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甘心不進步,挑戰1萬小時

專業充電》華碩工程師陳郁珍

劉子寧
user

劉子寧

2013-07-01

瀏覽數 4,400+

不甘心不進步,挑戰1萬小時
 

優秀的工作者,正像一把椅子:你的方向、你的態度、你的專業及你的EQ 是4 隻腳,一旦少了一腳,在職涯上就站得不平不穩,難以發揮。

而你,是否也曾經有過力不從心的感覺呢?陳郁珍透過挑戰1 萬小時的堅持,終於在職場上找回自己失落的專業一腳,那麼你呢?

「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妳有沒有在自修啊?」當年上司的一句話,打在陳郁珍心頭上,很痛,卻也成為了她往後不斷推動自己向前走的動力。

沒有碩士學歷,沒有出國留學,又不是商學院科系畢業,陳郁珍卻仍夢想著可以進入國際貿易的圈子,發揮自己極佳的語言能力,躋身國際人才。

但就像俗話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命運總是不那麼輕易地讓你如願以償,給你康莊大道,夢想的路上總是布滿荊棘、凹凸難行,也讓許多人在半路打退堂鼓,走回那條大多數人都在走的平凡路。

但如果不給自己一個機會,放手一搏,你又怎麼能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可以在夢想的路上走多遠?

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跟許多同系的人一樣,陳郁珍也想走上國際業務一途,但這條路上擠進去的人何其多,真正走得好的人又何其少,如何在沒有商業背景的劣勢下讓能力發揮到最大,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

原本在家人的期盼下要走上老師的路,但生性主動積極的陳郁珍卻拒絕了這條簡單的路,她全身上下的細胞都在期待著一個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於是她決定跟著自己的心跳聲,轉進到悅灃家具擔任國外業務。

悅灃是一間小規模的公司,朝九晚十一、每天工時超過12個小時是家常便飯,但陳郁珍不以為苦,每天晚上加班的時候,雖然疲累、倦怠,但想起當初那個不顧家人所願的她,就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夠輕易低頭放棄。

但在發生那次如當頭棒喝的事件之後,她才突然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那天,她與公司經理開會,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她其實還是個菜鳥,與經理開會心裡當然忐忑不安。而當經理在會議中說出許多專業的商業名詞的同時,陳郁珍卻在當下完全茫然,不知道如何接話、回應,只能老實地跟經理說:「我不知道您剛剛在說什麼?那些名詞我都沒聽過⋯⋯」

經理雖然是個很樂於帶新人的主管,但因為當時公司人力吃緊,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很龐大,沒有人有閒暇的時刻可以教導陳郁珍,因此也就不留情面的說:「妳怎麼連這個都不懂?有沒有利用時間在自修啊?」

挫折、慚愧、不甘心,種種感覺一時間全部湧上來,陳郁珍在那個當下就認清楚自己就像缺腳的椅子,並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專業,不再讓人質疑自己的態度與能力。

暫別職場,全心投入進修生活

為了理想,忍受2年的無收入與離鄉背井

每天超時工作的陳郁珍找不出多餘的時間進修,她很想要就此放下工作、專心進修,但收入怎麼辦呢?進修花費的時間真的值得嗎?

經過深思熟慮,加上家人的支持,「最後我決定辭職,一定要充實自己,才能在職場上有更好的發展!」

但要補足實務上的知識缺乏,到底要讀研究所?EMBA?還是出國留學?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陳郁珍想得很清楚,她不是走學術路線,念研究所就不是必要選擇;出國留學所費不貲,念完了還是要回國重新找工作,究竟有沒有第三條務實的路線,可以讓她對症下藥呢?在縝密的思考與研究後她發現,「外貿協會的國際企業經營班著重實務教學,培養一畢業就可以馬上上手的國際業務人才,而這正好就是我想要的。」

為時長達2 年的進修雖然漫長,但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不負當初放棄教途的選擇,陳郁珍忍受2 年的無收入、2 年的離鄉背井、2 年的魔鬼訓練,只為了補足那缺失的一腳,好讓自己可以真正站得穩,在夢想的路上走得更大步、走得更長遠。

