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朱鎔基的六大挑戰

石滋宜
user

石滋宜

1998-05-05

瀏覽數 15,150+

朱鎔基的六大挑戰
 

本文出自 1998 / 5月號雜誌 第143期遠見雜誌

拿「動見觀瞻」這四個字來形容中國大陸當前的政治發展情勢,可說是再恰當不過。蘇聯解體後,中國大陸成為最大的共產國家,有關其政治或接班人事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深受國際重視。

過去由於中共軍事與政治強國的地位,各國深怕她的不安定將導致鄰近地區,甚至整個世界軍事權力失衡、動盪。現在更因中國大陸是最受矚目的高經濟成長區,其內部的不安定,將導致更大範圍的區域經濟或世界經濟的崩潰。在經濟掛帥的時代,這個原因足以讓各國政府與專家,對中共的人事布局投以關愛的眼神。

今年三月,朱鎔基出任中共第五任總理,這個人事布局因為具有兩個重要意義而備受矚目。首先,這樣的人事安排,考驗江澤民是否已擺平內部各種勢力的鬥爭,掌握了權力,可以進行自由意願的人事布局。另外,還可由此看出中共擬定的跨世紀領導輪廓,並從人才安插上,窺得中國大陸未來幾年的重要發展方向。

就第一點而言,大致上可以斷定,江澤民已在鄧小平遺留的集體領導模式下,獲得權力鬥爭上的平衡。不過,這樣的平衡可以維持多長,以及這次的人事異動是否反而埋下未來另一次動盪的因子,有待繼續觀察。就第二點而言,朱鎔基掌握施政大權的主因是,領導班子希望借重他經濟面的長才與鐵腕作風,導正讓中國大陸失去競爭力、大鍋飯心態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

經過幾十年的試驗,證明了社會主義只是個烏托邦式的理想,不完全適合人類社會。其計畫、集中式的經濟模式,違反了競爭與追求獲利的人類經濟天性,前述的大鍋飯心態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整體而言,朱鎔基可能必須面臨經濟面的六大挑戰:第一,東南亞金融風暴後,人民幣貶值的壓力;第二,過去「改革開放政策」造成的巨大過剩生產力;第三,約一兆七千億元的巨額債權,等於中國大陸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三分之一;第四,國營企業的三角債問題;第五,國營企業改造問題;第六,金融機構散漫、無效率的經營管理。

這六大挑戰沒有一項是簡單的任務。以國營企業改造為例,目前十萬家國營企業的數千萬員工中,有三分之一是冗員;如果為了健全企業體質而進行裁員,必然使原本已達一千兩百萬失業人口的狀況雪上加霜。下崗的人如果沒有妥善的訓練或輔導,也必然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為了以身作則,顯示中共當局貫徹改革的決心,這樣的變革勢必從中央政治組織做起。朱鎔基就表示,中央政府的四十個部與委員會,將裁減縮併成二十九個,公務人員則在三年內減少一半(約五十幾萬人)。這麼一來,朱鎔基所面對的將不只是單純的組織改革問題,而是更棘手、更錯綜複雜的政治人事問題。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會是能臣,也可能是梟雄

被許多人稱為「老闆」「經濟沙皇」,採行強力經濟管制措施、並以決心貫徹而獲致相當成效的朱鎔基,上任後提出的施政目標是:一個確保(人民幣不貶值)、三個目標達成(大中型國企現代化、金融體系健全與中央政府精簡改造),以及五個改革要做(食糧流通體制改革、投資融資體系改革、住宅改革、醫療體制改革與財政稅制改革)。

這些政策究竟可不可行,還需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但以朱鎔基做事不怕得罪人的觀念,勢必遭致相當大的反彈。因此,大陸內部究竟是支持者多還是反對者多,也很難說。

但是撇開這些不談,光就國際上的評價而言,他擔任總理,至少已經讓許多國家對中國大陸有了新的正面看法。他更是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共唯一能獲國外政治人物推崇的領導者。

從九0年代初期開始接觸朱鎔基時,我就觀察到,他的個性具有典型優秀技術官僚的特色(對台灣經濟成就具有重大貢獻的李國鼎資政、趙耀東先生,也都具有這種特質)--只要是對的事,就會勇敢去做、不退縮,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直到目標達成為止。

曾有歷史學家對曹操下過這樣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曹操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一定會是個佐君治民的賢相,生在亂世,就成為逐鹿中原的野心梟雄。

朱鎔基會是能臣或梟雄,必須等待歷史的評價,但是對處在快速變動時代的領導者而言,具有梟雄精神--競爭企圖心強烈、意志堅定、行動貫徹力十足,或許更能因應環境變化,甩開包袱解決複雜困難的問題,成功的機會也許更大。

中國大陸敢任用具技術官僚個性的朱鎔基,一定對內部造成相當大的衝擊。撇開兩岸的歷史、政治情結不談,朱鎔基若真能成功改造中國大陸,未嘗不是中國人、甚至整個世界之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