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短信寫手

大陸數碼時代的奇門職業

王可耘
user

王可耘

2004-11-01

瀏覽數 4,250+

短信寫手
 

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旅居大陸的這幾年,可以說是我目睹大陸經濟,尤其是電信業飛速發展的年代。

1998年中國大陸才開通手機短信,卻是增長最快的國家。由2001年的189億條、2002年的900億條成長到2003年的1700億條,根據年遞增百分百以上的機率,2004年大陸短信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元人民幣。而大陸2.8億手機用戶平均每天發送的短信,數量超過了3億條!

世界GSP協會的統計資料表明,2003年在世界範圍內發送的手機短信中,中國占到了三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人口和手機用戶都不到全球三分之一。

火紅的短信文化現象

手機短信如今更被稱為「第五媒體」(相對於「第四媒體」――互聯網)。服務商提供的短信一般都在十幾大類以上。因網路傳播的便捷與互動,短信新聞的時效性尤為突出,僅時事新聞類的短信,就包括「科技新聞」「財經新聞」「社會新聞」「體育新聞」「娛樂新聞」等,涵蓋面之廣,包容量之大,絕不亞於任何一種傳統媒體。

而手機短信的影響力也已超越產業範疇,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每到春節、情人節期間,通信公司的短信平臺被擠得水泄不通,每年春節7天長假已經成為手機短信發送的高峰時段,今年北京移動和北京聯通趕在春節前將各自短資訊系統負荷擴大了8倍以上。據移動、聯通、網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報告,2004年春節短信發送量合共超出100億條,移動的彩信和聯通的彩e等多媒體短信在春節期間的發送情況也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發短信拜年已經成為40歲以下人士的時尚,現在連78歲的老婆婆也報名參加移動通訊公司的課程,學中文拼音,學發短信,和家裏的小輩聯絡。

短信寫手成為新職業

短信寫手,也被趣稱為「短信文化的幕後黑手」,是2002年才出現的新名詞,指那些為門戶網站或者專業短資訊網站提供短信資源的人,他們為網站營運商們源源不斷地提供有趣文字和圖片,讓網友下載、轉發。2002年一些媒體開始報導說「短信寫手是十大新興職業之一,月薪5000元以上」。

在新浪網推出「鵬飛短信專欄」,有「中國第一短信寫手」之稱的戴鵬飛,2003年殺入短信領域, 寫出「近日加班過度,接連喝茶無數,嘔吐,嘔吐,躺在醫院深處;雖然心中孤獨,卻有護士照顧,舒服, 舒服, 因為輸了青黴素。」 因為有中文系出身練就的文筆,加上從事一大堆行業的特殊經歷和天生幽默搞笑的性格,很快,戴鵬飛和他寫的短信就出名了,其短信在搜狐網站上就被點擊了幾百萬次,迅速成為短信領域的頂尖高手。

現在戴鵬飛賣短信有三種形式:專欄、約稿、按條賣。他的身價已從當初每條50元人民幣漲到200元左右,純粹靠寫短信的收入平均每月能有一萬元左右,但他從短信得來的好處還不止這些,「55個字是條短信,200多個字就是小短文,再擴展就是篇文章,寫得再長點就是一集情景喜劇劇本,一集集劇本組合起來就是電視劇本……。」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名牌欄目:整人短信

28歲的廣州TOM.COM員工蘇仁玉也是一位幕後黑手,許多好玩的、流行的短信都出於他們這些短信寫手之手。如「恭喜你,你中了大獎,請速持槍到銀行領取。」這類屬於整人專家類的短信。

整人專家也成了名牌欄目,比如「那天你拿刀狂砍一頭豬,豬逃進一個死胡同,只聽豬跪地向你求饒: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短信都流行一時。還有友情類名篇:「你在偷偷想我嗎?你真的在偷偷想我嗎……如果你真的想我,就偷偷告訴我,我不會不讓你想我的,大家講道理嘛!我也想你!」

重慶還有一位自稱「年齡最老心最年輕」的短信寫手「張老侃」,創造出「雄起、下課、洗白」等方言短信。他說:「對我來說,寫短信是一種財富來源(好的時候月入上千),是件娛人娛己的事。只要有人讓我繼續寫,我就一定會寫下去,因為我很喜歡看人按著手機面露傻笑看資訊的表情。」

幕後黑手一專多能

短信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短信寫手也越來越多,賺錢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的供職於專門的短信製作公司,拿固定的薪水;也有的本身有一份工作,出於愛好加盟成為各大網站的「特約撰稿人」,像搜狐網的「搜狐短信同盟會」就為短信寫手們提供了非常簡便的賺錢方式。加入該同盟會只要繳2.5元註冊費,會員就可以在指定網頁的指定代碼上創作自己的短信。當有用戶點擊購買短信(在各大門戶網站的短信網頁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分類、適用於不同人群及場合的短信作品)之後,搜狐就會支付給創造者「收益的25%」作為傭金。另外,會員每介紹一個人入會,也將賺得1.5元。

不過,隨著市場對短信要求越來越高,兼職的短信寫手也被要求要一專多能,既能寫文字、懂電腦,還要有美術和音樂的專業素質,因為他們要將自己的作品翻譯成代碼,然後才能傳送給用戶。比如現今的鈴聲大都是多音軌,製作者就被要求既要會寫又要能聽,懂樂譜還要會配樂,只有具備專業音樂知識的人才能勝任,圖片的製作也是如此。看來,成為幕後黑手還不那麼容易呢!

從附屬品到救命稻草

短信在大陸如此受歡迎,有幾個因素:首先方便快捷,只要在手機上一按,一個短信笑話馬上可傳播給成千上萬的朋友;其次便宜,在香港、臺灣等地,由於手機話費較低和短信收費較高等原因,手機短信並不十分流行,而大陸收入水平遠低於海外發達國家,人們對電信的價格十分敏感,短信一般每條一角(小靈通手機短信每條8分),如果採用包月制或者其他套餐服務的話,收費將會更低,而手機話費市內一般為每分鐘4~6角,怎能不吸引了在當下仍然深受雙向收費之苦的大陸用戶!尤其是尚未具備經濟能力的大學生、青少年群體,他們買手機,主要就是為了發短信。通過短信,人們可以由資訊的受動者搖身成為資訊的傳播者,這對於走在潮流前端的青年人而言,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於是短信從誕生時的附屬品,變成電信商和各網站的救命稻草,去年大陸著名網站搜狐推出「手機時尚之旅」,搜狐CEO張朝陽親自出馬為短信做宣傳,高呼「我愛信騷擾」從北京直奔全國六大城市,途中只憑短信與外界溝通聯絡。去年底北京互聯網發展論壇上,新浪、搜狐、TOM三大門戶網站掌門人也不約而同表示「短信服務是收入增長的重要部分」。截至去年年底,以短信為主的無線增值業務收入在各大網站都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網易甚至達到40%以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