1 萬小時的魔鬼訓驗

1 萬小時的練習,菜鳥也能變高手

你相信1 萬小時的訓練嗎?《異數》一書中指出:「只要經過1 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我們每天6 點就會起床,睡眼惺忪的聽BBC 新聞, 聽不懂就一直重複聽,直到可以打出逐字稿,絕對不能偷懶,因為每天8 點都要跟外籍老師分享今天的新聞, 如果沒有準備,就完全無法參與課程。」

除了課程的要求外,在學園裡所有的對話都要用英文進行,「No Chinese」的學習規則讓學員在開始時吃足苦頭,甚至「就算在夢中用英語說夢話,也是常有的事。」在2 年不間斷的訓練下,還有誰會不敢開口說英文?還有誰會結結巴巴?陳郁珍分享,在2 年的課程中, 除了基本的語言課程外,商業情境中一定會遇到的:會議、簡報、演講、談判等常用商業英文是重要的英文能力,如何掌握住重要單字、培養商學邏輯,並且將中文式的思考方式轉換成英語思考,都是必學。

在後期課程中也會有國際貿易、金融相關的課程,甚至也會請到業界的巨擘來上個案研究。「我曾經上過一堂個案研究,是講『毒蠻牛』事件,當初有人刻意注入氰化物到蠻牛裡,引發保力達公司的危機,那我們在課程中就去了解,當時的保力達公司是怎麼做危機處理的。」

而這些珍貴的個案也讓陳郁珍開始對商業有了全面的了解,並漸漸培養自己的商業sense。甚至在2 年的時間裡,她還組成了兩個英文討論會,不間斷的、幾乎是見縫插針的補足自己的能力,而這也是為什麼她在畢業後能夠左擁語言利器,右抱商管實務能力,如願找到專業能力的一腳,站得比任何人都穩當。

「台灣的小孩從小就被教育得要乖乖聽話、不太會有自己的意見;但美國人卻非常有創業家精神,像我實習公司的老闆,他們就是幾個男生在小時候會幫鄰居蓋圍籬,蓋得很有興趣,長大後就自己出來創業,成立專做圍籬系統的工程顧問公司。」

在國企班第2 年的最後3 個月,每個學員都要為自己規畫實習,陳郁珍選擇了美國愛達荷州Boise 州立大學的合作計畫,到專做圍欄系統的公司Sloan Security Group 實習,協助發布新聞、與網站的設置維護,甚至也扮演起小顧問,向公司提出網站的改進建議。

正如她實習公司的老闆一樣,陳郁珍也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而且會盡其所能的去達成,無論是當初選擇放棄教師的路,選擇離職進修,到選擇去Boise 實習,她把每一步都想得透徹、想得縝密,讓自己可以全心全意地發揮自己的能力,絕不後悔也絕不猶豫。

而在結束了3 個月的實習後,陳郁珍的一萬小時魔鬼訓練大抵告終,這時的她,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缺腳的椅子,不但具備了語言能力、專業能力、自主能力與無與倫比的態度,她已處在最完美的狀態,準備去迎接煥然一新的事業生涯。

找回失落的缺腳,圓滿理想的職涯

人永遠不能停下來,一定要不斷的充實自己

學歷,雖然不能代表能力,但對尋找人才的企業來說,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沒有好看的畢業證書,眼前的路就會比別人窄得多。

華碩筆記型電腦業務部門大略分成3種人:台大、政大與外貿協會畢業的學生。而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的陳郁珍,畢業時沒有任何商學知識,如果僅憑藉當初的學歷與技能,很難有機會可以進入華碩擔任國際業務。

但經歷了當初困難的抉擇,經歷了1萬小時的魔鬼訓練,再加上在美國實習時學到的跨文化溝通能力,陳郁珍早已不是過去的她,而是在結束進修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準備好隨時站上談判桌,帶著自己的專業能力上戰場了。陳郁珍回顧這些年的曲折與進修,「只有一句話,就是人永遠不能停下來,一定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缺腳的椅子,終究能再度在職場中站穩腳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