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在美麗中創業

Singang 新港

羅同勛
user

羅同勛

2004-10-01

瀏覽數 3,000+

在美麗中創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種花, 還每天自己開著卡車送到花市,這樣,算不算創業?

對農村青年,不升學和升學的,過去的際遇可以說天壤之別。但是這幾年,隨著「精緻農業的興起」,特別是需求日益擴大的花卉、水果農業,開始有了微妙的轉變。

高學歷的青年,回鄉務農?這在過去是不可思議的事,如今卻開始很普遍。務農,何嘗不是一種創業?就像虎尾技術學院畢業的鄭立志,不想當電機工程師,卻返鄉投入花卉農業。

返鄉務農青年日增

驕陽高照,網室內的洋桔梗花開得燦爛斑斕。紫的、桃紅的、白的,令人目不暇給。朋友來,他一把就剪下,迅速包裝好,一派鄉下人的熱情。他那沈默的母親和年輕的妻子,低頭蹲踞默默洗花、包花,一個微型的花卉處理工廠成形。

「產量大概一半交給花卉班長期簽約的運送卡車,賣到台北內湖花市,半夜就要出發。另外一半,載到彰化溪州,我自己開車。」赤著腳,膚色長期被豔陽晒得黎黑,鄭立志咧開嘴微笑解釋。

近年來,像鄭立志這樣返鄉務農的青年日增。新港原本就是嘉南平原一處重要的蔬果產地。走在中庄、古民共和等幾個村的產業道路間,隨處可見一間間的網室蔬菜、水果。水果主要以珍珠芭樂為主。新港的農業,和台灣其他310個鄉鎮一樣,都面臨WTO的嚴格考驗。

創意策略再耕家田

以鄭立志的洋桔梗花田而言,他租了共十甲農地,原先也兼做葉菜類蔬菜供應溪州大盤交易,但他逐漸發現,菜類太花勞動力,而他們一家基本上只有他父母、兩夫妻四位勞動人口,累得不能休息, 平均收益比洋桔梗花差, 乾脆放棄菜,專攻花。

在白花花的烈日下,鄭家花田旁,仍有老農在整理水稻田。稻米儘管已經是供過於求,但嘉南平原還不會轉型的資深農民,仍然捨不得不管。幾年前以鼓勵種植田菁來休耕,每公頃補助5000元,一度農村到處都是田菁。目前比較少見。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這恐怕就是台灣農家的實況了。「勞動力邊際效益最大化」的生產策略,讓農民各自尋找出路。

青年選擇回到家鄉的土地上創業。所以高學歷務農也不再是什麼大新聞了,反而變成有創意的生涯發展的另類選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