明等任何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與創意表現出來。
1.創新想像
如果將電子媒體當作是傳達資訊的實質道具的話,那麼書籍就是「資訊的雕刻品」。
● 題1:依據你所理解上述的邏輯架構,以平日已知的事物未知化為概念。試發展一「書」的設計,並說明該設計特點與讀者閱讀經驗間的關係。
● 題2:以圖像思考與解說的方式,試表現網路世界未來的5000 天,與人類生活型態間的關係。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102
2.探索想像力
探索想像力繪畫,將原本看似零亂、毫無關係的事物,經過彙整結合統籌後,刺激你的想像能力。
請畫出10 組的平行線圖案,並將圖案組合布滿在整張畫紙(舉例,平行線圖案:電熱器的兩支電阻棒、滑雪選手正在下坡的雪屐等),並在背面以一段文字記錄這探索之旅。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101
3.思考人與世界的關係
「一個理性的人會去讓自己適應這個世界,沒有理智的人卻會去嘗試讓世界去適應他。因此,世界因不理智的人而進步。」∼蕭伯納
如果可以讓你創造一個完全適應你的世界,那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請發揮想像力,描繪出這個「新世界」,以圖為主,並輔以文字解說,須清楚交代想法。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數位3D 動畫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